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提到"同学"一词,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关系"。从关系名词理解"同学"的含义是最为直接的路径。沿着这条路径,我们可以看到,同学关系是人在教育场景中以文化学习为纽带,在没有直接利害与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又  相似文献   

2.
理解和对话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个体在理解和对话中实现思想、精神和心理的沟通交流。课堂教学中的理解和对话是一种意义生成过程和视域融合过程。现实课堂教学中凸显出理解和对话的欠缺:知识意义理解与生成的缺失;个体精神引领与建构的缺乏;师生关系理解与建构的缺位;自我建构与理解缺少。建构充满理解和对话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责任,双方需要努力做到:以爱为基,严宽相济;以人为"镜",以己为"师";己所悦纳,亦给予人;对话交流,消减误解。  相似文献   

3.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是对教育系统的利人的能动性改造,是人的价值体现,是历史的、生成的。在技术、人、教育的关系中,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技术是环境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教育,技术服务和服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术发展的空间。必须从人的本质力量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的技术的价值,以"以人为本"为准则不断调节技术与人的各种具体关系,从而促进技术、教育与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文化界定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我们对其认识和理解应具体地结合相关文化背景,关注其独特、差异性。中国人对人格概念的理解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伦理以及个体信仰和道德追求;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以诸如"仁"、"自然"、"因缘"为代表的儒释道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文化中有关宗教、神学与哲学的关系,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主张宗教信仰高于思辨理性,因此理性的哲学应为神学服务;另一种主张理性是审判一切的最终法官,以理性为准则的哲学启蒙宗教信仰。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在人生的实践中,信念是实践的出发点和动力,人总是相信了什么才去行动,而当遇到了问题时又质疑原先的信念,并根据经验确立新的信念。拿这种人生实践的观点去看待信仰与理解的关系,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信仰导致理解"或"理解启蒙信仰"。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总是处于"信仰寻求理解"和"理解开导信仰"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产力的内在本质理解,长期以来国内多数教科书、论著都是从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去论述的,这种单一的"关系"解释混淆或等同为人的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关系的其中方面.这不符合马克思的经典原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就是'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在现实生产的实践关系上,马克思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有机统一的总体关联上去理解生产力的,并且强调人的实践的矢量性,必须把生产力作为人--主体发展的能动表现和展开出来的本质(社会)力量的规定去理解,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 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一种人的本质规定去理解,而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本体伦理中的伦理按通常的理解意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本体则是指先在于事物本身的特质,本体伦理就是指内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身特质的准则或规范。本文的标题"教学做合一的一个探讨:教师德业发展的本体伦理"意思是  相似文献   

8.
全人教育是在整合"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两种教育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全人教育调整包括人自身各方面发展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有助于全面理解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新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改进辅导员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人际和谐是中国人情理思想的展现,以"仁义"为其思想之源,"礼"为手段,"乐"为目标."仁"、"义"、"礼"、"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一种自然有序、和谐美满的理想境界,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仁义、礼让、秩序化的关系,人与人在互动关系中要达到和谐,需要以一定的前提条件为基础,以人们的认知和情绪为中介,通过合作、平等协商、共同分析和探讨,达成相互宽容和理解、彼此认可和让与,从而使得社会的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交融,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在实践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融洽相容.  相似文献   

10.
"理解"发生在人类日常生活当中,理解看起来非常普通,但"离开了理解,人生顿时成为一片思想的荒原,没有任何的人生意义会在这片荒原上生长起来"。人在世界中,理解世界,理解自我,这就是人生意义的彰显。人的生活离不开理解,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充满活力。那么德育自然也就与理解发生着关系,德育的过程需要理解,德育的方法需要理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样需要理解。因此,正确认识"理解"与德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将对德育意义的生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思想,是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社会每个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最高要求,也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人不仅是相对于物和神而言的,而且也相对于人本身."以人民为本"直接涉及的只是人与人的关系,"人民"是和"国家"、"执政党"、"统治者" 相对应的政治范畴,是表征"民"与"官"的关系,不能将"以人为本"理解为就是"以人民为本".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哲学概念的"以人为本"与政治直接统一并作为执政理念,并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何雪 《快乐阅读》2012,(33):127
"中"在先秦古籍中常见的字义有三,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一定的标准,用作动词;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如今很多人之所以会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就是仅仅把"中庸"的"中"字简单地理解为"中"的第一种含义,故而造成对"中庸"的屈解,其实,"中庸"的"中"与上述三种含义都有关系,只有把这三方面的意思贯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含义。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的德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青少年文化世界的本质是"生成中"的关系总和,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信仰的关系中,青少年处于求真向求善、代际关系向伙伴关系、"自我"向"超我"、盲目向理性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是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注重的是文化生态中主体的觉醒与主体的发展过程。德育的使命在于创建一个由道德引领的和谐文化系统,其建构应当贯彻主体性、整体性、互动性、内在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同学"散议     
提到"同学"一词,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关系".从关系名词理解"同学"的含义是最为直接的路径.沿着这条路径,我们可以看到,同学关系是人在教育场景中以文化学习为纽带,在没有直接利害与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又是在人生友谊发展的重要时期获得的最具单纯性、平等性和深刻性的人际关系.正因为这样,同学关系是人生中非常值得珍惜的人际关系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教育所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六种文化"异化"现象。从六个视角论述了大学教育文化的整体理解、动态理解和深度理解:从文化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从人的全面主体规定出发来整体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育人"的过程、功能、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整体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自觉"的视角对大学教育多个层面的适应和变革作动态理解;从构建一种以研究促进教学为目的,承担教学学术责任的教师文化的视角动态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积淀的视角深度理解"院校文化";从学科优势积累的视角深度理解"学科文化"。大学教育文化的深度理解有助于文化载体的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17.
理解与表达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效的阅读教学应着力追求理解与表达的同构共生,以促进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同步提高与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演好朗读"重头戏",让朗读成为推动感悟、理解之"重器";要扎实开展说写训练,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入、深刻;要开展质疑与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要将探究发现的权利放给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感悟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价值本质论争中,无论以李德顺先生为代表的主客关系价值论,还是以赖金良先生为代表的"人道价值"论,都处于不断深化和发展当中,且在某种意义上正逐渐合流.主张主客关系论的并不反对人道价值的确立,只不过在他们看来人道标准就是满足人各种现实的需要;主张"人道价值"论的也不全然反对主客体关系价值的存在,而只反对把人理解成纯粹经验的存在,希望从人本身树立起能够代表人类尊严的超经验的价值标准.因此,当代哲学价值论的分歧实质不在于是否同意主客体关系的思维方式,而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人的主体性,它昭示着未来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德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李凤兰 《小学生》2013,(10):16-1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于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数感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离不开生活,任何脱离了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