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沿革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职业体育俱乐部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是有待进一步认识的新生事物。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回顾业余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认为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从业余体育俱乐部演变发展而来的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项目的商品价值不断得以开发利用的产物 ,是与业余体育俱乐部有着本质区别的竞技体育的组织形式。职业体育俱乐部演变发展的历史 ,对完善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产权属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前后有关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研究的情况进行综述,指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旨在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职业体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本文分析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现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理论,提出了当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策略。1.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现状:我国俱乐部所运营的资源只有门票收入和部分赞助、广告收入。其中各协会拿去  相似文献   

4.
职业体育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商业化了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其核心是职业体育赛事的运作和推广.职业体育赛事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高度专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了的竞技比赛活动.从实践上来看,可将职业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五个历史时期:职业体育的萌芽(1600-1749)、业余体育俱乐部的诞生(1750-1868)、职业体育俱乐部与职业体育联盟的诞生(1869-1897)、职业体育联盟的迅速发展与成熟(1898-1979)、职业体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家庭的一员(1980-现在).  相似文献   

5.
"潮头"思考--关于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肯定体育俱乐部制度对于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推进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这种改革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必须与整个竞技体育的发展相互协调,必须与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相融合。为此,作者犹如何完善我国职业俱乐部制度提出了几点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象:职业体育俱乐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结果与分析1.向现代公司制转化是职业体育俱乐部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过程就是俱乐部资本、人才、经验和信息等资源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些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推动俱乐部的竞技水平与市场开发能力等全面提高。资源的增长是职业体育俱乐部行为的结果,而决定俱乐部行为的是产权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职业体育俱乐部建立起现代公司制,俱乐部的融资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此外,体育赞助业与电视转播业在给职业运动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对职业体育俱乐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经营的难度来讲,大型商业组织经营的复杂程度要高于职业体育组织,这也是目前职业体育组织常常被其它商业组织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厘清认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逻辑起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竞技体育的定义、多元发展形态进行了审视,并据此提出了转 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路。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是以专项体能或技能较量为载体的人文活动,它的发展形态多元,组织与参与形式多样,它 的目标人群是大众,而不仅仅是高水平运动员,它的参与目的不仅是为了争夺比赛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和竞赛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奥 林匹克运动和职业体育是现代竞技体育的2种本源发展形态,各国在对奥林匹克运动和职业体育的发展实践中又衍生出了多种发展形态。西方发 达国家通过学校和俱乐部实现了竞技体育不同发展形态间的有效衔接,我国的专业体育和代表队体育则让大众竞技体育与其他形态产生了脱离, 我国小众竞技的观念和做法让高水平竞技和职业体育只能建立在小众基础之上。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需要区分奥林匹克运动和职业体育2种发 展形态的核心价值诉求,调整发展定位,实施分类管理,改革组织形式,推进专业体育逐步转向业余体育,提升学校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发 展水平,促进其与大众竞技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调查访问法,研究了职业化竞技运动队后备运动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流动等问题,提出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组织体系 青少年业余训练组织体系 政府部门) 社会化服务体系 单项俱乐部(运动队、运动学校)的职业竞技和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衔接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竞技体育体制的特点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以高校及职业体育俱乐部为载体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多元化的竞技体育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俄职业体育均脱胎于"国家职业化"倾向的竞技体育和受政府及市场双重力量影响;职业体育俱乐部法律组织形式基本经历从专业队到赞助型、联合型俱乐部,再到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变化过程;两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均反映公司企业增多但仍保留政府作用特征,俄罗斯在体委对职业俱乐部拥有上是彻底终止,而中国仍有较大份额,民企加入拥有者队伍在中国得到一定发展。社会政治、经济采取不同改革模式的中俄两国职业体育发展经历了大致相同脉络,说明曾有过相同背景的中俄两国,由于强大的原有体制惯性以及体育发展的自身逻辑,职业体育不能一步"激进"到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化、院校化发展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院校化发展的动因,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促使现代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发展使得竞技体育自身价值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又逐渐渗透到国家普通高校和专业体育院校中,得到蓬勃的发展.随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竞技体育管理主体,改变了过去由政府部门单一管理主体的模式,出现了职业化、院校化等共同发展的竞技体育格局.  相似文献   

12.
甲A篮球俱乐部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2001,(19)
中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是竞技体育走向市场后的产物。说起经营职业体育俱乐部,很多人都认为,必须先经营一个能产生高额利润的企业,然后才能养活开支巨大的职业球队。1996年辽宁篮球俱乐部刚成立的时候,很多人都来问我们准备搞什么行业?有的还会提出更加具体的建议:“开个餐馆吧,这玩意儿赚钱快”。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市场化发展理论由管理体制理论、人才培养体系理论和竞赛市场运作模式理论构成。项目管理体制是竞技武术在转轨时期的一种特殊管理体制,协会管理体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武术未来的管理体制。协会管理体制由两大管理系统组成,职业武术联盟管理高水平的职业武术俱乐部,地方武术协会管理青少年武术俱乐部、社会武术俱乐部和武术专业队。理想的竞技武术人才培养体系由体育、社会、教育三个密切联系的系统组成。提高竞赛产品的质量与扩大竞赛收益来源,是竞技武术竞赛市场运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逐步象俱乐部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职业体育俱乐部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国外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由于职业体育俱乐部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价格、供需三大规律来经营竞技体育,在扩大体育的影响,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满足广大体育爱好的需要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到来。这一巨大变革给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尤其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一直采取国家投资,集中统一行政管理的“举国体制”。尽管这种管理体制使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竞技体育的深入发展,其缺陷也日趋显露出来。如,竞技体育的发展过分依赖国家、发展资金短缺、管理权限有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社会的积极因素、投入效益低下……等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解决这些缺陷与困惑提供了可能。我国将国际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俱乐部制引进,试图打破原有格局,寻求新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为竞技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俱乐部制在我国刚刚出现,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看待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波 《体育与科学》2007,28(6):65-69,48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原东德、原西德和德国统一后的竞技体育概况、目前德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与体育俱乐部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做了介绍和研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德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建立在俱乐部体制的基础之上,俱乐部体制是德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群众基础较好的项目如足球和冰雪项目保持高水平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立职业体育联盟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西方国家职业体育联盟的主要经验及运行特征。在我国体育职业化进程中,职业体育俱乐部提出了成立职业体育联盟的利益诉求。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及有关法规的要求看,在现阶段尚不具有建立职业体育联盟的条件。在未来体育市场比较健全、法律环境比较完善、社会体育组织比较发达的情况下,我国职业体育联盟可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波 《体育与科学》2007,28(5):59-64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德国体育联赛体系做了详细研究和介绍,重点分析了德国体育联赛的结构、项目、组织和作用等4个方面,并通过对职业体育联赛和业余体育联赛的实例分析,说明体育联赛和体育俱乐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促进竞技体育水平和群众体育开展的重要渠道,以期对我国体育联赛和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体制转型的四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易剑东 《体育学刊》2006,13(1):8-11
在北京紧锣密鼓筹办奥运会和体育部门全力以赴准备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未雨绸缪地思考中国体育体制面临的转型问题很有必要。研究表明,奥运会赛场的竞争是非充分、不完全、未对等的竞争。高度重视运动员成绩的成本核算与报酬问题、保护职业体育市场中民间投资者的热情、给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足够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务实中国竞技体育的基础。各级政府保障对群众体育的经费投入,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腾出精力关照群众体育,职业体育俱乐部建立和健全运行机制是构建中国体育大厦的重要荦措。取消全运会闭幕式上的金牌、总分公布与排名仪式、大力强化单项锦标赛的地位、扶持高校探索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等是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实现中国体育体制转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本质,分析了直接影响职业体育俱乐部收益的因素和中外职业体育俱乐部收入的差距,提出了有利于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良性发展的对策。1.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市场学本质:职业体育俱乐部(以下  相似文献   

20.
从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权利义务、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外部关系、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和民主决策三个方面讨论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上的法律问题。作为企业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其基本权利为企业法人财产权;其特殊权利是指俱乐部依法所享有的各项优惠权利。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外部关系包括:俱乐部与政府、协会及其他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尚未形成现代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其内部监督机制和民主决策方面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