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好的员工是优秀团队的基石,在与很多企业管理者接触时,笔者常听到同样的声音,"为什么我公司没有好员工呢?""为什么我公司就招不到好员工?"相信很多企业老总都会有此困扰。  相似文献   

2.
黄文峰 《职业圈》2014,(22):68-69
在与很多企业管理者接触时,我常听到同样的声音,“为什么我公司没有好员工呢”“为什么我公司就招不到好员工”“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好的员工是优秀团队的基石,相信很多企业老总都会为此而困扰。  相似文献   

3.
执行力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些企业中。我们经常听到高层管理者抱怨:为什么公司原本很好的决策总是执行不下去?为什么思路清晰的计划,总是中间受阻贯彻走样?为什么企业付出很多却收效很少……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的执行力缺失、执行力不强。  相似文献   

4.
Tanya 《职业圈》2013,(10):71-71
“企业值不值得我付出额外努力?我的努力会有回报吗?”“员工的能力究竟如何?给了他高工资,他就会努力工作吗?”每一天,公司都在上演《无间道》,主角就是员工与老板。  相似文献   

5.
王一名 《职业圈》2014,(22):122-122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专家,我一直在思考—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最后得出简单的八个字:解放老板,成就员工。  相似文献   

6.
谈到人事管理,对于很多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鸡肋”,为什么这样说呢?去年某化妆品代理公司老总向笔者咨询,她的连锁店面有30多家,员工150多人,公司高薪招聘的人力资源经理两年换了三个,却还一直面临着人事危机,深受员工流失率高和业务水平低下的困扰,问人事管理到底要如何做才好?这个话题笔者一时不好回答,答应她先调查再做出建议,恰好有段时间在北京出差,笔者特意对此事进行了一番调研。  相似文献   

7.
《职业圈》2012,(13):30-31
谈到人事管理,对于很多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鸡肋”,为什么这样说呢?去年某化妆品代理公司老总向笔者咨询,她的连锁店面有30多家,员工150多人,公司高薪招聘的人力资源经理两年换了三个,却还一直面临着人事危机,深受员工流失率高和业务水平低下的困扰,问人事管理到底要如何做才好?这个话题笔者一时不好回答,答应她先调查再做出建议,恰好有段时间在北京出差,笔者特意对此事进行了一番调研。  相似文献   

8.
《职业圈》2013,(13):43-43
我自己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TCL,当时我是进公司的第43名员工,当时很多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成功有什么方法?我回答说,实质上奔着一个大目标走,通过不懈地努力,大家都是可能成功的。当然这3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一大批企业和企业家,但也有许多企业和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走过来,我自己的体会是支撑我们走到今天,主要有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林景新 《职业圈》2008,(16):70-72
作为企业的外部顾问,我经常有机会到不同公司与管理者交流。 在谈到公司人才时,我经常问他们一个问题:你眼中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是什么样子?你最赏识他哪一点?  相似文献   

10.
宋欣 《职业圈》2014,(19):29-30
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与员工之间似乎缺乏信任,员工对于企业的适应能力差且缺少创新,在工作中总是死气沉沉?是什么使很多企业变得毫无人情味?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1.
李健宁 《职业圈》2014,(35):44-44
在工作中,人们总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工作?工作有什么好处?尽管这些问题看似个人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如有些员工好高骛远,将个人价值定位过高,总是感到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工作消沉,缺乏士气;有些员工因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不能正确认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丧失了工作的兴趣与动力;有些员工片面追求金钱价值,只讲索取,工作观念淡薄。要消除这些影响工作效率与士气的因素,就必须通过教育宣传,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工作价值与个人价值,处理好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党向阳 《职业圈》2008,(10):15-16
日本松下幸之助的哲理名言:“当有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至5~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企业要留住人才,是编织笼子还是建造巢穴?如何才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与员工间的心灵契约?本文的论述读来有益。  相似文献   

13.
"人类因思想而进步,企业因文化而取胜,要造就-个合格的员工就要有好的制度,而要造就一个优秀的员工就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在2005年年终工作会议上,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王晓峰总经理向全公司干部职工发出了全面推广整合企业文化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14.
如果老板天天招人,员工经常找工作,市场一边浪费企业资源,一边浪费人力资源。那么老板和员工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企业招人难,难的是相互信任啊!  相似文献   

15.
宋欣 《职业圈》2014,(16):33-34
无论是对于制造型企业,还是经销型企业,只有凝聚了大家的力量,打造一支高稳定性的员工队伍,这家公司才能可持续快速发展,那么,如何在有效留住员工的同时,增强或提升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更加卖力地工作,如何有效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呢?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旭辉集团企业文化部负责人郭忆.  相似文献   

16.
石立平 《职业圈》2011,(19):70-70
如果老板天天招人,员工经常找工作,市场一边浪费企业资源,一边浪费人力资源。那么老板和员工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企业招人难,难的是相互信任啊!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年轻员工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变化,加强年轻员工的思想教育成为了很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强化思想教育,才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改革,加强企业实力。本文通过介绍企业年轻员工的思政教育现状来谈谈提升年轻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指出构建良好的思政教育体系对企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员工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也关系到企业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我公司围绕构建员工健康保障体系,提升员工的健康水平,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9.
Jim  Ball  李熙雯 《职业圈》2008,(13):66-66
是否真的能将公司文化推广到居家办公的员工身上呢?这是我经常听到的关于居家办公的一个问题。对此我的回答是,既然你能问出这个问题,那就证明你将公司文化渗入人心的努力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谈到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时候,很多老板都热衷于谈"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并希望员工树立老板意识,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来对待,努力工作,发挥潜力.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大部分员工还是比较现实地思考着如何获得自我的利益.也就是说,员工心理上还是认为企业是挣钱的场所,要建立员工与公司之间的"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似乎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