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回顾我国高校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对以媒介素养教育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报刊阅读教学目标及教学模式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对如何借助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提出了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2.
媒介素养教育具有跨学科性,是连接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纽带。媒介素养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媒介批判能力,使大学生利用媒介信息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该文讨论了英语报刊教学过程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国内高校英语报刊媒介素养教学研究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缺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传播走向大众化、平民化的体现,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西藏传统的报刊媒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本文通过梳理西藏报刊媒介发展的整体情况和新媒体发展情况,分析新媒体对西藏传统的报刊媒体形成的冲击和报刊媒体在应对这些冲击时其功能与角色发生的转变。通过梳理这些新媒体冲击和西藏传统报刊功能的转变,以期为研究西藏传媒业如何应对新媒体传播环境的问题提出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西藏报刊历史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出版状况和特点。西藏地区民族报刊具有鲜明的媒介品:政治传播为本;宣传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平等;传递信息,实现内外沟通;尊重历史,传播民族文化;普及现代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媒介形态和发行渠道来看,东北抗联报刊①是“小报”样式;从文本内容来看,抗联报刊兼具新闻报道和理论宣传功能;从媒介属性来看,文字报刊属于党组织和军事机关报合二为一的性质,画报、“专号”发挥着启蒙受众作用;从传播效果来看,抗联报刊自始至终体现着党报党刊在抗战时期的党性、群众性、指导性、战斗性.抗联报刊作为武装斗争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居功厥伟,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着东北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平台,开辟了增强课程实效性的新途径;新媒体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内涵,促进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反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决定了其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认知、辨别和实践能力,影响着课程的实效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创新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践途径、建立媒介素养实践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长期而必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媒介素养是大众传媒时代高校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严重,造成缺失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原因。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是其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养之一。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有助于增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正确引导高校舆情动态、有效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当前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缺失集中体现在:媒介认知片面、媒介意识不足、媒介能力欠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缺位等方面。新形势下,高校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须加强辅导员媒介技能培训锻炼,及时掌握高校舆情动态;加强高校校园新媒体建设,营造良好新媒体环境;建立多样化工作机制,保障媒介素养提升"常态化"。  相似文献   

9.
陈璐 《中国教师》2011,(20):47-48
<正>当今时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传媒业高度发达,新闻和资讯空前丰富。这种状况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使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通过报刊、电视、网络、手机报等媒介,大学生接触到的新闻信息、思想言论越来越多,许多新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所具有  相似文献   

10.
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媒介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媒介传播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特点,具备较高的媒介使用能力和媒介管理教育能力。通过加强素质培训和历练,建立媒介素养教育机制,加强媒介资源共享建设等措施,普遍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1.
当今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多样化,但媒介素养水平处于自发状态,现状不容乐观。在受媒介文化严重浸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高校文化建设水平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工作,这也将成为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薛双芬 《文教资料》2012,(7):133-134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至关重要。高校、政府、媒介单位等传播主体,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应学会使用和正确利用媒介资源;从社会实践来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接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形象的好坏从整体上体现了一个学校在社会上的声望、信誉、社会地位,反映了社会对高校的认同程度,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形象传播内容和途径进行分析,湖北省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存在着视听传播系统标志不鲜明,缺乏新闻策划、宣传和公关意识,媒介传播系统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高校应拓宽网络媒体报道内容,加大报道力度;在校歌、校旗、校服方面体现学校精神,反映学校特色,突出学校形象,除了新闻策划和广告宣传外,还可以用公关来传播学校形象;充分利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户外媒介三种大众传播方式,宣传高校,为高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媒介素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要达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必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的缺乏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单一,影响教学效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可以从开设媒介技术培训课程,掌握新技术;加强媒介批评,增强媒介意识;利用媒介发展和完善自我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说明了如何借助英语报刊媒介阅读,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有效地扩展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探讨了一些对学生进行英语报刊媒介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英语高效阅读,丰富学生英语词汇量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种常态。大学生媒介化生存中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交往特点,决定了媒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高校辅导员,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多重职责,应以良好的媒介素养促进育人工作,为学生和自身的生存发展服务。因此,了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工作,对全面提升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审读是报刊出版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报刊业的发展,审读工作越来越受到管理者和理论界的重视,薛耀晗的<报刊审读初探>作为其中一例,就初步构建了"报刊审读理论体系";而他与人合编的<媒介批评的实践与探索--陕西省报刊专题审读案例选辑>一书,则从实践的层面展示了报刊审读工作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信息平台和终端设备的丰富昭示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领域。高校教师面对开放的高校环境和融媒体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必须按照新的要求提升媒介素养,适应发展潮流。一方面高校教师自身需要转变媒介观念,积极掌握新媒介使用方法,在实践中探寻育人路径;另一方面高校应重视开展教师媒介素养的不定期培训,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高校的管理者是否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在应对媒介进行危机公关过程中能力如何?成为信息时代高校实现和谐发展的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话题.通过对来自全国高校90名中青年干部媒介认知中媒介功能、角色认知及日常的媒介接触,对记者角色的理解,对媒介和高校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包括危机初现时的信息管理,危机中媒介选择、网络运用、媒介策略在内的危机中媒介策略的问卷调查,并在了解高校管理者的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策略、提升信息时代高校管理者的素质结构和领导能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社交网络背景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本文针对当前新媒体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媒介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教育部推行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和专业化、职业化工作发展理念的实际情况,对影响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界定了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内涵,提出了高校辅导员ROAESS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确定了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模式和方法,为高校辅导员占领教育新阵地,进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网络、进眼球、进头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