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我们写文章一般都用白话,但是文言并未完全消亡,它的某些成份某些语法形式仍然活在我们的文章和日常语言之中。不过,在使用文言词语的时候,须多加斟酌和推敲,避免发生差错。文言用得正确,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使文章生色增辉;如用得不当,则不止贻笑大方,且会搅乱了文意,或者扭曲了作者的本意,令读者莫名其妙,甚至对读者产生“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些文字方面的错误在报刊上出现的次数多了,大家习以为常,甚至把错误的东西当作正确的东西使用着.如"攸"和"诸"两个字就是这样.如这样一句话:这件事能不能做成功,是同我们的努力攸关的.这句话里,"攸关"被当作"有关"来使用了,可是"攸"和"有"不是一回事."攸"这个文言虚字,在这里是"所"的意思,"攸关"就是"所关"的意思.比如"生命攸关","利害攸关",就是"生命所关"、"利害所关"的意思."攸关"一词既  相似文献   

3.
写作时,对词语的使用是很重要的,用得好,可以使文章增色;用得不好,影响文章的形象。可一些通讯员在写作时常常出一些这方面的毛病。词语使用的错误,有多种情况,较多的是忽视对字义的辨析,致使词语使用出错。鉴于此,在写作时,一定要认真辨别字义,以达到正确地使用词语。这里举一些常见的忽视字义的例子,供读者研究、参考。“一招一式干脆利落,搏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搏(bó):搏斗、对打、拼;扑上去抓。博(bó):博取;取得。“搏”与“博”读音、读声完全相同,但字义不同,所以,句中的“搏”字应为“博”字。“时…  相似文献   

4.
“与”,“及”是从文言釆的,口语里很少说;“同”流行于华中一带,带一点方言色彩。在普通话里,“跟”用得最多,但是文章里最常见的是“和”. “和、跟、同、与”都有两种作用。比较:(1)水仙和腊梅都开了。(2)他和我说话呢!在前一句里,“水仙”和“腊梅”的地位是平等的,“和”字的作用在于把这两个并列的成分连接起来,这个“和”是连词。在后一句里,“他”和“我”的地位不平等,“他”是“主”,是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5.
谈“之一”在古汉语中,“之”字用途甚广,可作动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文言助词里以“之”字使用频率为最高,之乎者也,“之”字居其首。在现代汉语中,“之”字仍然遗留下来,但只限于作代词和结构助词。前者相当于“他(它)”,如“恨之入骨”,“求之不得”。后者相当于“的”,如“赤子之心”、“宝中之宝”;还有只用“之”不宜换“的”的格式,如“之所以”、“之极”、  相似文献   

6.
每个虚词都有它的个性,必须切实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如果虚词用得不对,那就会影响语意的表达,甚至会产生错解。“以”是文言虚词,现代语中仍在使用。《人民日报》1981年13月16日第7版有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7.
《新闻通讯》八六年十二期《杂谈编辑集纳性来信小专栏》一文中写道:“许多读者,是在被所见所闻所感动、激怒、启发,觉得必须让报社知道,最好能公诸于众,让众人评说,才给报社写信的。”此处误用了文言兼词“诸”。所谓兼词,即指文言里一个字兼有两个字的意思和作用的字。  相似文献   

8.
学者崔学古说:“一字粗,即一句不雅;一字腐,即一句不新。作文知炼字,便观之如明霞散锦矣。”(《学海津梁》卷二)这就是说,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一个字用得粗野,那就影响得整句都不雅了;如果一个字用得陈腐,那就影响得整句都不新了。若写文章重视炼字,就会给人以“明霞散锦”的清新之美。一些富有写作经验的老作家,是极为讲究  相似文献   

9.
《新闻三昧》2008,(5):20-20
细心的读者都不会陌生,我们周围的网络、报刊、杂志上频频有“切忌不要”之类的字眼出现,如“切忌:羊肉不要与醋同时吃”;又如“理财师为您规划‘家庭理财’切忌不要贪婪”;再如“切忌不要空腹去打‘吊针'”等等,这些文章用意很明确,即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但是,由于作者错误的使用了“切忌”一词,结果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0.
在有些报刊文章的病句中,属复句类的,要数转折不当最甚。现分述如下。一、并非转折关系而误用转折词语。此类语病大多是受了口语中滥用“但是”的影响。如: ① (英国伯里市因火灾,琼斯一家)只有五人逃出火海,但琼斯的五十岁儿子彼得脸部和手部严重烧伤,在伯里总医院急救,情况恶劣。“只有五人逃出”跟彼得“严重烧伤”“情况恶劣”之间并无转折关系,这里的转折词“但”应删去。②文艺作品和广播电视、话剧、电影对语言的纯洁(?)健康作用很大。我们要尽量少用方言土语,以利于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但如真正需要使用一些方言土语,也要注意用得得当.这段话共三个句子。第二句话说明要尽量“少用”方言土语,第三句话补充说明真正需用一些方言土语时的注意事项。两者并无转折关系,第三句,开头的“但”字应删去。  相似文献   

11.
写新闻时不免要使用一些数字,而数字的使用却往往使记者头疼:不用数字无法说明问题,用得太多又会使新闻枯燥乏味,甚至使读者望之生厌。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数字?译载在下面的《庞大的美国政府运转不灵》一文(下简称《美国政府》,原文长达万余字,为了节省篇幅,只摘译了其中一部分)可以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一些经验。我看,问题的关键是要设法使数字“看得见,摸得着”。怎么叫“看得见,摸得着”?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使数字尽可能与读者接近;二是要用可能、可视的形象解释其含义,使它们“站”起来。  相似文献   

12.
新闻文摘     
让新闻中的数字“跳”起来新闻经常跟数字打交道,有时要引用许多数字。用得好,会使新闻生色,用得不好则会让读者头疼。用以下办法可让数字“跳”起来,吸引读者。搭配法。将数词量词和具体形象的名词搭配或组合,会给人以生动鲜明之感D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比较法。分纵比和横比。纵比如某厂今天一天的产量是四十年前建厂时全年产量的10倍。横比,如说某企业的效益居全国行业之首。精炼法。数字在精不在多,要以一项十,不要以十项一。比喻法。如写乐山大佛,讲它多高多宽多大,读者不易想象。有位作者把它形容为“耳朵有4个人高,…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用得较多。它通过艺术变形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从而更加吸引读者,这已是文学界的共识。但是,尽管“陌生化”艺术手法实际上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而新闻教科书和新闻论著中却少有涉及。因此探讨一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对丰富新闻写作理论和增强新闻写作手段都很有必要。“陌生化”唤醒读者的“新”感觉 新闻要新,人人皆知。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新鲜,当然首先取决于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但是对读者来说,评价新闻是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看到一本粗制滥造的工具书——《常用文言实词讲解》(颜亨福编,重庆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心中颇为不快。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为有这样的“工具书”问世而深感不安。《常用文言实词讲解》(以下简称《讲解》)是一本近50万字、一次印量就达13万册的工具书。编者在《前言》中明确指出:“为了给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提供参考材料,同时也为帮助语文爱好者和中学生学习古典文学,我们编写了这本讲解文言实词的工具书。”可是,当我们翻了一遍这本为广大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工具书之  相似文献   

15.
电脑里的有些操作很麻烦.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快速的进行这些操作.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控制面板”是windows中一个常用的工具.一些重要的设置都是通过它来进行的,但是每次使用都要进入”我的电脑”来打开,很麻烦。其实我们只要做一个小小的设置.就可以直接在开始菜单中打开控制面板中的每一项。 右键点击“开始”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开”(如图1)。  相似文献   

16.
“被”字句在说话或文章中,同其他句子一样,也是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的关系之中,与别的句式配合使用。因此,它必然要和上文或下文的句子发生这种或那种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也是用好“被”字句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处理不好,自然也会产生某些语法错误。本文所要谈的是“被”字句在与其他句式配合使用时所出现的错误,另外附带提一下“被”字的词序问题。一、与主动句配合使用时出现的错误“被”字句经常与主动句配合使用,运用得好,可以收到极好的修辞效果,如以下二例: ①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  相似文献   

17.
在编发一篇稿件时,有这样一句话:“厂领导把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如实公诸于众……”引起了我的思考。显然,这里公诸于众的“诸于”是错了。作者并不了解这个“诸”是一个书面的文言词语,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因而在后面再加一个“于”字就重复了。“诸于”则是一个名词,它的含义是古时妇女的外衣,用在这里岂不令人费解。联想到在其它来稿中还有类似的错误,如“见诸于行动”、“付诸于实施”等,其中的“于”字都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8.
十六、“今”和“令” “今”和“令”是两个不同的字,两个字在意义上也大不相同,单独使用是不难区别的。但是两个字作偏旁时就容易混淆了,如“含”是“今”下从“口”,不是“令”下从“口”,“念”是“今”下从“心”,不是  相似文献   

19.
可读性辨析     
党报的“可读性”是长期困扰报界的一个问题。为了增强党报的可读性,报人们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但由于大家对党报可读性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在办报实践中所下的工夫也各有侧重。比如:有的主张在词句上下工夫,认为写稿时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即可增强可读性;有的主张在“软”字上下工夫,提出党报要晚报化,多发些社会新闻、花边新闻和服务性新闻等,以求取悦于读者;有的则热衷于猎奇和煽情,以渲染凶杀、抢劫、嫖娼、男女私情以及破案细节,来迎合某些读者寻求精神刺激的需要;也有的刻意在形式上搞新花样,如有的把报纸版面设计得花里胡哨、变幻莫测,有的用色彩把版面妆扮得斑驳陆离、妖艳刺目,以求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等等。诚然,如此种种主张和做法,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赢得某些读者的欢心,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报可读性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我们某些办党报的同志实际上是走入了一种误区,主要是对“可读性”的认识和理解有误,致使他们做出了种种舍本逐末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噜苏降低了“可读性”新闻写作在语言上的要求之一,是不要有多余的字,即使在一个短句中也不例外。例如“该刊为月刊”,就不必写成“该刊每月出版一次”。语言噜(口苏)是新闻写作的大忌。它降低了可读性,延缓了文章的节奏,并且使新闻要素变得不显著。造成行文噜苏的原因很多,如过多地使用被动句式,绕圈子,打官腔,说不着边际的话,表达笼统,滥用修饰语等。但是噜苏与否同篇幅的长短不是一回事。一篇2000字的文章也许是精炼的,而一篇200字的稿件可能是噜苏的。下面是一篇关于某地灌木林失火报道里的一个句子:“停靠着的五辆营救的救护车是准备把伤员迅速地送往附近医院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