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为此,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应以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运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教育,奥林匹克运动内涵丰富,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前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弘扬奥林匹克文化的普及程度还不尽人意,在思想上应该要重视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加强对高等院校的体育教材中有关奥林匹克教育内容的建设;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有关奥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培训学习;使奥林匹克教育经常化、普及化;加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广大青年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普通高校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从而自觉的将奥林匹克精神内化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4.
高校实施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道德全面发展的国际运动。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及发展时,其教育价值地位相当显赫。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奥运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尤其对大学生影响更  相似文献   

5.
一定要把奥林匹克教育坚持下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运会后把奥林匹克教育继续坚持下去,是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是当前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奥林匹克教育对每个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来说,都是一项《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任务。从广义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教育来看,都是一种社会教育,而且在我国已经开展。1993年我国出版第一本奥林匹克教材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课堂教育和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受到资料来源、外语水平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欠缺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对全国高校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人材。在大学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对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忠  张谦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3):249-250,254
奥林匹克核心是教育,奥林匹克运动对当代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是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后逐渐显现出来的,奥林匹克运动既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健康第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承奥林匹克文化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无形文化遗产.构建和谐校园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进取、超越、公平、团结为核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同和谐校园的目标追求和精神旨趣是完全一致的,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宝贵精神资源.建议弘扬奥林匹克运动追求个体全面发展的理念,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和谐发展;弘扬奥林匹克公平、公正精神,促进高校教育各主体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弘扬奥林匹克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科间的和谐发展;弘扬奥林匹克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奥林匹克文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熊斗寅 《体育学刊》2005,12(1):11-14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国际化现象。因此,从化的视角来审视奥林匹克运动十分必要。奥林匹克化是以西方化为主导的多元化;奥林匹克化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化;奥林匹克化是具有远大理想和催人向上的先进化。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所倡导的精神就是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永不止步、永不满足的奋斗拼搏精神。本文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切入点,指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最为重要。而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与核心就在于通过体育来进行教育,提倡通过体育、文化和教育相结合,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有利于他们从思想上正确的认识自己,给自己准确的定位,行动上努力学习,顽强拼搏,争取早日成为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用的年轻一代。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刍议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教育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教育的缺失又恰是古奥运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极其成功的教育形式,也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生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这不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奥林匹克教育还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发展完满人性、丰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政治因素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相互制约与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政治因素制约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主要形式进行分析。认为既有战争、恐怖主义等外部政治因素的影响,又有反对种族主义等内部政治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灵活运用“非政治化”原则,实现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双赢等奥林匹克运动对政治的反制约措施,旨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和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奥林匹克运动中技术异化的过程、现象、原因及消解办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从物质层面对各种高新技术产生依赖,而且已经根据技术规则重新建构了自身,技术理性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权威性使奥林匹克运动赖以存在的人文价值受到影响,出现了运动员主体地位缺失、兴奋剂泛滥、科技比拼背后的不公平竞争等异化现象。并认为导致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工具理性与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特点的不谋而合,直接原因是过度职业化、商业化发展造成的对技术的过度运用,最后对如何最大化地兴利除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上海市部分街道(镇)智障人参加社区特奥运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智障人虽有"阳光之家"等较好的活动环境,但受场地器材不足、资金短缺、专业培训人员少等因素影响,经常参加特奥运动的人数较少,特奥运动项目单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发展智障人体育事业的力度;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多方面筹集资金;发挥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体育、教育、文化”是20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核心,那么,“绿色、科技、人文”理念将成为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杨进  刘金波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5):520-521,524
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已决定将保护环境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并通过举办奥运会,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从社会学、体育学和政治经济学3个维度探讨了绿色奥运产生的背景.研究认为:举办绿色奥运是我国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奥林匹克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集中展示,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参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参与,对大学生价值现的影响。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②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③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④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影响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