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有在课前对于教材内容钻研得比较深入,准备得比较充分的话,课上才可能做到运用自如.对于教材的探讨,如果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话,就可以使教师心里有底,在讲课中遇到的问题,该肯定的敢于肯定,该否定的敢于否定.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的体验式教学课堂的课题加以探讨与研究,希望能对数学教学工作者及学生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教师而言,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课是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下面就《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备课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一、深入钻研教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据"。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只有对教材的钻研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3.
第一课     
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还要学会善待自己,肯定自己的同时敢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同时敢于肯定自己,在肯定与否定、否定与肯定之中成长。这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这是新学年开学的第一课,老师在每位同学面前都放了一张纸,让他们至少写出自己五条以上的优点。47名同学中的46名从铅笔盒中取出了铅笔,有人低头冥想,有人无声地削着铅笔,有人开始往纸上写字。一只麻雀落在教室外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要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就得作好备课工作。备课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材、了解实际情况和写课时计划等等,其中钻研教材的工作则尤为重要。我在语文备课中感到对教材钻研的遍数愈多,钻得愈深,对教材就愈熟悉,就愈能发掘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掌握它的目的性和原则性。因此在钻研教材时,必须多阅读,多思索,多了解,多记载,多分析,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反覆揣摩体会,然后才有可能把课备好。一般来说,我在备课时,对教材都阅读了十遍甚至十几遍,务期做到精雕细刻。开始阅读一两遍,我着重领会课文大意和内容梗概,使对全文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深入下去钻研课文的语文知识、思想内容,确定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这里,我拿前响教过  相似文献   

5.
高小语文课本第14课“千锤百炼的第一次”是比较长的课文,也是思想性极强且适宜于向儿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课文。我们对这一课文的教学是这样进行钻研的。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教师而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备《云房子》一课的感受. 一、深入钻研教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借".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把教材吃透,准备充分,才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上课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7.
谈课前备课     
要上好课,就得备好课。备课包括学期前的备课与上课前的备课。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前备课谈几点体会。一、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备课时,应认真反复阅读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科的教学任务,必须首先做好备课工作,这是大家一致肯定的经验。现在将我在备课中摸索出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提出来请大家共同研究。(一)全面熟习和掌握全册教材的内容,再逐课深入钻研教材教法  相似文献   

9.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师手中两个实际须牢牢把握,一是教材的实际,一是学生的实际。"教学时,不考虑教材的实际不行,但光是钻研教材也不行。很多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很透很深,但当教师在课堂上把这盘精心烹制的菜肴端给学生时,学生却并不叫好买帐,教师又不懂得临时变换口味,最后只得一  相似文献   

10.
要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内容。那么,如何钻研小学语文教材呢? 一、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 小学浯文教材是以课文为基本单位编排的,每篇课文都有其编写的意图。钻研教材首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如《伟大的友谊》一文编排在第九册的十六课,是第六组课文的首篇,与之相结合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统观整个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11.
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7、8月合刊中张忠诚老师的《独立处理教材:教学的起点》一文后,思绪万千。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自己能独立地处理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钻研得越好,讲读教学就越有成效;而要真正做到钻研好,只有切实地对课文的语言材料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分析,于有可能。在这里,不下一番苦功是不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编辑同志都力求入选的课文是范文。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课文一般都浅显易懂,中心思想鲜明突出。经验丰富的教师认为,这样的课文更难钻研,更需要在语言材料上下工夫。可是也有些人却因其浅显,而没有在课  相似文献   

13.
"一课一得"是语文统编教材倡导的教学核心理念。"一课一得"听起来简单,想起来也不复杂。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精心养育。"一课一得"的提出主要是遵从语文教学规律,剑指语文教学的软肋而应对的长期策略。"一课一得"必须精准把脉,厘清"一课一得"的"课"与"一课一得"的"得"。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媒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发挥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备好教材是备好课的关键。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那么,在小学语文备课活动中,该如何有效备教材呢?一、带着儿童的独特视角,用心解读教材第一,以儿童的视角读教材,能让我们准确揣摩课文语言,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小学课文的语言大多贴近儿童的生活,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揣摩课文语言,就会自觉地  相似文献   

15.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教这一课只钻研这一课而忽视对一组教材分析研究、通盘考虑的孤立教学的现象。认真钻研一组教材,有计划地组织好一组课文的教学,是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所不可忽视的。现分析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材如下: 一、对本组教材的浅析 (一)本组各篇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组教材是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整个教育的改革是趋向于整体性改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应从整体入手。然而,怎样把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性呢? 一、通过备课把握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它与教学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进行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改革,备课时就得突出整体性,体现整体性,把握住语文教材的整体性。为此,我们主要采用了“拉通备课”的方式。这有如下几层意思: 第一,钻研小学语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西吉县第二小学语文教研组组织的"小学语文作课"学习研讨活动,聆听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执教这些课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教师,上的也是平时的一些家常课。但是从课堂上体现出来的一些鲜活理念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反思。听了"四讲"和"四评"后,我受益匪浅,悟得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一、忠于目标,驾驭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学科是意蕴深厚、多姿多彩的,我们看到的许多优秀的语文课堂呈现的也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成功的课,评课者众说纷芸。下面,笔者想结合亲身经历的一节研究课《假如》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深入研究,让语文教学更具科学性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即语文教学应符合语文自身的学科规律,同时又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要上好一节研究课就要抱着研究的角度去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想认识。接下来,我以《假如》为例来谈谈我是如何做  相似文献   

19.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前备课钻研教材的功夫,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一、钻研教材的功夫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学习课上,在于老师范读完课文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读者流泪了,听者也流泪了,于老师曾说他备课时从来不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是一遍一遍地读课文,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了,读到文章就像自己写的一样,就像写自己的事。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情景,我印象特别深。情景一:在一个学生读完…  相似文献   

20.
每位教师课前在钻研教材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编写而成的教案,不管经过怎样的精心设计,毕竟是用文字绘写的教学蓝图,拿到课堂上付诸实施,必然会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是"得",是"失",是"得""失"兼而有之,经过回顾反思,皆可择其要者收入笔底。怎样写小学语文教学后记呢?笔者认为:记一孔之见;记疏漏失误;记精彩生成;记再教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