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幼儿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有时会惧怕教师,不敢把自己真实想法与教师分享,这时需要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幼儿,建立平等的幼儿关系。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及时调整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态度,最终提升教师的觉察能力,共建师幼觉察一致区,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2.
觉察力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学生在课堂或在生活中的自我觉察能力,是最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觉察意识来自知识的积累;觉察意识来自思维的培养;觉察意识的精准,从细节入手。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智慧有两个核心表现:自我教育的生起与坚持;对环境的洞察和灵活应对。教师觉察力是教师对自身的存在以及世界是什么的非语言的感知和意会,对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本体觉察力是教师做好自己和超越自己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外在觉察力是教师洞察现实和融入现实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爱和好奇、体验敏感性训练、本体觉察和外在觉察的转换等策略来提升觉察力,生成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4.
教学觉察力是教师成功地驾驭复杂的、不可预知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觉察力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识别重要事件,能够注意、理解和解释学生的策略和想法,并决定实施满足学生即时需求的教学措施来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包含确定课堂重要的或值得注意的事件,注意学生的策略,分析学生的想法和决定如何回应。在分析教师教学觉察力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协同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觉察力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联动发展模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觉察力,可以从以素养为导向开展职前教师教学觉察力专项训练,以评价监测为目标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觉察力表现性评价指标,以真实情景创设为依托组织教师观看并研讨课堂教学视频关键信息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5.
自我觉察是心理咨询师培养与保持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我觉察可以促进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认识和觉知,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实现自我的不断成长;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放下自我,真正表达出对来访者的同理心,更好地帮助来访者;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积累经验,保持和提高心理咨询技能。  相似文献   

6.
以233名高校辅导员为被试,运用修订后的情绪觉察等级量表(LEAS-C),考察了高校辅导员情绪觉察能力总体状况以及在性别、学校类别、工作年限、职业性质以及职称变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情绪觉察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觉察自己能力显著高于觉察他人能力,且在上述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职前教师情绪智力的基础——情绪觉察能力,采用由情绪认知训练和情绪体验练习两种方法构成的团体心理辅导,对职前教师情绪觉察能力进行优化。结果发现:职前教师实验组的情绪识别正确率提高、反应时下降,同时情绪觉察能力较干预前有较大的提升,这表明情绪认知训练和情绪体验练习可以有效提升职前教师的情绪觉察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教师情绪觉察的结构维度,基于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的研究范式,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新手型、熟手型和专家型三个不同阶段的6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的情绪觉察结构包括觉察自己和觉察学生情绪两个主要维度,而专家型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觉察生生和师生交往的人际情绪的维度;觉察学生的子维度包括...  相似文献   

9.
岳妍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8+243-238,243
本文介绍了内隐变化觉察的含义,相关的实验证据,以及对其机制的几种解释。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是否具有自我觉察的能力和习惯,是心智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分水岭.正如一部电脑,使用者越是了解它的性能,了解它的缺陷,越会运用自如.我们与自己的大脑的关系如何?被大脑所主宰,还是主宰大脑?通过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将启动身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敏感和觉察比教育技术更加重要,班主任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教育觉察力,看见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教育情境的独特性和每一个人生活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为。班主任只有正确觉察学生和班级的发展需求,才能引导学生按自己的生命节奏生长,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大学生的特征与状态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让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描述了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公识课程的准备与教学过程中运用动力沟通三个金刚结构理论与六大抓手(即时觉察、即时呈现、系统觉察、清晰呈现、动态觉察、适度呈现)技术,结合高校教学要求,获得了一些有效的实践课堂体验与心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年来觉察上下文计算平台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将觉察上下文计算平台分成三层,包括应用层、平台层和传感器层,同时对平台的上下文管理、平台交互和非功能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可为觉察上下文计算平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探析情绪觉察能力要素对于情绪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国内外情绪觉察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整合当前主要情绪觉察测量工具的结构因素,提出两个观点:第一,对情绪觉察的概念内涵应加以重构,即情绪觉察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描述及原因分析的能力;第二,强调对情绪识别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和精细加工,将情绪辨别看作情绪觉察的新要素。在此基础上,将情绪觉察能力要素结构从包含情绪识别和情绪描述的两要素框架拓展为四要素框架:情绪识别、情绪辨别、情绪描述、情绪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很多学生在学校遭遇欺凌后不敢向教师表达,教师应当保持一份敏感的觉察,及时发现异样行为,赋予受欺凌者积极的内在力量。从学生个体角度,觉察语言、行为、情绪等方面的信息;从师生交往角度,积极关注学生,巧妙无痕地给予关爱,防止“师源性”欺凌行为的产生;从班级小团体角度,理解其需求,发挥积极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6.
<正>自我觉察,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自我觉察的结构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其发展历经一个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要掌控和改变命运,自我觉察非常重要。自我觉察的知识与技术于人于己在实践应用上意义深远。花时间觉察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中、高学段均会涉及以情绪觉察为主题的心理课,当前,小学高年级的大部分情绪觉察心理课设计并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情绪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情绪觉察任务类型简单化、情绪识别技能训练表面化、情绪描述技能培养粗糙化。然后从情绪社会化视角下,适当关注对复合情绪的觉察;以心理理论和认知评价为路径,适当加强对情绪的内在觉察;夯实情绪体验整理技能,适当侧重相似情绪和混合情绪;以情绪细腻度为方向,培养情绪描述技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高年级情绪觉察主题心理课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于慧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8):70-76
乡村名师是乡村教师群体中的领军力量,其专业发展获得感关乎个体生活质量、职业吸引力、教育公平与发展进程,是连接乡村教育振兴与个体幸福体验的交汇点.本研究运用获得感结构模型和自我觉察分析框架,对乡村名师的成长档案进行文本分析,归类出乡村名师专业发展在获得内容、获得途径、获得环境、获得体验与获得共享上的群体样态,以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感提升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9.
表情已经成为非语言社会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消极情绪表情的觉察在人们的生存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对消极情绪表情觉察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章最后还简单地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活动理念] 中学生情绪调控能力较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带着莫名的不舒服感学习、与人交往,导致情绪积聚甚至爆发,而且事情发生后,中学生的两个习惯性反应是:战斗和逃离,战斗会令冲突一触即发,逃离能使他们暂时远离烦恼,但烦恼并不会就此消除.初二学生的青春期躁动是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这个阶段很容易走向两极分化.自我觉察让学生回归自己的内在,辨析情绪,问询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内心平和下来,寻找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