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笔者听了不少语文教学公开课,发现课堂上学生都没有作业。有的教师教学时间把握之准确让人惊讶:课刚结束下课铃就响;有的教师下课前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学生兴高采烈地说了一番还未动手,下课时间已到;还有的教师则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与课文内容或人物相关的书籍……私下与上课教师交谈,问起缘由,答曰:“公开课上听课者关注的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调控能力,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安排学生做作业,既没有时间,也使课堂缺少气氛。”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理由有三:第一,任何课都是为学生所上。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什么样的课,学生始终…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课堂环境构建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 2 0 0 1年秋启动到现在近两年了 ,而作为课改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并不乐观 ,教师主宰课堂、霸占课堂现象还十分严重 ,许多语文教师有的自傲自负 :“改什么改 ,还不是这么教 !”有的仰天长叹 :“改去改来 ,不知怎么教 !”课堂环境要么死气沉沉 ,一任教师自己唾沫横飞 ,无一点生气活力 ;要么学生冷眼旁观 ,你讲你的 ,我想我的 ,师生没有交往 ,学习基本上是处于无效状态。以上课堂环境是消极的 ,甚至是对抗性的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简直是奢谈。语文课要适应课改要求 ,就必须从语文课堂环境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4.
李燕 《四川教育》2020,(3):38-38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师要勇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和谐而生动的语文课堂里,轻松学习,和谐发展。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可是,有的教师仍然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走进课堂,要么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不分轻重,不分主次,全倒给学生;要么捧着教学参考用书,照本宣科,乱侃一通。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心身俱疲,教与学的过程没有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每位语文老师都可能看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讲得口干舌燥,可俯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堂组织有关,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你的课堂还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时代语文的学习尤为重要。如何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严重问题。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最好的语文上课方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应弄清两个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到底应该于些什么。本文主要谈谈后面一个问题。最为贴近现实生活的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现实是单调、呆板、脱离生活,教学的内容要么是极端容易,不需要学习,要么是极端困难,难以学好,这些都制约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干  相似文献   

8.
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中职语文教师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中职语文的课堂上,不少老师有着这样的无奈:原本语文基础就不好的学生,失去了考试的指挥棒,上课更没劲了,他们或好动讲话玩手机,或昏昏欲睡,常常是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随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甚至个人分配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明星教师着实不少:有的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课堂上不时地补充延伸拓展;有的教师是“超级演说家”,要么整节课喋喋不休地提问,要么慷慨激昂地唱“独角戏”;有的教师具有高超的控制能力,能将所有的教学细节控制在自己手中……然而,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师展现了才华,学生却沉闷了,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使语文课堂真正有活力与激情,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需在课堂上尽量低调。  相似文献   

10.
赵云 《学周刊C版》2014,(10):136-137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时代语文的学习尤为重要。如何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严重问题。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最好的语文上课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文成 《文教资料》2009,(27):61-62
语文课堂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有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特点不够明晰,故而要么因循守旧,要么矫枉过正.本文旨在找到语文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平衡点,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沈为顺 《考试周刊》2011,(89):42-42
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要么在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还有的精神不振,耷拉着脑袋,有的甚至进入了梦乡……对于这些情况.很多教师会大声怒喝、批评和责骂,有的还会让学生在教室后面罚站。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对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容易使师生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教学效果更差。学生这样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老师的课堂不够精彩,没有吸引力,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出巨大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么语言含糊不清,让人捉摸不透问题的实质。为确保课堂提问的针对胜、逻辑性和有效陛,必须优化课堂提问,努力追求“四性”。  相似文献   

14.
请君慎用“齐读”法陈述海(萍乡市湘东区教育局)不少语文教师喜欢在课堂上组织全班学生齐读课文,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他们上一堂课总要让学生齐读三五次,或通读全文,或选读一些章节,有的教师还将“学习目标”或文后练习题也让学生齐读一遍。课堂上人人动...  相似文献   

15.
梁庆棠 《广西教育》2013,(18):59-59
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难教,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却怎么也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表面上认真听课,实际上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学生干脆用书本挡住头,偷偷摸摸地看课外书。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象,与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提问的艺术有关。倘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课堂提问的艺术,那么就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无暇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一、课堂伊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让学生读、思、议,也能够花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作文课除外)。语文老师都把上课的时间用在讲解分析课文的字、词、句,分析课文重难点上。课堂上要么老师讲,要么学生读、思、议,整节课显得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的一统天下,上课叫"讲课"。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时间花得不少,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孙颖 《山东教育》2007,(7):48-49
不少教师意识到、积累词语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专门让学生准备了摘抄本,以记录阅读中的好词佳句。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摘抄本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9.
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则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习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  相似文献   

20.
同样是英语课堂,有的教师上课,学生会兴趣盎然,视课堂为乐园,视学习为一种精神享受,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的教师上课,学生却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就英语教学中的"寓教于乐",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