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体育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从 5个方面阐述了体育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 :1.体育院校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素质 ;2 .明确教学目的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3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4.注重教学实践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 .改革考试方式 ,着重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体育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汉体育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几方面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05级学生基础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得出:体育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体育院校本科学生仍然非常重要,课程教学已经进入"非零教育"阶段,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就课程的地位、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研究的思路和改革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体育统计作为体育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其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与理念等模式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体育科研等应用能力。因此,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将以往的纯理论的教学模式向体育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转变,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统计专业知识,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统计综合素质与能力应用,对学生将来的体育工作以及体育科研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柳倩  许莉 《体育科技》2010,31(1):140-142
体育统计作为体育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其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与理念等模式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体育科研等应用能力。因此,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将以往的纯理论的教学模式向体育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转变,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统计专业知识,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统计综合素质与能力应用,对学生将来的体育工作以及体育科研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体育院校实验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体育人才,文章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教育实验法对体育院校的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验与理论教学协调发展、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实行多层次开放式教学、执行多元化实验考核方式和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改革方案,并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2012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检验教学,结果表明,该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可在体育院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体育统计是体育院校中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此文根据多年体育统计教学的实践,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体育统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形式等方面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体育院校体育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体育院校体育统计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教学改革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开设体育统计实验课,提高学生体育科研能力;根据不同专业合理选用体育统计教材;合作建立体育统计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这些针对性的建议是解决体育统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体育院校基础学科发展建设、对体育统计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体育院校学生参加大型冰上艺术表演实践,提出了应注重对学生的音乐、舞蹈、表现力等素质的培养,并对冰上教学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今天,作为高等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自身素质,才能有效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有关资料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看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实践,对启发导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科技大学2002至2004年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的动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身高体重指数呈现向较低体重偏态分布、男生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耐力素质严重滑坡等问题。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体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强化课内外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和建立,优化体育课堂实践教材和内容选择,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强学生对与体质健康相关性较高项目耐力素质的锻炼,有效的促进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抓住体育教学的双主体性,从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和学的研究范畴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从树立体育教师双主体的新观念、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全面整合、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等方面进行对策分析,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生态环境”,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翟欢 《湖北体育科技》2014,(11):1031-1034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说,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积极性、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心理测量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大学生比对照组在学习技术成绩、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主动性等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并针对"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闫升 《湖北体育科技》2014,(10):909-911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发现湖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对策,为湖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广西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篮球学习投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篮球学习投入包括:主动学习、师生交流、学习收获和物质投入等4个维度。基于篮球学习投入存在的不足,提出篮球教学创新要贯彻“多元性教学”和“生命化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完善篮球教学内容,重视篮球理论教学,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篮球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学生家长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对子女早期的体育教育、引导及投入相对较少。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健身习惯与家庭早期教育与引导有着直接关系,家庭因素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源因素。并提出从根源抓起,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健身习惯的重要基础;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与价值,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多方参与,立体监督的教育与监管模式等措施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太原市具有代表性的7所高校体育运动场地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分析,找出了影响体育教学的几个原因:即体育运动场地总面积和生均面积较小,体育场地质量不高,结构比较单一,体育场地利用率不足等。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争取一地多用。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场地面积。调整场地结构,增加体育场地的总类,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等。文章通过这些建议与对策希望达到提高太原市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作用,使学生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完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已经进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时代,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自2002年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体育教学改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方针政策。在2006年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2006]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同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通知,充分的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这是对大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制定体育健康教学大纲的主要依据,为使学生身体素质真正达到《标准》的要求,本文针对如何实施与完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的连年扩招,教学所需体育场馆建设相对滞后,师生比例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为建构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推行合作式教学模式,并从师师合作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和生生合作学习三种有效途径进行实施,很好的避免了传统大学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有序的整合了师资力量、场馆设施、优化了学生层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场馆、器材等方面的困难,充分发挥了教学团队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达到了教学效果最佳化,使体育教师能够更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美体育教学在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方面的比较研究,阐述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些做法有违于素质教育应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宗旨。因此,应借鉴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些做法,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