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张小云  任卫东 《科技风》2012,(10):176+178
文章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设计步骤:把握好抗震概念设计;选用适当的抗震分析方法,使结构和结构构件既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又满足变形要求;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使结构有足够的延性,最终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一座八跨预应力混凝土V型墩连续刚构桥为例,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软件模拟其受力机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桩土的相互作用,考虑结构自重和预应力束的空间效应进行桥梁的抗震分析,对同类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构的抗震设计与结构抗御其他荷载作用的设计是不同的,本文就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对桥梁工程中地震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这一热点问题的理论研究作了系统总结,并针对某些理论研究思路及现状加以评述,可供本领域及有兴趣的研究工作者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正确掌握现在抗震设计方法还要理解抗震思路的由来,不仅要进行抗震理论计算,更要重视抗震的构造要求,采取适当的抗震技术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平 《科技风》2014,(20):168
近年来,针对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精细化的抗震分析与设计已经成为结构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较为严重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必须运用科学先进的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以便为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关针对抗震结构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映超 《科技风》2011,(13):198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突发性无法让人预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们在房屋建筑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地震造成的灾害性减少一些。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对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才可以减轻抗震灾害,来谈论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卢翀翔 《科技风》2011,(15):194-195
地震对于房屋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与损失。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基本要求,并从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方面介绍如何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  相似文献   

9.
赖志华 《内江科技》2007,28(1):112-112
本文通过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参数和抗震设计概念重要性的简述,希望设计人员重视砌体结构地抗震设计,以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0.
砌体结构是建筑中一种应用广泛的承重结构。构造柱作为砌体结构主要抗震措施之一,可以避免建筑物在地震中突然坍塌,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当给予重视。关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集中体现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3节中。本文将结合作者对规范的理解来阐述如何设计构造柱。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小震不损坏、中震可以维修、大震不倒。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如果能够充分的保证截面承载力符合条件,即可实现小震不损坏,而如果对建筑结构的变形条件进行详细的验算,即可实现大震不倒,借助特殊类型的配筋使得结构界面延性达到要求,即可实现中震可维修。这一原则看似比较容易实现,而实际上,困难重重。为了能够满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是站在性能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抗震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剧院的建筑和结构特点的分析,剧院结构具有体型复杂、大空间与小空间相结合、层高不一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抗震概念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汶川8级地震中砌体结构建筑物的震害情况,归纳分析了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的震害特征及其原因,针对砌体结构的特点,结合抗震概念设计,总结出了砌体结构抗震加固设计的一些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砖混结构校舍受震害影响较重,从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设计计算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抗震加固分析讨论。按照砖混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简单易行的砖混结构校舍抗震构造措施的补足方法,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然而现行抗震设计体系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结构抗震模式的设计思想在我国的抗震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发展现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填充墙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结构抗震模式的发展过程中,结构地震所响应的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其发展加以阐述,其中主要包括静力法、时程分析法以及反应谱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结构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案中,抗震措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提出了借助组合抗震能力将抗震措施量化的方案,以寻找基于不同性能要求与不同抗震措施之间的基本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熊艺媛 《大众科技》2010,(4):73-74,58
近年来"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型式得以广泛应用。这两种结构型式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普通框架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平面划分上的缺点。但是两种结构型式都属于抗震比较不利的结构,通过对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的结构特点及抗震受力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抗震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BSD)是新一代结构抗震方法,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对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的地震水准、结构性能水平及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基于性能的能量分析方法的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中,建筑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地震灾难警示人们:防震减灾任重道远。针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抗震结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