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泰州地域文化史上,清代的女性文学曾繁荣一时.清代泰州女性文人人数众多,创作成就显著.他们中大多数出身本地区文化世家,而家族化也因此成为清代泰州女性文学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与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清代的泰州地区表现得较为明显。在这一地域性文化现象中,家族化的女性诗人群体更为其重要特征之一。全面分析泰州女性诗人群体的家族化特征,有助于对这一文化现象在清代地方文化史和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沈辉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6):122-125
清代泰州的女性文学可谓蓬勃兴盛,蔚为大观,尤其是家族文学成为了泰州地方文学史中最显著的文化现象之一.据粗略统计清代泰州女性文人主要分布在海陵、兴化、泰兴、姜堰、如皋等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她们凭借淡泊、朴实、高雅的文风,坚韧、刚毅、执着的精神,在泰州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清代乾嘉时期江苏泰州籍戏曲家仲振履作为清中期泰州地区著名文人,其诗、书、画、曲皆精,著作众多;屡官广东多地,政绩显著;主持泰州文坛,影响深远。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仲振履缺乏应有的认识与评价。依据扬州、泰州地区公私所藏相关文献,可考证出其籍贯、家世、著作、官职甚至字号、生卒年等。同时,通过一些清人著述和近年来拍卖的书画作品,可对其与乾嘉时期著名文人和清中期名臣的交往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泰州地区女性文学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本文试以此现象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家庭出身等方面分析女性文学兴盛的原因,从而考察泰州女性文人在清代的社会地位,并对这一文化现象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清代的秦州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在这一地域性文化现象中,家族化的女性诗人群体更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全面分析泰州女性诗人群体的家族化特征,有助于对这一文化现象在清代地方文化史和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清初遗民诗,在清代诗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地理区域以及文化背景的原因,清初泰州遗民诗群是一个既具独特文化个性,又与维扬遗民诗群有着隶属关系的创作群体。泰州遗民诗群的构成比较复杂,这个诗群主要由泰州本籍遗民与流寓泰州的外籍遗民两部分构成,代表人物是吴嘉纪和冒襄。尽管是一个隐逸型的诗人群体,却呈现出极具个性的群体心态。由于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以及相似的人生境遇,使泰州遗民诗群在创作上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清代泰州女性诗词以“闺怨”为主体,但是随着女胜自主意识的逐渐觉醒,她们开始关注更广阔的外部世界,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话语去倾诉情感,用与男性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她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社会反思。此类作品突破了传统的闺怨主题,触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而且开拓了诗词意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使清代泰州女性诗词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动人光彩。  相似文献   

9.
翻开中国古代女性的诗词作品,有大量的“闺怨”之音,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耐人寻思,发人深省,究其根源,在于受到礼教闺范的严酷束缚。泰州的女性诗词也不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写“闺情”、“闺怨”的,虽然她们作品的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但从这一类的作品中我们还是可以深切了解到清代泰州女性的真实生活和心理感受,并获得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戏剧作为一种通俗的文艺样式,在《红楼梦》由小说文本向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的传播过程申所起作用十分巨大。但众多的清代“红楼戏”中,清代“红楼”第一戏创作与流传至今却未有定论。清代道光年间泰州人仲振奎《红楼梦传奇》,作为清代红楼戏曲的“开山之作”,推动了《红楼梦》在全社会范围的传播进程,促进了“红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翻开中国古代女性的诗词作品,有大量的"闺怨"之音,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耐人寻思,发人深省,究其根源,在于受到礼教闺范的严酷束缚.泰州的女性诗词也不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写"闺情"、"闺怨"的,虽然她们作品的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但从这一类的作品中我们还是可以深切了解到清代泰州女性的真实生活和心理感受,并获得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2.
梅兰芳"梅氏缀玉轩藏曲"与程砚秋"程氏玉霜簃藏曲"中,多部为清人高岱瞻所钞校。但囿于文献所限,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高岱瞻其人尚无深入了解。今据新发现的江苏泰州《续修高氏迁泰支谱》和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高岱瞻作《三峰园记》及相关泰州地方志等,能初步考订其家世生平,并可辨析出高岱瞻藏曲本为其父高凤翥藏,后传递至高岱瞻和其子高垂庆。其家族文人群体,有文集诗集等传世者,达十多人。作为清代淮扬地区文化世家之一,高岱瞻家族的戏曲藏校以及文学成就,值得重新认识与发掘。  相似文献   

13.
泰州儒学的表达方式很丰富,不过由于泰州儒学的学者们大多不喜著述,所以其儒学思想的表述不以著述为主。泰州儒学思想的表达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其一是以讲学传道于世。无论是胡瑗,还是泰州学派、太谷学派的学者们都喜欢讲学,并通过讲学来系统传授他们的儒学思想。其二是泰州儒学思想的阐述,都是以解释传统经典包括儒家、道家经典和佛经来表达其儒学新意的。其三是泰州儒学思想也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当然,由于泰州儒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各个学派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在讲学方式、解经重点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但他们创新儒学、宣传儒学,并以期化民成俗的鼓动精神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儒学虽然具有普适性,但其发展与诠释受区域个性和思想家的认识影响。泰州儒学是古代泰州儒学思想的总体称谓,其儒学个性充满了众多的本土因素。黄海、淮河、长江三水激荡为泰州儒学奠定了开放、兼容的自然基础。泰州吴头楚尾的区位和多次、多位的人口迁入为泰州儒学奠定了文化的交流基础,使泰州儒学增添了仁和与思辨成分。泰州发达的盐业经济和农业生产,也为泰州儒学奠定了品质基础,使泰州儒学充满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此外,泰州崇儒好学的传统为泰州儒学奠定了发展基础,也使泰州成为儒学创新极为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地方文化产业有其特色鲜明的地方价值,有着区域特色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对于泰州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泰州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有具体的思路来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6.
泰州是中国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区域。泰州儒学在中国文化、思想、教育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对泰州儒学文化的价值应该有较高的价值认知。泰州儒学代表的是泰州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成了泰州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并代代传承下来。泰州儒学中的主体精神、启蒙思想、民本思想应得到进一步弘扬与光大,为此要加强泰州儒学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为泰州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有力的资源与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7.
清代乾嘉时期,江苏泰州活跃着一个仲氏闺秀诗人群体,其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日常生活性特点:出阁之前,常以写诗为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所作多为咏物-写景之诗;及至婚后,大多生活凄苦,故以写诗为消愁治病的良剂,所作多为自咏自叹诗、亲情诗、寄赠诗,颇具自诉特点和内心独白意味。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有其渊远的历史根源,蕴含在泰州学派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在明王朝后期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背景下产生的,它超越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而独树一帜,对人的个体性价值的褒扬在王艮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进而影响到泰州后学,决定了泰州学派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泰州学派是明代后期由王守仁的得意门生王艮创立的一个全国性的启蒙学派。泰州学派的弟子遍及全国许多省市,影响波及全国,在海外也有较大影响。泰州学派的思想观念有许多宝贵之处,其主张男女人性与社会平等、提倡妇女自由解放、争取平等权利的妇女观很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太谷学派是我国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学术流派之一 ,由周太谷创立 ,绵延近两百年 ,扬州、泰州是学派活动的中心地区。太谷学派的学术思想承继于宋明理学并对儒学道学加以进一步的发展 ,在民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重视下层民众的作用 ,注意同时代精神相结合 ,在当时有着很大的进步性。在我国学术史上 ,太谷学派也理应有其相应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本文拟从太谷学派的主导思想和太谷学派的发展过程两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