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蜗牛吃食     
第六册习作三要求:刘常宁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请看他写的作文(文略)。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相似文献   

5.
正习作要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把你的发现写下来。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习作配图。拓展思路观察就会发现,留心就有收获。一年四季同一个地方的景色是不一样的,同一个校园  相似文献   

6.
刘芹 《今日中学生》2012,(16):14-15
阅读导航胥加山是中国当红的青年作家之一。读他的文章,你会发现他的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往往对生活中的琐事作深入思考,以犀利的目光看人之所未看,感人之所未感,写平凡的小事中包蕴的感人因素,其文章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这也告诉我们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真理:无论是写散文也好,写一篇普通的作文也好,都需要一双能够敏锐地观察世界的眼睛。只有练就了这样一双慧眼,才能够发现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7.
习作要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把你的发现写下来。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习作配图。拓展思路处处留心皆学问。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来自于生活,源于大自然赋予的启发。飞机的发明是莱特兄弟想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而发明创造的,直升飞机是受蜻蜓飞翔的启发而发明制  相似文献   

8.
多一份爱心     
文广是我班上一个特殊的孩子,他长得可爱,有一双会说话能表达感情的眼睛。从外表看,你怎么也想不到他是一个聋哑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一、巧思,以"本"为本什么是"本"?课本?文本?生本?在作文教学上,我认为这几个方面都囊括其中。1.课本是基础教师是离不开课本的。以苏教版中年级习作内容来说,它是一个反复、重整、创新的过程。三年级下册对习作3的描述是这样的:"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当时学生们像中了"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不论写什么样的作文,我们都要紧扣标题来写,否则就是跑题或偏题了。一旦跑题,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得不了高分的。请看这篇文章,你发现它的问题了吗?爸爸的眼睛我的爸爸是一个年近五十的中年人,相貌平平,全身上下惟一、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有一双充满朝气的眼睛。爸爸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爸爸患有高血压,最近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他这一去,害得他平时看的一大包书也只好跟去医院“陪”他了。那天,爸爸正躺在病床上“啃”书,我坐在床边看报。这时,爸爸的朋友来探望他,见爸爸在看书,便说“:你太用功了,身体可要当心啊!”爸爸一抬头“…  相似文献   

11.
老师的眼睛     
“世界上的眼睛有千万双,最难忘的是那老师的目光……”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总会由然地想起我老师的那双眼睛。世间无人不说当老师的有双神奇的眼睛:每当有题不会做时,就算你绞尽脑汁也没有用,但是,你只要偷偷看一眼老师的眼睛,你就会发现老师的眼睛中似乎就会有答案。因为老师的目光中带有激励,带有自信。每当取得好的成绩时,老师的目光中既有自豪也会有提醒,老师为你取得好成绩而欣慰,告诉你要更加努力,同时,老师也会在一旁默默地提醒你:“胜不骄。”每当遇到困难时,你将要放弃,但是,你看看那老师的眼睛,你就会发现老师正在为你加油,让你…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任教地班上,“特殊”的学生较多,学生小A就是其中的一个。课上,他一脸严肃(课下也难得一笑),从不玩东西,也不干其他事情,让你感觉他在认真听讲,可是却经常出现连续叫他几次他才意识到,站起来回答问题却什么也不知道,甚至答非所问;平时作业他做得一塌糊涂,考试很难达到及格。许多老师都认为他脑子可能有毛病,大部分学生也不与他来往。我通过观察发现,小A字写得比较工整、干净。抓住这一点,我找到他,对他说:“你有很多优点,知道吗?”他的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摇摇头。“你没发现?你的字写得很好,同学们都比不上你。…  相似文献   

13.
<正>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中午,上课铃声响过后,学生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突然,一声尖叫打破了这份宁静。我寻声望去,又是坐在第二排的孙××引发的声音,他拿着铅笔在扎同桌的胳膊。孙××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看就是一副很机灵的样子。他很乐意帮老师做事。刚见到他,你会觉得他是一个既顽皮又可爱的男孩。可是接触几天,你就会发现在他身上有许多小毛病:上课喜欢搞小动作、吃零食,在班里经常捉弄其他同学;有时不  相似文献   

14.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同样的风景,在不同的人眼里却有着别样的精彩,这就是观察的魅力。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时,你会发现生活中会有许多可写的素材一个个"蹦"出来,而且只要你能将观察所得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内容具体、语言  相似文献   

15.
<正>三年级,刚开始有作文的时候,肖铁常常问我:这个怎么写呀?那个怎么写呀?我知道,在他的眼里已经有了许多想写的东西,只是不知道怎么下笔。我就总是先表扬他:你的眼睛到处都是作文,说明你动脑子了,这真好!作文就是这样,处处存在着,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然后,我会帮助他,怎么把他想写的东西一步步地写好。  相似文献   

16.
有些文章,我们一看就会眼睛一亮,除了内容的因素之外,往往还在于描写生动形象。有些同学看了一些佳作之后,总会说:我不会描述。其实这些同学未必缺少描述能力,而是没有积极描述的意识。有的同学写文章从来就是干巴巴的。他在传达一个信息时并没有想到应当引起听者或读者的注意,他也不在意听者读者是否能准确全面地接受他所传达的信息。如果你写的文章别人不愿意看,如果你讲述的故事别人并没有兴趣,你真的不在意吗?那你为什么要写呢?高考作文“发展分”中有一项就是“生动形象”。这主要指记叙而言。要求文章能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13,(Z2):81
做一棵昂首站立的小树,每天不停地向上生长,思考感悟。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道理,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了。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很多现象时,请一定要问个"为什么"。这样,你就会多学习到一些知识,多认识到一些道理。成长中的许多故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让我们怀想、思考。这些都是你每天成长的印迹。故事不分长短,其中蕴含的都是人类共通  相似文献   

18.
如果让你画一双眼睛,你会怎样去画呢?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一双怎样的眼睛呢?那是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眼睛,会说话的眼睛,明亮的眼睛。我们喜欢的动画片和动、漫画册里的明星们,是不是都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呢?其实,我们的作文也有一双眼睛,对了,作文的眼睛就是题目。不少同学常常为自己的作文找不到一个好的题目而苦恼不已。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的题目:《记一件难忘的事情》《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的妈妈》《助人为乐》《一件令我难过的事》《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的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6,(11)
有人说,所谓幸福,就是有一个温馨的家,有一群值得信赖的朋友,有一双发现爱的眼睛,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我们拥有了许多许多,却缺少了一颗懂得珍惜、懂得感激的心,那么,任何美好的事物在我们眼中都将变得平淡无奇。美好的生活从感恩开始。心怀感恩,你会喜欢每一缕微风,因为它们给你带来了惬意的凉爽;心怀感恩,你会喜欢每一只小鸟,因为它们给你带来了愉悦的歌声;心怀感恩,你会喜欢每一张笑脸,因为他们让你变得善良……拥有一份感恩的心情,你会发现生活中原来充满了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同学们的感恩情怀吧——上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写作文,同学们就皱眉头。原因何在?没有素材。“十字法”可以帮助你积累素材。一看平时多留心生活,对任何事物都要有好奇心,睁大一双眼睛去看,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比如在我国发生的日全食就是极好的素材。我们可观察圆圆的太阳怎么一点儿一点儿变成月牙形的,也可以观察看日食的人们的动作、表情。再如班上有些同学爱出洋像,喜欢做恶作剧,我们就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及同学们的不同反应,这些材料加工整理就成了一篇很好的记事或写人的文章。二听光看不行,还要发挥耳朵的功能去听,听听别人在说什么、议论什么,这样就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