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一个人的名字放进航天设备里,就能让他或她有亲自去太空旅行的感觉吗?你想不想去太空旅行?现在,美国宇航局、欧洲宇航局和日本宇航局提供了许多这样的机会。好吧,别太激动,确切地说,这些宇航局提供送个人的名字去太空的机会。把名字放在航天器上,它就能到太空转一圈了。别看只是把名字送上太空,但依然会让一个人有亲自去太空旅行的感觉。这和把自己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3,(12):F002-F002,1
一个小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的孩子,不久前却把中国人送上了太空,这一切都源于他18岁时的航天梦。他,就是“神舟”五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戚发轫。 记者:“神舟”五号成功地发射以后,全国上下都在高兴,但是您却在高兴之余,有些烦恼有些头痛,那么你烦恼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翟志刚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迈出太空第一步,中国航天人再次为亿万中华儿女奉献出新的惊喜——中国成为朋:界上第三个掌握了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25号,神舟七号顺利升空,中国宇航员成功完成了太空行走,就此中国成为了第三个独立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十分钟的太空之旅不像看起来那么轻松,这可是体现了国家的航天实力的。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航空航天的辉煌历史中,人们经常注意的是各式各样的飞机、飞船、太空站,还有航天员神秘而奇特的太空体验。 而航天人首先要面对的却是看似空无,却又变幻莫测的一个现实,那就是空气,研究这个领域的学科就是空气动力学。 从中国最早的空气动力试验基地的开拓建设者,到现在载人航天事业的技术把关人,庄逢甘,这位中国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一生都在为中国推动着一个飞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三名宇航员载着华夏儿女的梦想飞向了茫茫太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个人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上已经是家喻户晓。为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三名宇航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三名英雄的宇航员!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苏相继利用人造卫星对太空、星体进行探索研究工作,"神舟"载人飞船直上九天,一个孕育着飞天梦想的中华民族,把亘古以来的梦想付诸现实,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用人体的直接感受代替了显示屏幕或机械臂地  相似文献   

8.
广袤无垠的太空。千百年来就充满着美妙的神话和斑斓的遐想。不论是骄阳当空的白昼。还是月光如镜的夜晚。人们总在憧憬着一个愿望——飞出地球,驰骋宇疆,漫游星际间,寻觅新天堂。  相似文献   

9.
光荣与梦想     
38年前的年月24日,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从深邃而神秘的太空传来,划破夜空,回荡大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当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时候,中国,一跃成为国际“太空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60万公里的太空之旅,在浩瀚的太空中只是咫尺之遥。然而,它却是一个民族等待了几千年的梦想和期盼;两年之后,“神舟”六号的升空.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神舟7号”一飞;中天,第一次将中国人的足迹真正印在了茫茫太空。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I0009-I0009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第32届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会议正式召开,来自14个国家及组织的机构参加了会议。如何合理利用外太空资源?废弃卫星等太空垃圾碎片目前对地球及空间站危害有多大?随着空间技术的进步,人类进入和平太空的活动也不断增强,但是也产生了越来越的空间碎片,就是人类在航天活动中遗弃在太空废弃物,也称“空间垃圾”。  相似文献   

12.
谢懿 《百科知识》2010,(9):46-46
除了政治、军事因素之外,现代航天的最大威胁之一就是太空垃圾。人类已经把卫星、火箭、载人飞船、空间站以及动物等送上了太空,而且这类发射物质的总量还在以大约每年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3.
汪洋 《未来与发展》2006,27(7):32-37
神舟飞船载着亿万中国人的飞天梦想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也证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然而,回眸历史,环顾全球,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探索太空并非一路坦途,国际航天合作与竞争更是微妙又复杂。世界上的主要航天大国在推动人类共同伟业阔步前行的同时,也因各自不同的多重动机而让航天变得不再“单纯”。因冷战刺激而迅猛发展的航天业最初满足的主要是两个对抗集团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在自我升级的恐怖游戏中,两个对抗军事集团陷入了欲罢不能的自设牢笼中。前苏联在洲际导弹和太空竞赛中的不惜代价和不顾后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22,(23):44-44
从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从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到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从神舟十四号开启新的“问天”之旅到梦天实验舱成功会合空间站,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遨游、“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风采。  相似文献   

15.
从1966年2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17艘阿波罗宇宙飞船,其中有11次载人飞行,6次载人登月,登上月球的有12人,还有环绕月球飞行的,“阿波罗计划”共造就了24个月球人。这些“月球人”受万众瞩目,在他们登月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尿裤子的月球人在苏联的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后,美国人也急不可耐了。20多天后,他们准备把自己的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天。那一天是1961年5月5日,穿戴整齐的谢波德中校兴致勃勃地进入水星三号飞船,大型火箭已经准备点火,它将把这艘飞船送入太空。但是,等了好久火箭还不能发射,中校急得大叫“我要撒…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I0007-I0009
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宇航员,开启载人航天时代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1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仅仅在50多年之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知道如果一个人被送到太空中究竟会是怎样。直到1961年,这一切有了答案。就在这一年,年轻的苏联战斗机飞行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7.
与舱内航天服只保证压力相比,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更多。总的来说.舱外航天服要为航天员提供三方面的保障:一是辐射、真空、微流尘等环境的防护;二是生命保障,也就是要保持一个适合人生存的气体和温度湿度环境;三是良好的功效保障,保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能开展维修器材等太空作业。具有独立生保系统的EVA航天服实际上是一个最小的载人航天器,其同时具备个人操作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个人通信系统。体现了极为紧密的人机系统技术,涉及多学科领域技术.系统结构极为紧凑、复杂度和可靠性要求高。  相似文献   

18.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中国载人飞船技术从无到有,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七号发射,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5日,这个让全中国人都为之振奋的日子,宇航员杨利伟同志乘坐神州5号飞船驶向了太空。在太空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位叩访太空的宇航员,于北京时间10月16日6点23分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阿木古郎牧场上。杨利伟的平安归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杨利伟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探索宇宙永远是一条艰难而时时充满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杨利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