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一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分组实验 .从恢复高考到现在 ,有关这两个实验的试题出现频数较多 ,各种复习资料中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复习题也较多 .同样 ,有关这两个实验的误解也不少 ,笔者认为 ,有必要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一、“实证动量守恒定律”中 ,v2 ′一定大于 v1吗 ?设入碰球的质量为 m1,初速度 v1,碰后速度为v1′,被碰球质量为 m2 ,初速度为 0 ,碰后速度为 v2 ′.因为相碰两球的材质及加工工艺不同 ,不能总视为完全弹性正碰 ,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关系 ,我们可以写出两式m1v1=m1v1′…  相似文献   

2.
周荣高 《物理教师》2005,26(4):9-30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小球落点问题”是很多学生甚至相当多的教师长期以来一直所忽略的问题 :实验中小球落点位置一定都如高中物理教材所叙述的那样吗 ?小球落点的位置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问题 :用图 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m1、m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IS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计算和判断小车的动量在碰撞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未充分运用DIS的绘图功能,使得实验结果欠缺直观性。通过分析小车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大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以三次不同质量组合的碰撞实验为例,运用DIS绘图功能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验证,从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改进。在此种数据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的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高考力学实验的重要考点之一,近年来高考对这个实验的考查进行了拓展,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介绍的内容.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几年考题的分类解析,让大家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做个全面了解,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在大纲中属于掌握类要求,而新的高考试题对课本的实验往往对方法进行变式,对知识进行综合,从不同层面来考察我们的分析、归纳及数据处理能力.下面对本实验中常考察的验证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孙四梅 《物理教师》2000,21(4):13-14
本文就试验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实验初步谈谈教学设计的问题.1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一验证性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通过重复前人的发现,认识建立物理定律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物理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该实验的教学中应着重于引导学生明确怎样控制规律成立的适用条件. 学生实验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希望通过学生实验的教学,使学生不仅会做实验而且会研究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几个教学…  相似文献   

7.
司德平 《物理教师》2010,31(2):32-33
在如图1所示的牛顿摆实验中,当小球A以某一速度弹性碰撞质量相等的静止小球B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后两球交换速度,即碰后小球A静止,小球B以小球A碰前的速度向前运动.两球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不仅动量和能量发生了转移,而且动量和能量守恒.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教学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较多.用平抛运动来验证验证动量守恒的装置有两种,我们今天就来比较一下这两种装置.  相似文献   

9.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社)中提供三个参考案例,都不太适合做学生分组实验,因此有很多教师就干脆将探究性实验改成验证性实验,直接给学生提供老教材中的实验器材,利用平抛运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一、增加设计性实验,培养设计能力验证某些定理定律,测量某一个物理量,其方法不是唯一的.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条件,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多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对定理定律进行验证或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如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教材中要求用质量较大的滑块与静止的质量较小的滑块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如果用质量较小的滑块与静止的质量较大的滑块碰撞,能不能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又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如果初状态滑块与钢球的初速度不等于零,如何进行验证?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让学生设计验证方法并通过实验  相似文献   

11.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是高中物理中考查的验证性实验之一,2007年高考中的理科综合实验部分中对这一知识进行了考查.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几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原理:质量分别为m1 和m2 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若碰前m1 运动,m2 静止,根据动量守恒有:m1v1V21 用小球碰撞前后运动的水平距离代替,即有:m1OP=m1OM+m2ON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原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动量守恒有:m1v11v12用小球碰撞前后运动的水平距离代替,即有:m1OP=m1OM+m2ON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规律之一,在解决各种物理力学问题中被广泛应用。与牛顿的运动定律相比,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对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守恒定律的实验基础,加深我们对这些定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我们利用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物理力学实例,对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是中学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学完动量守恒定律并做了大量的练习后,仍不能灵活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究其原因多是对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标人教版物理教材的选修3-5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教材中列举了三种实验装置:气垫导轨,两个单摆,打点计时嚣和小车.笔者重点来谈一谈第二种实验装置,用两个单摆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但该实验最棘手的问题是 :怎样准确而又精确地测出两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是通过测量小球水平飞行距离间接测其速度。该装置中轨道前端小支柱的调节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实验的前提条件是两小球发生正碰 ,但是若小支柱不正 ,就会产生斜碰 ,无疑会对实验造成较大的误差。另外 ,在小支柱的前后调节上 ,如果不能保证|OO′| =2r的话 ,对被碰小球的水平距离测量将产生较大影响。2 0 0 0年全国高考第 14题撤掉小支柱 ,直接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的末端 ,…  相似文献   

18.
彭俊昌  张国党 《物理教师》2010,31(10):27-28
运动物体瞬时速度的测量是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中的内容,其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这四个实验的核心都是瞬时速度的测量,而且瞬时速度的测量正越来越受到高考的关注,在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均屡有出现,成为考查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重要题型.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探究速度测量的方法、原理,以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当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只要知道物体相互作用前后系统的总动量,而不必详细了解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所以显得简捷方便,因而动量守恒定律成为我们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高中物理中,动量守恒定律只讨论一维的情况,若系统中只有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则动量定恒守律可以写成:  相似文献   

20.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之和为零的条件下,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