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麦金太尔批判了以罗尔斯、诺齐克等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随后追溯了四大传统及其正义观。他主张要走出这种互竞正义观的困境,就是在复归德性论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德性正义理论。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一个公正社会的理论构想。至此,麦金太尔形成了他的整个德性正义论。  相似文献   

2.
正义自古以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题。人们把正义作为判断社会优良的标准,把正义作为保障自身的手段,甚至将它誉为完满的理念。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的理论中都包涵对正义的研究,在近代的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随着人类理性能力的觉醒,正义与自由、权利联系起来,正义的内涵得到空前的丰富。马克思在关注现实与历史的基础上洞察到自由主义正义观内在的弊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与超越,并在其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正义观。这一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正义观是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是具有历史性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著名著作《理想国》用正义来贯穿全文,并围绕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展开,他描绘了一个社会结构井然有序,国家的本质就是公平和等级森严,而正义本质上就是和谐社会。通过《理想国》,他体现了他政治的主要思想,为了实现社会和谐,他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科学家执政,一个是理想主义原则,但是他的思想也有很多局限性,需要后人不断改进并超越。  相似文献   

4.
社会正义是政治哲学永恒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在这一问题解决的思路上,逐步形成了制度与人心二元对立的中西两极思维.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化自觉更新的过程中,不经意间逐步形成的仅诉诸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实现社会正义的单极思维几乎成为一边倒的话语霸权.这一倾向,人为割裂了制度安排与人的道德意识觉悟的内在密切关联,从根本上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重要意义,也无视中国传统哲学道德理性思维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积极价值的历史事实,没有注意汲取东亚社会成功地协调制度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积极经验.当下的现实和学理的应然,从一定意义上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意义,从而确保制度安排的科学合理性与道德意识的理性自觉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以原初状态为正义原则选择的环境,以社会最少受惠者的生活前景为正义选择的参照点,批判了功利主义,超越了古典自由主义,突出地解决了平等问题,让自由主义的主题从自由转向平等,从而让政治哲学的主题也发生了相应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正义论分为两个层次:怎样做一个正义的人和怎样成为一个正义的国家。这两个层次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柏拉图的正义论存在诸多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批评他的理想主义;二是批评他的极权主义。笔者认为:这两点批评都是站不住脚的,是对柏拉图哲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基于他对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区分的基础之上。他在对理想城邦与现实城邦的论述中,指出了二者的逻辑并不是一致的。在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论述正义时,指出了公正这种美德是不能脱离友爱这种美德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正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永恒话题。处于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对正义概念的阐述与理解也不尽相同,在罗尔斯正义论之前,正义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古代正义论、近代正义论、现代正义论,但以罗尔斯的正义论最为代表。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前提,两个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核心。罗尔斯正义论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今社会,他的正义论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罗尔斯的正义观有着重要的学科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爱国运动 ,它所产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曾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无论从政治层面或思想文化层面分析 ,五四爱国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 ,爱国主义仍然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决定祖国前途命运的最重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卢梭是18世纪最具有争议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宗教思想及文学领域等方面都贯穿着自由主义的思想。卢梭的自由观与古典的、近代的自由主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分析了卢梭的自由观的内涵,即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同时指出,只有很好地把握卢梭的自由观,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卢梭,了解卢梭在近代思想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时期。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虽有差别,但并不是对立的,是对同一事物不同侧面的强调,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关系。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曾经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它的确是昙花一现,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全盘地否定它。作为曾经声势浩大、盛极一时的思想遗产,我们要重新审视它的历史,去探究它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对于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ASU)一书中,诺奇克论证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家"的合理性,并论证任何更多功能的国家都无法得到辩护.整个论证过程同古典自由主义有明显的差异.而从诺奇克阐述他以洛克自然状态理论为基础的自然状态理论开始,这些差异逐渐体现出来.本文将从元理论层面,对"自然法"的使用、一些推论、"契约论"与"看不见的手"这两种实际产生国家的方式几方面来考察诺奇克的自然状态理论和洛克观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柏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法国革命论》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写于法国大革命的第二年。柏克从英国的历史传统和政体的角度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在对其批判中坚持的审慎节制的原则对待理性、传统和自由,反对形而上学哲学的抽象权利观,展现了其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此进行论述,并力求探讨其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新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卡尔·波普尔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波普尔的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科学哲学领域提出了著名的“证伪主义原则”,对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批判;在政治哲学领域提出“反历史决定论”的历史观,对历史决定论展开批判;同时又提出“渐进工程理论”,对乌托邦工程理论进行批评.波普尔的思想中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他的思想中也存在许多的缺点和错误,因此,他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学术界有部分学者认为,恩格斯在"两个转变"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个"哲学共产主义"阶段,他曾经是赫斯的追随者和"哲学共产主义"的信徒,他这一阶段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空想共产主义。这种观点的科学性很值得怀疑。恩格斯在新世界观的形成中,确曾受到过"哲学共产主义"的影响,但是,他以思想演进的独特路径和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维,超越了"哲学共产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恩格斯这一阶段的共产主义思想虽不成熟,但就其实质而言,是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贾玮 《美育学刊》2018,(4):37-43
美国学者玛莎·努斯鲍姆通过其著述所勾勒成型的"诗性正义"企划,明确了文学—艺术教育之于培养公民正义感的现实可能性与可行性,从而切实支持了罗尔斯作为平等的正义观念。但是,在文学艺术性场域,重新疏导罗尔斯正义论中的"无知之幕"及其奠定的机构模式,则可以在政治哲学视阈外发现并清除正义思考的"精神锈斑",促动正义论架构的自我调整乃至重组。最终说来,借助其对于符号的充分象征化,潜入文学性场域启化正义的机缘,将诗性正义构想的"用文学支持正义"路径深化为"由文学生发出正义"尝试,将会突破现有研究的学科性局限,促使文学与艺术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中担负起更为深广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7.
萨特美学因其以个性生命体验,关心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发展趋向被界定为非理性的美学。萨特将意识还原到前反思的状态,运用现象学方法揭示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反映人的主观心理状况,使他的美学处处闪耀着感性的光芒。但是其有关自为何以可能与自在相遇及文艺功用观的思想,表明他仍然没有摆脱理性的束缚。其美学也仍然保持着浓厚的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自然权利论和人民主权论是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卢梭民主哲学的基石.在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之上,卢梭构建了一个理性王国.他的这个理性王国,是以18世纪瑞士日内瓦为蓝本的,采取的是一种小国政治.在民主的国家,作为主权者的人民需要通过某种形式来维持主权权威,这种形式即是合法的集会.随着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多数...  相似文献   

19.
自由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向往的精神归宿。在密尔之前许多自由主义者对自由的范畴进行过不同维度的研究,但仍然未能突破传统自由思想的桎梏。直到密尔才首次将以往对自由的抽象研究转向在具体社会领域中的现实研究,将自由定义为社会权力的合法使用,形成了独特的社会自由观。在政治理论层面,密尔的社会自由思想为马克思探索自由问题发现新的维度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对当今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墨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并称为"显学",墨子学说的独特价值在社会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他的正义理论--互利的平等主义.墨子从人之初的自然状态出发,推演出政治制度的最高原则--正义,而正义的具体内容就是一种道德上和利益上的平等待人.其核心思想兼爱兼利无论是作为价值目标,还是作为实现价值的手段,对墨子的正义理论都形成了强有力的辩护,墨子的正义理论不仅与儒学相比是一种更优的理论,而且其中蕴涵的"兴天下之利"的诉求,使其超越了时代的背景,在如今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更加凸显出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