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耿献伟  陈婷 《体育科技》2010,31(4):106-109
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平原地区藏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藏族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偏低,爆发力较差,心血管系统较好。体质综合水平与全国平均值有一定的差距,且随着年级的增长体质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也是高校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按BMI体质指数分组,釆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调查部分体质指数异常的大学生摄食行为和休闲行为,目的是发现该人群存在的医学问题,旨在为肥胖或过瘦人群提供相应的科学健身指导方案,进而为大学生良好摄生行为(摄食行为、休闲行为等)培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河南省不同区域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性,分析影响身体素质差异的因素。方法利用Arc GIS10.2软件建立河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功能内插生成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预测图,了解河南省不同区域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性。结果河南省的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主要分布在71-73,女生的体质综合得分主要在74-76。河南省男生身体素质从东向西逐渐递增,男生总体体质状况一般,相对体质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的商丘市,相对体质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南。河南省女生体质状况较好的地区在豫西南的南阳市,较差的地区豫西南的三门峡市和黄淮的信阳市。结论身体素质与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关,不同地区的体育教育和生活习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别。河南省经济发达的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学生形态良好,身体素质较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身体形态较差,身体综合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4.
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大部分分布在18.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2)BMI值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学生步行量与体质的关系,建立大学生步行量参考标准;方法:使用计步器调查302名大学生1周的步行量,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Person相关法分析步行量与各项体质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法建立大学生健康步行量参考标准;结果:大学生步行量与BMI、台阶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及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之间有低度相关性,采用ROC曲线法可建立台阶指数及格、肺活量体重指数及格和体质健康测试及格所对应的步行量切点;结论:11 000步/天可作为大学生步行量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的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揭示河北省大学生BMI与其各项体质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北省大学生多数学生处于BMI正常范围,且体重指数正常组的体质指标多数高于体重指数偏低或者超重肥胖的组别,偏轻组也较高于超重肥胖组。说明超重肥胖组的各项体质指标的下降与其体重指数过大相关。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体质指标的分布特征的比例。女生BMI值偏低的达到17.87%,远远高于男生的9.34%。由于受到现代审美观的影响,女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比较注重体型的发展,甚至盲目地追随社会上的各种“减肥运动”,“减肥方法”,进行不合理的饮食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BMI值偏低。2.BMI指数与…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体质测试等研究工具,对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2)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但反映其体质状况的各个指标发展不均衡,有些指标整体偏低;3)反映大学生体质状况的6项指标时其心理健康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体质总体情况、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成绩、台阶试验分数、身高标准体重和握力体重指数。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其体质之间有同向变化的趋势,即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湖南科技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BMI指数和体质健康的相关性,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湖南科技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BMI指数和体质健康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印刷品、自主管理和完全运动3种不同类型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印刷品模式开展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肥胖)前后测有显著差异;以自主管理模式开展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男)、1 000 m(男)/800 m(女)、仰卧起坐(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完全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 000 m(男)、仰卧起坐(女)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多重比较(Tukeymethod)进一步表明,以印刷品模式开展的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培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2008、2009三年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近三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的体质总体呈每年下降趋势比女生快;2007年台阶测试指数总本明显优于2008和2009年。对策:加大经费投入,适当增加体育场馆设施;适当调整体育课时数;加大宣传,引导学生健康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身体形态是人体结构的外在表现,与人体的机能、体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2005-2010年江苏省24000名中小学生身高指标、体重指标及身高标准体重评价进行比较(2005年和2010年7-18岁每个年龄段男∕女生各500名),分析五年来江苏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特点和趋势,为体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了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近10年的体质健康变化情况,采用实验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03至2012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台阶实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对比10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10年,学生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变化不大,其中男生平均体质批量数较高,女生正常;台阶指数、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立定跳远和台阶指数总本上处于良好水平,坐位体前屈虽呈下降趋势,但各年级均处于优秀水平;肺活量和握力出现波动,且处于及格水平,但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其他普通高校,与同类体育院校相当;所有年级中2004级、2(107级和2012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年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则较差。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各年级学生呼吸机能一般,心肺功能和下肢爆发力较好;男生超重,上肢手臂力量偏低;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正常,柔韧素质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进行10 000m跑对我国男大学生骨骼代谢带来的影响。研究对象:男性大学生15人。方法:男性大学生长期进行10 000m跑(6个月,每周1次),监测并对比实验前后与骨骼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在身体特征中,训练前后的体重、体脂率、体脂量、腹部脂率、肌肉量上有着显著性差异;骨骼代谢标记变化中,降血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比训练前有细微的变化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骨钙素显著性减少,脱氧吡啶啉显著性增加;磷在血液和尿液中显著性减少,但是钙没有减少,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进行适宜运动强度的10 000m跑对我国男大学生骨骼代谢有着积极的锻炼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0-2011学年对南京工业大学全体本科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本次检测,全校总体平均为75.47分,达到良好标准。优良率为62.11%,不及格率为16.39%。耐力项目指数一般,反应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指数较差,握力体重指数和肺活量体重指数较好,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成绩较差,身高标准体重太低而肥胖率较高。各年级身体素质2007级最好平均分80.68,2010级最差平均分仅71.98,总体女生的成绩好于男生。针对以上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和方法,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省常州市6所高中学校15-17岁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年常州市部分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常州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BMI具有显著差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具有显著差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1 000m具有极其显著差异;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握力体重指数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并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相应建议,切实提高高中阶段的身体素质,为大学阶段的身体打下好的基础,减少大学生"体质堕距"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3方面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并与全国201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13-19岁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进行比较,找出职业中专学生与全国同龄学生体质健康的差异所在,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同时对职业中专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对30名女大学生采用配对设计方法进行为期16周形体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体成分和身体围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训练16周后,女大学生的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瘦体重明显增加,体脂量、体脂百分率、腰围、臀围和WHR明显降低,与训练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形体训练能减少体内多余脂肪,促进肌肉发达,使身体向健、力、美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9.
姚强 《体育科技》2010,31(4):102-105
目的:研究附加体育锻炼对肥胖大学生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作为控制大学生肥胖的有效策略,以期减少肥胖对健康和社会的长期影响。方法:50名18-19岁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男性肥胖学生,随机分为控制组(n=25)和运动组(n=25),两组均参加学校每周两次的体育课,运动组附加一个为期12周,每周3次的混合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的综合锻炼计划。在实验前后对50名学生的体成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结束后,控制组的体重明显高于运动组,且BMI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运动组的体成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一周两次的高校体育课程对控制大学生肥胖无效;而该附加体育锻炼计划对控制大学生肥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