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论新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探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的教学问题。认为: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学校现实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生何种运动技能;应遵循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教授学生运动技能;同时应处理好运动兴趣培养、游戏教学、体能练习、情景教学等与运动技能教学之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一、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是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规定的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为了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需求,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内容是对全体高中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共同要求。”在《课标》水平五中,规定了每一位高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必修的内容。其中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必修10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基于田径类项目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田径类项目中至少必修1学分。  相似文献   

3.
通识课程通过以人文性的教育理念,开设体育健康教育与体育文化欣赏教育内容,从公共体育或通识教育的维度,积极开发培育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健康理念的意义。根据实践经验与相关研究认为,开展体育艺术、体育美学与体育人文教育教学,是推动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欣赏教育的一条有着高效率的路径,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做出了切实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中小学健康与体育课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更健康的一代人,加拿大安大略省制定了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以下作一简单介绍。一、健康与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体质、健康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2.使学生养成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并且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3.使学生掌握能终身受益的基本运动技能。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分为三大类:1.健康知识(1)饮食与健康饮食与健康的教育包括营养知识、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大学生应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以及个体不良的生活方式,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成为大学校园内一些慢性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需要对青年大学生加强健康教学与健康咨询工作,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有效地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运动、健康与休闲: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转变,运动休闲已逐渐成为现代人休闲生活中一项主要内容。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衔接点,高校体育开展运动休闲教育,利用课内外的学习与实践,既能培养大学生对运动休闲的兴趣,也可起到引导他们体会健康休闲、积极生活。同时,对培养终身体育有着积极的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健康、休闲三者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提出运动、健康与休闲教育应是未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发展与健康学院运动机能学系运动科学专业进行介绍与剖析,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结果发现:宾州州立大学学位课程中通识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35%.主修运动机能学专业所有研究方向的专业公共必修课设置完全相同;运动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物理化学课程设置比重较大.为建立专一的知识体系,附加课程及基础课程的选择有多重限制.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学生健商测试结果反思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健商理论对高校学生进行健商问卷测试,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健商测试成绩分布不均,出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现象;各专业由于所学的内容和开设的课程不同,健商水平有所差异,医学和体育专业好于其它专业;各年级综合成绩比较三年级最好,四年级最差。原因为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存在着误区,学生对自身的健康重视不够,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今后应针对学生目前的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和健康知识方面的不足,构建健康教育发展的新体系,为国家培养具有科学的健康观念和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日美学校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日、美三国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课程内容和师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启示: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关注生活健康教育的内容;增设健康教育课程,完善体育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该文采用体育健康素养问卷对医卫类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体育视角下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差异性,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及体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显示,医卫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运动知识、生长发育知识和较高的预防疾病意识、运动参与行为以及健康管理能力。不同专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知识、心肺复苏基本操作、处理运动损伤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药学专业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相比其他专业较低。学校可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社团实践服务、体育赛事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推进“体育+医学”健康品牌建设,发挥多方协同力量,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健康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健康的积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积极效应。为期2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健康状况、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体现在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指标的变化上。这些影响的正面效应更多地体现在健康效应层面。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也有益于校园健康环境与社会健康环境的形成与优化,值得在大学生中倡导。  相似文献   

12.
对英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日本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个国家中学体育健康课程内容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以学习领域来划分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视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内容;体育课程的内容呈现弹性和选择性,适应个别差异;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重视终身体育的内容,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对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改革的启示:适应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注重学校体育主体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增进学生的健康,重视体育与健康的有机统一,加强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形式上应呈现多样化、弹性化和乡土化;反映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注重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应给出达到内容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样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生健康状态与生活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化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大学生良好生活行为的养成,对全国不同地区部分高校607名大学生(男320名、女287名,年龄18~21岁)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重视并关注自身健康,健康自我评价总体状况良好;多数大学生有身体和精神疲劳感、运动不足感和生活压力感;大学生一日三餐较有规律,对平衡营养有一定认识,大多数学生注意了荤素搭配,对饮料的摄入有较正确的认识与行为,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吃早餐、不喝牛奶.有挑食习惯;大学生吸烟率和饮酒率均低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大多数大学生喜欢体育健身,且有一定规律;大学生余暇生活内容丰富,列前3位的活动类型是:文化娱乐、上图书馆、体育健身,但选择健身比例并不高,提示大学生未重视体育锻炼对减缓压力、解除疲劳的良好作用.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改革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用积极的手段去维护和获得健康.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俞爱玲 《体育学刊》2003,10(2):71-72
《健康教育》课程构建健康教育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调查发现《健康教育》课程在各校实际开设的随意性较大,教材建设滞后,教师缺少业务进修等情况,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不相称。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把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的心理和适应能力方面的内容纳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结果:确定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因素及适应能力五大方面,并确立它们的权重关系:身体形态占18%、生理机能占32%、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34%、心理因素占8%及适应能力占8%。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23,(12):77-79
<正>研讨背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保证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正常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健身、教育、娱乐的本质功能,注重运动技能、体能、健身能力、娱乐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认为选择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内容必须从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学校软硬件条件、动作发展规律、身心发展特点和终身体育五个方面出发,并设计了体育与健康知识类、基本身体活动类/田径类、体操类、球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和核心力量类六个大类的必修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很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大学体育教育和大学生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再从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协同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接着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通过改革大学体育课程,使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在发扬体育精神、提高体育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身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与数量、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约束力与可操作性、硬件与软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把体育课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可行性不强,应进一步探讨目前实施学校健康教育适宜的课程载体,为学生提供系统、可操作、实用的健康知识、技能和实践;摒弃功利主义和短期效益思想,使中小学健康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方法的整合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学校体育工作者创造出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有人将体育教学方法分为: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等;也有人将其分为:发展体能的方法、运动技能教学法、思想品德教育法等:还有人将其分为:信息传递类方法、实践练习类方法、控制类方法等;还有一些人将其分为:技术教学法、组织教学法和教学组织法等。以上各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过分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过分关注运动技能的传授和体能的提高,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过分关注显性的体能和技能的最终结果,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