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根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创造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以及校内培养等方式加快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最后指出,高职教育正向内涵式发展过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和补充,本土化培养已成为我国乡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反观现阶段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乡土教育理念模糊、乡土教育情感缺失、乡土文化素养匮乏、乡土教学意蕴弱化等现实窘境。树立"为了乡土、基于乡土、回归乡土、服务乡土"的教育理念,以本土化招生、本土化培养、本土化成长和本土化服务为着力点,旨在培养"情怀深、基础厚、知识广、能力强"的新时代卓越教师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松江教育局自2009年起逐步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以此夯实教师队伍发展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重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见习教师进入市区两级培训基地,结对骨干教师,通过优秀教育教学团队的浸润和指导教师带教,夯实了教育基本功。二是开展2~5年教龄教师培养工程。围绕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发展、课堂实践五大培育模块,设立"入职培训、基本功技能、专业知识"三个成长必闯关,搭建"人文素养、课堂实践、教育科研"三个风采展示平台,助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储备计划。开  相似文献   

4.
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转型发展和教学质量,新型大学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其必由之路。基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缺乏外出进修与深造条件,立足校本培养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现实可行性。构建"三位一体"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体系,培育"多元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路径,实施"学研并重"教师素养提升的转型驱动是新型大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提出进行职前培养、校本研修和校外引进,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依靠教师主体,实现"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滕书筠 《广西教育》2009,(18):65-66
新世纪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开展的专业教师培养工作,提出如何有效培养教师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津教育》2012,(9):3-4,73,74
教师队伍成长迅速,德育工作特色突出起天津市第二中学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学校聘请著名教育教学专家组成教学专家指导组;召开教师专业化推动会,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出台"名师工程"实施方案,为教师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学校",通过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关系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未来,关系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从"双师型"教师成长路径入手,深入探索名师成长的特点和成长路径,分析当前中职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合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健康成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广娥 《天津教育》2023,(22):28-2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也是一个园所发展的生命线。重视新入职教师的培养,促其将来能成为骨干,成为幼儿园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每年都会有新生力量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很多新教师逐步成长为品牌教师。在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我们坚持做到“两个强化、三个引领”。一、强化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先于行动,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进步呼唤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呼唤着教师队伍迅速成长。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的教师,本文结合实际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村中学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2011年,为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两年来,邹德志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结合主持人教学专长,以室内成员经验为依托,以更新教育理念为主线,坚持以"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高效课堂"为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课余训练、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搭建促进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卓有影响和成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员专业化发展,在工作室内培养了一批品德高尚、理念先进、专业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2.
<正>剑不砺不足以摧坚,师不研不足以兴教。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一所幼儿园的命运。几年来,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园本教研为载体,引领教师开展自主研修,自主提高专业修养和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一、一个理念引领园本教研的核心价值幼儿园既是幼儿获得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因此我们把"获得以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幼儿全面和谐的成长的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时代赋予学校的基本要求。调兵山市教育局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  相似文献   

14.
张灵生 《甘肃教育》2009,(23):10-10
教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青年教师是确保学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因素,他们的专业化成长对学校至关重要。因此,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既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许勤 《中国教师》2013,(Z1):81-82
2013年是"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一年,全国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都围绕着"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要求"的思路,按照"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按需施训、开放合作、务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和顺利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换言之,已经成为目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  相似文献   

16.
陈振华 《现代教学》2013,(12):22-23
如何培养优秀教师,加快教师成长的速度,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目前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核心任务。在2011年,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晓静提出要学习和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德业兼修的教师队伍,推动宝山教育转型发展;要在借鉴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基础上,缌决教师培养中的知行矛盾,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在此背景下,宝山区开展了精细培养优秀教师的实践探索。他们根据该区教师队伍的特点,借鉴教师知识专长理论、教学实践智慧理论等,开展行动研究、案例学习的实践,在精细培养优秀教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7.
范贵海 《考试周刊》2011,(84):15-15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要办好新世纪的学校,就必须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作为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主要阵地,该如何去创设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呢?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8.
新教师是院校发展的新生力量,给教师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他们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应做好敬业、求知、实践、总结四个方面的工作,尽快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完成从学生到教师、从"新"教师到"老"教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培养教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性工作。对于我们学校而言,狠抓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关键。我校目前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共有46  相似文献   

20.
陈俊 《中小学校长》2012,(11):12-15
一流教育需要一流师资。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英,名师是教育的旗帜。名校育名师,名师扬名校。近年来,名师现象及名师的成长与培养规律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探寻名师成长的轨迹,对名师现象、名师的成长经验、名师的教学思想及名师的培养策略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构建名师文化,发挥名师资源的优势及名师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促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转变,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