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运动养生文化能滋生繁衍、常青不衰,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着重探讨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社区体育锻炼的影响,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运动文化,继而为社区居民体质的提高和体育锻炼发展,提供宝贵的运动养生资源.讨论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单一的生活和休闲方式,还有社区体育锻炼缺乏等方面,运用运动养生进行体育锻炼能有效增强社区居民的体质健康和丰富居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探寻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功能与价值,对促进全民健康、助力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版本学、文献断代辨伪学、古籍整理学等研究方法,对"五禽戏"的起源、发展流变及其养生文化要义进行探究。"五禽戏"发轫于南北朝时期,来源于古代仿生导引养生理论与实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版本,其中《养性延命录》本"五禽戏"是现存最早也是最接近华佗原创的版本,而后是《太上老君养生诀》《卫生真诀》《赤凤髓》和《内外功图说辑要》等版本,且各版本均有特色。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阴阳五行的生命法则、外动内静的生命实践、仿生之戏的生命情趣、立象尽意的生命美学、大爱仁心的生命高度共同构成了"五禽戏"养生文化丰富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准确地梳理中国运动养生技术体系,运用历史还原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结论:运动养生技术类型的形成是历史发展与文化不断融合的自然结果.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早期生活实践中获得动与静的身体体验之后在与自然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获得身体运动的启示;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融入以及医学的发展,一系列专门的身体运动技术被逐步创造出来并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4种运动养生技术类型,即肢体活动类、肢体导引类、意念导引类以及静法类,其中,肢体活动类与静法类都是沿袭早期动静体验独立发展而成的,另两类则是动静体验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体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究以西方现代体闲体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现代瑜伽等体育形式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文化精神,来考察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价值,发现它既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同时又蕴含着具有普遍意叉的现代价值.因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之走向现代有其内在的逻辑根据.不仅如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发展本身亦将为西方身体文化走出异化的困境、重塑现代身体文化价值提供了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中医养生和传统保健运动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的筛选下,滋生繁衍,长青不衰,折射出其内在强大的生命力。探究中医养生与传统保健体育对现代社区体育发展的作用则是为了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和理解它的内涵与价值,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由此探求中医养生和传统保健体育与现代社区体育的契合点。让社区居民树立健康观念,提高文化素养,加强道德涵养,振奋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当代社区文化观念。总之,通过中医养生与传统保障运动进行国民教化,有着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9,(3):80-85
茅山"六字诀"是一种独特的以呼吸为主,通过有序的吐故纳新排除体内污浊,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保健兼治病疗伤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方法。为充分发挥"六字诀"养生文化的功能与价值,对其起源、发展流变及其养生文化要义进行剖析,认为"六字诀"发轫于南北朝时期的茅山,在流变过程中其内涵与形式不断丰富,运动养生特征更加明显,其中"我命在我、道法自然、外放养气、身心合一、动静相宜"等是其养生文化之要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和传统体育养生之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宗旨,而传统体育养生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关爱、对生命的敬畏发展起来的,它追求的是人的健康与长寿。因此,和谐社会与传统体育养生在本质和内涵上有着内在统一和呼应,并且在现代社会里,人类新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出现,而传统体育养生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和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有着非同一般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夏宏武 《体育科技》2012,33(3):98-101
中医养生和传统保健运动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的筛选下,滋生繁衍,长青不衰,折射出其内在强大的生命力。探究中医养生与传统保健体育对现代社区体育发展的作用则是为了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和理解它的内涵与价值,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由此探求中医养生和传统保健体育与现代社区体育的契合点。让社区居民树立健康观念,提高文化素养,加强道德涵养,振奋民族精神,平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当代社区文化观念,进行国民教化,有着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重视身心的健康,养生是现代人们较关注的话题.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渊博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其中养生是其重要的一个分支.武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播过程中不仅受到了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而且其已有的发展模式也急需变革和创新,由此,养生便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武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养生的角度谈论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从而让更多的人更加细微的了解武术,为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增添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传统运动养生方法依托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其形式多样,有着良好的养生防病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总结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运动养生方法理论渊源、健身防病治病作用及其理论基础。旨在为传承祖国医学传统文化并应用到体育科学领域中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方奎明 《武当》2014,(10):17-18
本人研习太极拳近三十年,对太极拳内功和太极拳养生等诸多方面,已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今不揣浅陋,谨就太极拳内功与养生简要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太极内功 习练太极拳不仅要有外在的形体运动,还应该有内在的意气运动。外在的形体运动源于内而形于外,是一种表现形式;内在的意气运动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内涵深厚,即我们所追求的太极内功。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内家拳典型代表的太极拳,十分注重内功训练,讲究功招合一。即所谓“功无招无以为用,招无功招法皆空”。因此可以说,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调整形与气的关系的过程。形是方法,气是内容。习练太极拳不能只停留在外形姿势上的标准与否,更要深入提高太极拳内功“气”的层次,才能达到意、气、形合一,才算真正掌握了太极拳运动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2.
"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贯穿于各个时代的各个思想学派。国术是一个集多种传统文化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载体,与其紧密相关的传统哲学、医学、美学,无不将"和合观"体现得淋漓尽致。海峡两岸国术养生同宗同源,都将和合思想融入其中。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和合文化的历史来源,探讨其在国术养生中的体现,最后运用"和合观"审视海峡两岸国术养生资源共享的可行性的契合点。旨在促进国术养生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加强海峡两岸国术研究的交流,进一步服务于中国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彝族传统运动养生项目进行了挖掘与整理研究,发现彝族传统运动养生项目对强身健体与传承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彝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养生作用,本文提出系统挖掘彝族传统体育运动养生项目,将其纳入学校体育学的范畴;利用节日庆典等民俗作为载体发展传统体育运动养生。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和传统养生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最主要的运动,融汇了中国传统的道教阴阳学、中医经络学等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内容。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内涵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发展成为既具有技击性,又富有健身性和娱乐欣赏性的一种综合艺术。但其出发点自古以来未曾改变,那就是祛病强身。故此,中华武术是先民们在探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国最宝贵的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古代诸子思想和历史典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形成的4个理论来源,分析了它们对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影响。经历了数千年的检验与优化,我国养生体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其特征是:选用独特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尤重植物神经系统及由其调控的基本生命功能的锻炼,以使两大神经系统所调节的全部生命机能向整体协调与优化、延缓衰老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历史,并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因此,传统武术才真正称得上养生运动。而追求人类的福寿康宁,延长人类的生命,充满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养生文化代表着东方人对生命的认知模式,是东方文明古国古老文化宝库中的一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民族创造了一种至今让西方人乃至于世界感到不能理解、感到迷惑的养生文化。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待现代传统武术与养生发展,以寻求其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7,(3):94-100
为论证运动项目是体育产业"元"逻辑,为我国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敲响"固本"警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历史演进视角、文化视角、产业链视角分析运动项目与体育产业的密切关系。研究认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体育经济要素、体育经济现象、体育产业成型的内在经济程度变化均基于一定的运动项目产生、发展;运动项目文化贯穿体育产业始终;具体项目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运动项目起到了延伸其产业链的作用。据此得出运动项目是发展体育产业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的关系,<老子>关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及阴阳、动静和身心关系的理论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精髓.根据<老子>经文创造的养性积德的静功、强身健体的动功、呼吸锻炼的气功以及养性祛病的房中术.更把这一理论实践化了.  相似文献   

19.
徐新 《武当》2009,(11):49-50
在道家学说里,道的内涵是自然规律。所以,修道养生就是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养生实践。人体是自然万物中的生命个体,其生命运动既遵循客观外界的自然规律,又遵循自身内在的生命规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路径进研究,认为传统武术要合理发展,就要深挖其文化内涵,凸显技击特点,开拓养生价值,始终树立创新是关键,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