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自高原的恩赐 三江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娜 《青海科技》2015,(2):39-42
<正>黄河、长江、澜沧江,中国的三条母亲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一片面积31.8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这个地区被人们称为三江源。这里水草丰美、河流密布、降水丰沛,千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形成了永不干涸的中华水塔。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源头,就像追溯我们的祖先是什么一样,人类探寻三江源头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这里充满了神秘色彩。三江源头到底在哪里?从古至今人们没有放弃对三江源头的探寻。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历史的脚步去探寻那神秘的三江源头。三江之源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2.
2000年以来三江源地区水资源变化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2000、2004的TM/ETM影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屏幕人工解译的技术方法对三江源地区湖泊、湿地、冰雪水资源信息进行提取,并对2000年、2004年三江源地区≥0.5km2的湖泊作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已萎缩或消失的湖泊,在2004年又重现湖泊特征;2004年与2000年相比,≥0.5km2湖泊面积增加9.2%,内陆沼泽面积减少1.90/0,冰川萎缩1.4%,河流面积减少1.3%.分析2000、2004年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表明降水量对全区湖泊面积的影响较大,气温的升高是导致湿地减少、冰川萎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欢 《青海科技》2014,(2):44-45
<正>全球变暖导致珠峰地区冰川消融,这将会破坏全球水资源的平衡,从而对世界生态产生深远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发布报告称,本世纪中,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比现在减少28%。如果全球持续升温,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继续以当前的速度消退,到2035年其总面积可能从现在的50万平方公里缩减到10万平方公里,甚至很可能全部消失。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一次气候会议上,意大利米兰大学研究小组在报告中提到,珠峰地区冰川在过去50年里消融14%,雪线上升了180米。珠峰及其附近的萨加玛塔国家公园的冰川、温度和降  相似文献   

4.
<正>在对海拔较高的山地进行垂直自然带分析时,科学家常常会遇到冰川学上的一个重要标志——雪线。雪线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雪线变化对陆地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指示作用。近30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雪线在不断退缩。河流之源——冰川青海省内冰川总面积达4621平方公里,总储量3988亿立方米。冰川面积以唐古拉山脉最大,其次是东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全省冰川年融水量达35.8亿立方米,其中  相似文献   

5.
要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的冰川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西部地区国土面积528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56.6%,总人口2.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是一个开发程度很低的地区,环境恶劣、多变,认识西部大开发中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加强环境与过程的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限制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很多,这里主要谈冰川环境与冰川水资源问题。一我国西北冰川全面退缩西部地区有冰川46298条,冰川面积59406km2,储存冰川水资源5590km3,相当于6条长江和100条黄河的年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冰川开始明显退缩以来,西部的冰川就一直处于萎缩状态。20世…  相似文献   

6.
由于连续几天降雪造成的大面积积雪阻隔道路,中国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被迫于10月10日下午从长江正源沱沱河源区海拔5200多米的各拉丹冬雪山脚下撤离。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9日傍晚挺进到距离沱沱河发源地姜根迪如冰川近百公里的各拉丹冬雪山脚下。当天,各拉丹冬地区大雪纷飞,考察队只好在一藏族牧户旁的雪地里扎营过夜。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来黑河流域冰川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运用RS和GIS,基于航空相片、地形图和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近50a来黑河流域冰川资源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50s/1970s-2003年,该流域的335条冰川总面积缩小了29.6%,平均每条冰川缩小0.10km2,冰川末端平均后退258m,退缩比率达31.0%,且黑河干流以西的冰川面积缩小及末端退缩幅度均强于干流以东。分析认为,气温显著升高是黑河流域冰川快速萎缩的主导因素。与我国西部其它地区冰川变化相比,黑河流域冰川面积缩小幅度明显较大,且祁连山东、中、西段冰川变化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这是区域气候差异、冰川规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来自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的信息显示,最新科研测定表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自2005年实施至今,整个三江源地区地表水增加了82.9亿立方米。这其中,黄河源头地区增加24.4亿立方米,长江源区增加45.8亿立方米,澜沧江源区增加12.7亿立方米,三江源地区主要湖泊面积净增加760平方公里。
  地表水量增加也促使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目前,三江源地区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持续呈稳定趋势,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地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草地平均产草量每亩达到45公斤,比1988-2004年间的平均产量增加了9.5公斤。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移民,是为了改善生态恶化地区环境状况,以及提高该地区民众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人口迁移。由于人们的滥采偷猎等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为保护和修复这里的特殊生态,政府安排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移往他处居住,这就是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三江源区开始实施的移民项目。根据三江源移民规划办公室制订的《三江源生态移民总体方案》,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迁出地涉及玉树、果洛等共4州  相似文献   

10.
<正>从河南郑州到青海三江源的直线距离约为1800公里,从三江源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直线距离约为6000公里。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也是世界环境变化的晴雨表。丹麦一家工厂多排放一公斤的二氧化碳,就有可能使青藏高原的冰川多消融一立方米,就有可能影响到郑州某个家庭的用水。三江源的答案不在三江源。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话题,也是摆在全  相似文献   

11.
<正>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区,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这里分布着特有的11种土壤类型、8种植被类型、73科390属1700多种种子植物和1000多种中藏药材、48种两栖和爬行动物,以及147种鸟类和76种兽类,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滥采偷猎活动严重破坏了三江源区生态系统近年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滥采偷猎等活动严重破坏了原本十分脆弱的植被系统。自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全部完成中国冰川编目的基础上,精确统计了青藏高原发育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4km2,冰川冰储量4561.3857km3,分别占我国冰川总数的79.4%、84.0%和81.6%,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区。青藏高原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其数量和规模占冰川总数的一半以上。由于气候和地形要素的不同组合,除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外,山脉北坡冰川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大于南坡。青藏高原冰川形态类型齐全,悬冰川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9.3%;而大型的山谷冰川仅占高原总数的4.6%,但其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高原总数的33.5%和48.6%。大型山谷冰川面积大于100km2的冰川有20条,喀喇昆仑山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42km,冰川面积达379.97km2。青藏高原现代冰川折合成淡水约有39228×108m3,是青藏高原地表径流总量的10.8倍,是巨大的优质淡水资源。初步计算,每年可提供冰川融水504×108m3补给河流。青藏高原冰川水资源在各大水系的分布上不均匀,海洋性冰川区冰川融水径流模数远大于大陆性冰川区。  相似文献   

13.
刘园园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11-I0011
<正>科技日报讯(记者刘园园)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1960年到2013年,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退缩了390.7米,平均每年退缩超过7米;仅2009年到2013年就退缩了79.4米,平均每年退缩将近20米。"冰川本身就是气候的产物,对气候也十分敏感,一旦气候发生变化,很快会反映在消融上。"中科院寒旱所助理研究员刘宇硕说。随着气候的变暖,祁连山冰川正在加速消融。据统  相似文献   

14.
正姚檀栋是"冰人",因为他热爱冰川、热爱冰的世界;但姚檀栋又是温暖的"冰人",因为他有一颗为事业燃烧的心。过去30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公里缩减至4.5万平方公里——这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一直关心的事。"研究冰川变化,青藏高原是理想之地。"也许是带领团队进行几十次科考活动,抑或是100多次踏上高寒缺氧、神秘壮美的青藏高原,谈起"冰川""青藏高原"这些打过40多年交道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15.
<正>三江源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流域最广、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都有重要的影响。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三大江河流域面积达347640平方千米,占全青海省总土地面积的49%。因此,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世界屋脊地区的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寒灌丛、草甸草原、珍稀动植物,以及"世界第三极"景观都具  相似文献   

16.
近47年三江源雨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地区13个气象站1961~2007年雨季(6~9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雨季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7年来三江源地区雨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1.9mm/10a.EOF分解显示,第一模态表现为降水空间变化的全区一致性,第二模态表现为西南部与东北部的反相,第三模态表现为西北部与东南部的反相.将全区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四个地区,用小波变换分析的结果是,东部和西部的突变点相接近,分别为1987、1988年,但旱涝期正好相反:南部为先涝后旱,突变点在20014年;北部为先旱后涝,突变点在1966年,南、北两地区的干旱期均长于偏涝期.  相似文献   

17.
冰川变化虽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对格陵兰岛周围小岛上冰川的关注较少。位于格陵兰西南侧的迪斯科岛上的冰川规模较小,气候的敏感性比格陵兰主岛上的大冰盖更高,对其进行变化研究能够较好的探讨气候变化情况。同时,迪斯科岛目前尚缺乏有关冰川变化的研究资料,通过对该岛冰川变化信息的提取,可以积累冰川变化的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数据参考。本文发挥RS和GIS技术优势,获取了该岛自2000年至2011年11年的冰川面积时序变化信息,发现该岛上的冰川面积在这11年的时间里呈现一种波动减少的趋势。获取了岛上D3号冰川的表面运动情况,发现其年平均速度约为20米左右。通过分析冰川的变化信息,推测该岛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进一步为区域内的气候变化提供了一定证据。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杰  蔡平 《青海科技》2005,12(1):9-12
青海省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结合三江源区的生态保护现状和其特有的生态地位,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及生态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与建设治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14,(4):8-9
<正>三江源草原广阔、湖泊众多、气候怡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素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美誉。总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包括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历史上,三江源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重要水源地,生态环境独特、原始、脆弱。三江源是中国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藏羚羊、冬虫夏草等均在此生长。  相似文献   

20.
来信照登     
看过2009.09A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下降》,我感到有一些疑惑。 1.文中说冰川融化使得大陆上压力减少,引起大陆上“浮”,所以大陆面积不降反升。但是我认为这种现象只是局部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全球99%的冰川都在南极和格陵兰岛,那么对于其他大陆而言,冰川消融引起的板块上升只是微乎其微,而如果南极和格陵兰岛上的冰川消融,海水上涨,引起海平面上升作用就会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