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化学课本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个演示实验:白磷燃烧.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容易引起实验误差.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中.白磷用量偏少,用天平很难称出它的质量.也就不可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了.如果白磷用量偏多,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也较多,根据热胀冷缩原理.这会使瓶塞冲开.笔者利用以下新方法,可弥补上述实验的不足,使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演示实验 ,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 ,易引起实验误差。尤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中 ,如果白磷用量偏少 ,用台称很难称出它的质量 ,当然就不可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了 ;如果白磷用量偏多 ,又会因燃烧放出热量较多 ,而使瓶塞冲开。笔者采用如下新方法 ,可弥补课本的不足 ,实验效果更好。一、白磷的燃烧1 .操作方法 :找一小块铜片 ,四周翘起形成一个凹槽 ,然后取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 ,放入铜片凹槽中 ,用镊子将它们放入 2 5 0mL锥形瓶 ,再找一个与锥形瓶相适应的、带气球的图 1 实验装置橡皮塞 ,将锥形…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背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为了验证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规律,课题中设计铁(Fe)与硫酸铜(CuSO4)的反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钠(NaOH)的反应、白磷的燃烧反应等实验来验证.笔者认为,其中采用白磷作为反应物的实验有以下不妥.  相似文献   

4.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的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锥形瓶、玻璃棒、气球 【设计实验】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相似文献   

5.
关于验证此定律的实验从最初人教版的"白磷燃烧实验"到2012上教版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一直在不断改进。文章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历程进行了概括、分析,并对2012版教材中该实验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文娅 《化学教与学》2014,(1):93-94,97
关于验证此定律的实验从最初人教版的“白磷燃烧实验”到2012上教版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一直在不断改进。文章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历程进行了概括、分析,并对2012版教材中该实验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     
山东沾化县古城镇班家中学房俊海初中化学课本中,为导出质量守恒定律,安排了两个实验,我对[实验1-10]中白磷燃烧实验操作作了改进。下面就简单谈谈改进的理由和办法。按课本要求,装有白磷的玻璃瓶要用橡皮塞塞紧,以防物质外泄。但塞紧的橡皮塞常会因白磷燃  相似文献   

8.
杨文润 《湖南教育》2001,(16):55-55
在化学实验研究中,有很多需要将物质点燃的实验,一般用火柴点燃或用点燃的酒精灯加热点燃,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要验证白磷的点燃、空气中氯气含量测定白磷的点燃、白磷与红火点高低对比实验中磷的点燃,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化学》(全一册)第69页中有一“白磷的燃烧[实验4-1]”,老师们在做此实验时都是按书上操作的方法和顺序来做,操作完了,实验现象也出来了。但在此实验的现象中,笔者曾几遇“不理想”。因白磷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有限的锥形瓶空间内,久久得不到“平静”,有的甚至见缝插针从瓶口与塞子间少许的缝隙中“钻出来”。这样“质量守恒定律”就难于圆满地向学生说明清楚,只能说是“误差”罢了。对此问题,笔者通过反复地想、反复地做,终于解决了这个实验难题。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用实验来探究该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尤其是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镁带的燃烧等实验,由于反应中有气体生成且逸散到空气中,或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致使探究中观察到天平失去平衡,尽管借助化学反应原理可以分析出它们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仍然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担现象不明显,不能直观地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因而该内容的学习也成了一部分学生的"痛处"和"盲点".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白磷燃烧实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像沙土和玻璃棒点触等因素影响学生对反应现象的描述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还会让一部分学生认为沙土也是反应物从而形成错误干扰。  相似文献   

12.
初三化学教材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实验,我认为操作不够简便,容易引起实验误差。尤其是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在容器外点火不安全且会污染环境。对此,我进行了以下改进,效果很好且具有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a.实验材料。托盘天平(200g或500g)、250mL带支管的锥形瓶(瓶底铺一薄层细砂)及配套橡皮塞、微型蓄电池1个(电压4~6V)、2根带螺纹的导电棒(口径4mm)及配套螺帽(用于固定电阻丝)、1支玻璃燃烧匙(用装白磷)、开关1个、优质电阻丝1根(螺旋状)、鳄鱼夹2个…  相似文献   

13.
对教材中“自燃现象”的课堂实验提出质疑,分别对白磷的溶剂种类、试剂用量和燃烧使用的纸张种类等做了改进,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使实验更具观赏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这一问题.当我们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在酒精灯上燃烧玻璃棒时,锥形瓶内的白磷会发生缓慢氧化,有少量白烟从瓶内逸出,这样就造成了反应前后天平指针指示上的偏差.现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以避免反应前后质量微小差异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初中化学四年制教材”和“人教版初中化学三年制教材”中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两个实验。但这两个实验在操作上以及对“质量守恒”原因的说明上不够完善。为此 ,特作如下改进 ,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 ,效果很好。1 实验改进 (一 )[实验 4 - 1]“白磷在氧气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弊端 ]该实验由于在第一次称量后 ,还要把已经封好的橡皮塞重新打开 ,这样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反应前后瓶内的物质没有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并且 ,该实验在实际操作时还有一定的难度。①白磷必…  相似文献   

16.
初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很多,这些实验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能很好地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然而,有的实验经过改进,不仅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时间变短,节约药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思维品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略举二例: 1 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重要基本定律,教材以燃烧白磷或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来演示,采用课本上装置往往不易操作或导致实验失败,现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这一问题。当我们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在酒精灯上燃烧玻璃棒时,锥形瓶内的白磷会发生缓慢氧化,有少量白烟从瓶内逸出.这样就造成了反应前后天平指针指示上的偏差。现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以避免反应前后质量微小差异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引燃白磷的新方法浙江仙居县职业高中(317300)周秀云浙江仙居二中(317300)张汝建一、实验步骤1.取一个干燥的锥形瓶和一只橡胶塞,在橡胶塞上钻二个合适的小孔,分别插入燃烧匙和胶头滴管,注意让胶头滴管置在燃烧匙正上方约3厘米...  相似文献   

19.
1对“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中“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严密、操作简单、现象直观的实验设计更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载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材中实验的重视利用与研究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节中,安排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探究实验。笔者认为该实验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