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观"论语"时期林语堂的散文主张,其核心就是他推崇备至的幽默散文观理论.这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而且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这种幽默散文观,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其戏剧理论主张主要散见于一些戏剧理论文章和观戏随感散文,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新民族戏剧的构想;二是对戏剧本体的思想。新月派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超前的探索,对中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慎中是唐宋派的首倡者,不仅在散文创作上有较大成就,而且散文理论也颇有建树。由标榜秦汉到宗法唐宋,他的散文观经过了漫长的转变,最终脱离蹈袭窠臼,确立自己的散文理论。他认为"文道合一",主张文贵立意,要求文词与内容完美结合的散文观冲击了复古派理论,对晚明公安派及清代桐城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其戏剧理论主张主要散见于一些戏剧理论文章和观戏随感散文,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新民族戏剧的构想;二是对戏剧本体的思想。新月派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超前的探索,对中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一反前期"浮躁凌厉"的文风,而试图开创现代散文幽默、轻松的文学道路,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林语堂现象"。林语堂大力提倡幽默小品文,他认为一个作家的智慧是其创造幽默作品的决定性的主体条件,其幽默散文创作指导思想基于以性灵为命脉,以闲适为格调,以谑而不虐的手段,表露人生的滑稽相。林语堂的这种散文创作观对现代杂文与散文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因脱离时代现实而受到左翼作家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发明了“幽默”一词,建构了他的幽默文学观。在“语丝”时期,将“幽默”看成是“真实的,宽容的,同情的人生观”,此间的散文,多在“真实”、真诚上面用力,讽刺力量较强。“论语”、“人间世”时期的幽默则多从个人性灵上抒写闲适的情调,其幽默观中多带个人主义色彩,是“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自由主义的人生观。他的幽默观和幽默小品创作又特别重视幽默的审美价值,创造了滑稽、机警、俏皮、讽刺的“笑”的美感情趣。  相似文献   

7.
“幽默”、“性灵”和“闲适”是林语堂创办《论语》、 《人间世》和《宇宙风》时标举的三面大旗,也是其散文小品理论的三大艺术支撑点。本文试着从林语堂的作品出发,联系其创作实践,粗略地阐述他的自由主义文学观;认为造成林氏自由主义文学观的共为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中西文化的合围、社会的压迫、乡土情结和地域习俗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作为国内幽默文学的创作者,不仅拥有"幽默大师"的称号,还是沟通中西幽默观的桥梁之一。林语堂的幽默观以独立自由的思想为基础、以超越与宽容的胸怀为原则、以自然闲适的情愫为归宿,对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和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幽默”、“性灵”和“闲适”是林语堂创办《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时标举的三面大旗.也是其散文小品理论的三大艺术支撑点。本文试着从林语堂的作品出发,联系其创作实践.粗略地阐莲他的自由主义文学观;认为造成林氏自由主义文学观的共为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中西文化的合围、社会的压迫、乡土情结和地域习俗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崇实”是孙犁主张的散文写作原则,“尚理”是其内容追求,“质胜”是孙犁对散文文体风格的主张,三者互相联系而又从三个不同侧面构成孙犁的散文观,成为他现实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茅坤作为明代著名散文批评家。其散文观体现了明中期散文观从理性到感性、从教化到人情化的过程。其中,时情与物之关系的阐释尤能显示他对古代散文学的独特贡献。无论是“万物之情,各有其至”的理论提出,还是《唐宋八大家文钞》的评点体验,或是其自身的创作实践,“情与物”的内在关联性皆是其散文观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散文幽默语言的修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不仅是我国幽默理论的建设者,也是幽默艺术的实践者。林语堂先生的散文轻松幽默,引人入胜,与他善于修辞是密切相关的。在林语堂的散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精细、奇设、矛盾、降用、借用、比拟、夸张、比喻、回环等修辞方法,形成了轻松自然的幽默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3.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一代宗师,其小品散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幽默与讽刺并举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或针砭时弊风情,或揭露人性弱点,或抒发生活感悟,或体察世态人生,诙谐幽默中展示着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这种幽默与讽刺并举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梁实秋先生的出身、经历、文学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孙绍振的散文理论一如他独特的文艺美学、幽默理论,富于原创性、独特性.是独树一帜的.他从一贯坚守的文学性出发,依据其"文学形象三雏结构理论",倾力于散文审美形式的建构.通过散文与诗、小说的比较,在大量经典性、代表性文本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梳理散文审美规范,对当下散文现象给予科学的命名与分类,拓展了散文研究的领域与视野,并对许多散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做出精当分析.凡此种种,对于促进散文创作与研究,规范散文的"失范"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一个学贯中西颇具个性的文化智者。他的散文创造性地以"闲适"、"性灵"、"幽默"为特色,构建了风格独特的散文理论,本文从探求林语堂散文"性灵说"入手,并通过对林语堂"性灵说"文体风格的具体分析,揭示这一散文文体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余光中的散文理论主张及散文创作实践均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相契合这一特点.余氏散文理论的“弹性”说、“密度”说、“质料”说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古典散文的美学,又体现了他对现代艺术的追求.余氏散文创作的内容与艺术手法上也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契合.独特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为余光中的散文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走古典与现代契合之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吴组缃以小说闻名,其实他的散文创作也颇具特色,只是评论界长期以来对其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综观吴组缃一生的散文创作,记叙真情实感是其创作的宗旨,真实地反映时代和社会是他的创作理念,他坚持以写人物为中心的创作主张以及圆熟的写作技巧,使他跨越了文体的疆界,不因内容而拘谨于某种表现形式,丰富了散文的审美张力,形成了自己的散文观及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姚鼐的求实精神,主张与时俱进的思想,姚鼐散文的写实内容与写实特色,及其求实、写实的原因,皆作了具体论述.从而不仅廓清了那种说“姚鼐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空”的误解,而且有助于使人们认清:是否求实,有关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命运;坚持求实、写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值得予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1930年代,论语派以《论语》等期刊为依托,提倡并实践幽默性灵小品文。此种小品文体现了论语派创新散文文体的努力。闲谈结构、个人笔调、杂糅语言是论语派小品文的文体创新路径,主张以闲谈结构促进散文体裁的解放,以个人笔调改变板滞文风,以杂糅调和的语言突破工具论语言观的束缚。通过对这些新的结构、笔调、语言的强调和运用,论语派更新了散文文体观念,创造了新的散文样式,提升了散文的艺术品位,为散文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吴鲁芹是中西合璧的散文大家,身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又有西方文化的浸润。他将起居饮食、生活琐事与自己的人生经历巧妙地融会于散文中,显得生趣盎然。他的散文词短情深,幽默诙谐,闪现着智慧的光芒,读后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这种幽默文风的形成是和他乐观旷达、洒脱随性的人生态度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