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在哭泣     
"嚓嚓嚓!"随着一阵阵刺耳的声音,一棵棵大树被相继锯倒。参天大树转眼成了一次性筷子。地球妈妈面对如此惨状,也是爱莫能助。人类啊,请听一听森林的哭声吧!我们不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换来的却是"家  相似文献   

2.
热带雨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森林每年提供28.3亿吨有机物,占陆地植物生产有机物总产量53亿吨的53.4%),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维系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人们形象地说:“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森林与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工业区和生活区植树造林,种花种草,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活质量,为生活和工作在那里的人们提供一个清洁、美丽、舒适的自然环境。树木是环境保护的当之无愧的绿色卫士。树木是大自然的制氧工厂,二氧化碳的“回收站”。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林业专家测算,每年全球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约为9.36×1010吨,放出的氧气约为6.83×1010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本来是比较稳定的,其含量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是,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等诸多原因,每年…  相似文献   

4.
果类植物在开花前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在该时期提高氧气的浓度,对促进果实早熟、提高水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过氧化氢易分解放出氧气;通过植物叶脉吸收和在叶面分解可以使局部形成富氧状态,从而促进果类早熟.我校在课外活动中,经过多年试验,研制出过氧化氢果类催熟剂(成份及配比见上表).试验结果表明,用该制剂在果类开花前10天内进行叶面喷施3~5次,即可提前7~川日得到糖度高、着色好、果大肉厚、品质优良、成熟的水果.说明:1.配制:分别按表中配方量将过氧化氢、柠檬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溶干水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其中过氧…  相似文献   

5.
绿叶电厂     
要说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贡献,那实在是太大了。绿叶中那神奇的叶绿体在阳光的照射下,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和人都将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知道植物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可是人们不太了解的是植物还能发光———植物发出的这种荧光现在已为人所用,用来监控饮用水源是否安全.一般来说,植物中叶绿素分子吸收光线,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即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但在植物吸收的光中,约1%~2%又被植物发射出来,其波长为685nm(光谱中红外线的波长).这种被称作叶绿素的荧光,可通过灵敏的光学探测器测量出来.储存饮用水的水库特别容易受到工厂或农场的污水以及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但检测污染物的过程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现…  相似文献   

7.
植物 白天,当植物制造养料时.这一过程所需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通过植物的气孔进入植物。与此同时,多余氧气离开植物并通通植物的气孔进入大气。  相似文献   

8.
阔莉 《家长》2001,(Z2)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在居室内摆上几盆花草,给家里增添些大自然的气息,为生活增加情趣。但是,在居室内养花,要注意以下几点: 居室养花不宜多因为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的是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到夜间,由于没有了阳光,其光合作用自然停止。这时植物的呼吸同人一样,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形成了植物与人争吸氧气的局面。夜间,人睡在屋子里,门窗关闭,通风换气差,所以,居室养花草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呼吸     
植物的呼吸发生在植物体所有的器官、组织、细胞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总是进行着呼吸。只是在细胞死亡时才停止。 植物生活组织内,在吸取氧气的情况下,进行有机物分解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这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放出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苏联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提出:呼吸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收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就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  相似文献   

11.
正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53页有一道题:一家饭店,如果平均每天使用500双一次性筷子,那么(1)一年(按365天计算)共使用多少双一次性筷子?(2)一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大树的木材?(3)这样将每天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氧气?(据测算,每生产50000  相似文献   

1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用广范pH试纸的颜色变化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实验装置简便,效果明显,而且便于观察。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并进行相关探究。 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认识到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上)在讲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提到:“通过实验还知道,没有萌发的种子,也进行呼吸作用,只不过非常微弱,不容易被观测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以上内容,笔者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直观性强,效果好。现简介如下: 本实验的原理是:由于植物体中的所有生活着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据以上原理进行设计,实验装置见下图:1实验操作步骤1.1将细玻璃管弯成直角,较短的一端插入橡皮塞。1.2在玻璃细管中滴入红墨水滴,并做好…  相似文献   

15.
北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小数乘法”,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混合运算”后,教材相应的“练一练”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家饭店,如果平均每天使用500双一次性筷子,那么(1)一年(按365天计算)共使用多少双一次性筷子?(2)这些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大树的木材?(3)这样将每天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  相似文献   

16.
一、考点复习 (一)反应热 1.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当ΔH为负值是放热反应;当ΔH为正值是吸热反应.测量反应热的仪器叫做量热计.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能比植物更可爱、更重要了。没有它们,人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氧气和食物。植物的每一片绿叶都在为我们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新鲜氧气。我们的食物大都来自植物,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取之于动物。其实,许多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也是多亏有了植物。  相似文献   

18.
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一)设计目的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能放出氧气(见高中化学第一册P103,中专化学P49):Na2O2+2CO2=2Na2CO3+O2↑(1)为了让学生得到感性认识,加深对“过氧化钠在高空飞行器和潜水作业的密封舱中它可一物...  相似文献   

19.
绿色植物与人体健康张青松众所周知,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绿色植物每生长1吨,可以产生5吨氧气。所以,绿色植物是巨大的“氧气制造厂”。绿化地区空气新鲜,长期生活在林区的人,慢性病与传染病少,寿命长。绿色植物可以吸收...  相似文献   

20.
一 棵 树 的 价 值森林,是地球的肺;绿树,是我们地球家园的空气净化器。 你知道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的氧气价值约31200美元;在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方面价值约62500美 元;在增 加土壤肥力方面价值约31200美元;在涵养水源方面价值约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产生的价值约31250美元;产生的蛋白质价值约2500美元;最后除去 花、果实和木材价 值,总计 创值约196000美元。而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49千克的氧气;一年可吸收各种灰尘22~60吨;一亩有林地比一亩无林地能多蓄水20吨;一亩防风林可保护1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