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背景;阐释了政府网站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评估工作的思路:注重专栏建设、工程建设领域深度信息发布,关注案件查办信息;概述了工程建设领域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专栏建设、工作信息发布、项目信息公开、诚信信息公开、案件查办与咨询投诉等5项一级指标;对2010年工程建设领域政府网站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概要介绍了2010午全国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政府工作网站的建设情况以及对专项治理工作网站的评估情况;阐述了网站建设在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要从强化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典型工作经验的宣传推广,以及加强网络投诉举报建设渠道、加大案件查处情况的公布力度等方面继续推进专项冶理政府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3.
概要介绍了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重点归纳了各部委、各地方网站在推进中央专项治理工作信息公开、开展网络反腐、丰富内容建设、提高网上办事效率以及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这些进展反应出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政府网站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支撑地位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推进,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内容日益丰富、功能逐渐增强、体系逐步完善.已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平台。本期”专题报告一”聚焦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介绍了我国2009年利用政府网站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交流了公安部和青岛市政府在网站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郑文晖 《现代情报》2007,27(12):19-22
本文根据中国省(市)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对31个省级地方政府网站和24个省会城市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调查,指出政府网站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建设的一些建议:(1)建立完备、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2)政府网站要设立独立的信息公开栏目;(3)整合网站的政府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4)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信息质量;(5)建立政务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优势,介绍了福建省科技厅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建设和公开信息的整理与发布,提出了通过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建设模型,提出了可促进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的绩效评估模型,重点在于服务领域、服务目标、服务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网站绩效评估领域指标的设计思路:地方服务型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模型围绕公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应覆盖公众、企业在教育、社保、企业开办、信息公开、互动交流等11个领域的需求,并以教育、企业开办、信息公开三者为例进行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2日,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人民网、新浪网、神州数码共同举办的“第十届(2011)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分别致辞。中央纪委监察部执法监察室副局级监察专员黄伟就进一步发挥政府网站在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做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9.
对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发展的主要特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2008年,政府网站结合时政热点开展网站内容建设,网站内容不断丰富;围绕抗震减灾,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更加及时;聚焦我国改革开放,政府网站信息质量持续提升;应对金融危机,政府网站面向公众迫切需求及时提供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分析总结了中国政府网站所具有的九大特点:围绕民生领域需求,政府网站成为服务城乡居民的重要平台;围绕经营管理需求,政府网站成为方便企业办事的重要窗口;围绕三农主题、政府网站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政府网站不断加强监管信息的发布,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政府网站不断加强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的相关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对外经济交流;政府网站不断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宣传作用,推动了先进文化建设;围绕公众参政议政的要求、政府网站逐步成为扩大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政府网站不断推动政府创新工作方式;政府网站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服务效果明显提升。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政府网站应用的几点建议:加强日常维护,落实保障责任;加强宣传工作,扩大服务范围;贴近公众需求,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编制信息公开目录,提高信息公开规范性;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服务人性化水平;健全公众参与渠道,增强互动效果,保障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1.
网站内容是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了政府网站绩效水平的高低。论述了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网站内容评估指标的理论基础、参考框架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欧阳峰  欧阳仲航  颜海 《情报杂志》2015,(4):139-144,126
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机构网站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估与分析方法,并以广东省41个省级政府机构网站为例进行测评,通过逐一检索观察点数据,在计算出综合得分后再运用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明确政府机构网站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机构网站信息公开的水平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为相关主管部门针对政府机构网站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与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由课题组制定的"地方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津滨海新区各区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能力进行比较和评价,在分析各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建设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建设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子政务也逐步推行,政府政务公开条例的实施,为实现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政府与档案工作紧密联系,要满足社会对政府公共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应完善档案网站建设,拓展信息服务渠道。本研究通过对广西档案网站内容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档案网站的规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获取途径、服务方式以及具体内容,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全面介绍了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情况和主要工作内容、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评估结果。其中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指导思想为: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关注信息公开全面性和规范性;引导服务资源整合,提高服务实用性;推动公众参与渠道的保障机制建设,提高政民在线互动的质量;细化“日常保障”要求,引导政府网站做好更新维护。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霏 《情报杂志》2012,(1):50-56,87
为明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现状与公开效果,选取全国32个省市的政府门户网站为评价对象,结合权威机构-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最新的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指数以及各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反向链接、外部链接以及内部链接等反映网站链接构成的指标分别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最终,将定性、定量的评价结果结合做综合评价并对各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效果排名,深度分析评价结果以推进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按中央政府部委和地方政府两大类型分析了政府网站2010年的绩效水平。结果表明,部委网站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信息公开状况有明显改善,基本政务信息公开较好,深度信息公开仍显不足,信息公开目录建设亟待完善;在线办事服务、政民互动仍是短板。地方政府网站方面,呈现出省级政府网站发展相对较好、地市次之、区县网站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以及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好的状况,内容建设方面信息公开、互动交流较好,就业、住房服务较差。  相似文献   

18.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拥有大量的信息,如何将政府部门产生的应公开信息,在“第一时间”让公众知晓,这就需要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将信息集聚于政府门户网上.让公众“一网式”查阅政府应公开的信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从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对各级政府网站进行调研,从用户角度总结分析了政府网站在发布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内容以及检索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以期各级政府网站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2009年开展中国政府网站用户调查工作的背景,详细阐述了2009年政府网站用户调查指标体系和评分方法的设计;依据网民留言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从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等方面考察了省级和地市级用户对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情况,并汇总整理了用户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用户调查结果,提出了我国政府网站应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关键点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