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探究过程的核心价值是经历数学感知、数学表征、数学抽象概括、数学推理计算、数学记忆等认知活动,发展数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中要从整体上构思,关键处设问,适当处介入引导,为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然合理的数学思考搭建适当的脚手架.在学生思考的起点、转折点、迷茫点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适当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效设问能引领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体验的开端.1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原则(1)问题设计应紧扣教学中心,不能偏离主题,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效设问能引领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体验的开端.一、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原则1.问题设计应紧扣教学中心,不能偏离主题,要为实现课堂教学中心任务而服务在备课时,教者应对提问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布置,尽可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切忌东拉西扯,打乱学生正常思路,分散学生注意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探究过程的核心价值是经历数学感知、数学表征、数学抽象概括、数学推理计算、数学记忆等认知活动,发展数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中要从整体上构思,关键处设问,适当处介入引导,为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然合理的数学思考搭建适当的脚手架.在学生思考的起点、转折点、迷茫点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适当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设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大兴安岭师范学校高长林一、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式。从已知题设条件出发,推出所要求证的结果,这是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决不可忽视。二、...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是西方学者德加默的一句经典教育语录,"提问得好"的前提是"设问得好",而"设问得好"应该以"有效设问"为基础.如果设问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须动脑;如果设问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有效设问能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尤其是在物理教学中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将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那么怎样的问题设置才是有效的?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设问必须具有以下一些特征:①问题的设置  相似文献   

7.
以适宜的“问”引领数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科学,只有积极的数学思维才能把我们引入华丽的数学殿堂.数学实践证明,课堂上应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即以适宜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从而有效地发展数学认知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心理研究表明,在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最高的时刻,教师恰到好处的质疑设问,能有效地触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动员起他们积极思维的内部诱因。收到事关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从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的角度看,并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其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提问,学生答问这样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起到开拓思路、启迪思维的目的,教师的巧妙设问,一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掌握所学知识.二是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进射出耀眼的火花来,三是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课堂中设问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目前数学课堂中,"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重数量轻质量,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重结论轻过程,过分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其产生、发展、形成和应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要因地因校因人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争取在教法上实现创新,以创新的教法激发学生想象,引领学生创新,同时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舒适自由的环境,巧妙设问,扩展知识,让学生不断形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思维的跑马场",思维训练应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教师应为学生保障充足的训练时间,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促进学生积极反思,并延迟相应的教学评价,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一、趣字当头,投其所好设计新颖、方法灵活、设问巧妙的教学能让学生发现、体验和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情境,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优化教学结构,引发学生不断思考、探索。这样,学生就能在挑战中找到乐趣,在积极动脑中培养思维的品质,在"无疑"处发现疑问,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课堂设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有意识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适当的设问不仅实现了师生的互动交流,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生物学问题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15.
课堂设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之一。怎样设计课堂提问?我有以下体会:一、要在教材的关键处设问任何一节教材,总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指导学生如何理解与掌握这一数学概念的方法。我以为,平时所说的教材的关键,指的就是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要点拔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子,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就要在教材的关键处设问。如教第九册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从如下方面入手:逆向设问,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逆向应用定义、公式、法则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效设问能引领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体验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设问激疑,启迪思维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从思维,积极的思维活动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问、布障、激疑,引导、诱发、启迪思维,令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教无定法,教要有法,同样,问无定法,问要有法,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设问,成功的设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握数学课堂设问的艺术,是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画龙点睛之笔。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课堂提问来实现.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设问、追问、反问、互问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演绎课堂教学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