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开辟第三条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 ,根植于学生课堂专业学习基础上的第三渠道。开展富于创新活动的自发式的青年教师系列讲座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由参与活动 ,这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三渠道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是新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源于社会文化 ,是社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折射和反映 ,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 ,以高校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以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以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研究重点,在结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教育市场化的形势,高校要紧跟时代潮流,以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列入自身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让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服务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素质精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实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过程中要切记不可出现,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偏差;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同学校外的交流较少;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偏重于娱乐性,知识性相对欠缺;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与教师失联;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严重,真正的指导意义有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社区文化节"三自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进行研究,总结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和大学生"三自"教育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完善大学生人格、提高知识内涵、丰富课余生活、拓展素质修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校园文化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在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培育校园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娱乐等系列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人们已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人才成长的因素很多,课堂课本以外有更广阔的天地。校园文化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成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优化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原则与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坚持丰富性原则、和谐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校园文化活动应重点抓好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交往,指导学生的闲暇生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熊次江 《文教资料》2010,(11):218-220
本文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创新背景下的学生工作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校园文化的内涵。旨在使读者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把握。第二部分析当前校园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此证明推进校园文化创新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问题解决的对策,主要论述如何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根本特征和反映。校园文化育人途径选择直接关系到育人成效与和谐校园建设。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电脑节活动为例,在论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内涵的前提下,探索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及管理,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韦滢  陆浩 《考试周刊》2015,(32):139-140
借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又是青年学生成长及精神皈依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又可以通过发挥网络宣传主控权优势、加强学生社团组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路径形成阵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系统培养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以校园网络服务体系为渠道,扩大就业信息与求职面;以二、三课堂为阵地,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抓手,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些做法还处于尝试阶段,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须建立一整套促进毕业生就业实践指导的理论与政策体系;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实践的系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借鉴国外高校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优化高校就业指导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三项原则,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教师、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以及校园活动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去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强调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许多学校的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对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才,起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本文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特点、育人功能,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对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及地方文化传承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以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创新;以道德教育为主要举措,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校园文化热潮在活动中出现了偏离校园文化根本作用的倾向,呈现虚假的繁荣。高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活动也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而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者也发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物质,制度层次的建设已经渐趋饱和,并已开始显示出重复建设的苗头,再不努力发掘现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和制度文化的精神文化意义,必将导致校园文化仍然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发挥不出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根据实际,科学有效地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包括繁荣学生的文化生活、深化党建工作的效果、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就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与深化思政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以课程教育为基地、以实践活动为补充、以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党员建设为依托等。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引领高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变革的灵魂。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全面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找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多种渠道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大学生社团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社团建设,使社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校园文化氛围、维护学校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已日渐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两年来,在上级团组织和校党总支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我校团委会同学生科紧紧围绕培养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的新型“四有”人才这一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作…  相似文献   

20.
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提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文化提升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高校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办学理念,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注重内涵建设,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