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上大学时学校邀请一位成功人士到礼堂搞讲座,讲座的间隙他让台下的学生写小纸条或者举手提问。有个同学举手提了一个问题:“以前你是一个生活  相似文献   

2.
大约是几个月前,父亲兴冲冲地领着我去上海图书馆听易中天的讲座。易中天是谁?当时还真有些孤陋寡闻,一路上听到“有个小孩听了他的讲座,连读十八遍《三国演义》”之类的传说奇谈,也没当回事,不过就是一个说“三国”的吧。到了现场,感觉不对,一个学者的讲座,大概讲的是中西文化比较,有那么多“粉丝”来听?事实上也只能用“粉丝”或者“追星族”来形容这种疯狂,现场的情况几乎失控。前日去了书展,书展首日易中天可谓是最大的惊喜。等待签名的读者,或许说“粉丝”更恰当,排成了一条长龙,似乎还不满足,又在偌大的展厅围了数圈。父亲是搞出版的,…  相似文献   

3.
1805年,在伦敦书商里波先生的铺子里,一个小学徒正在忙碌着,他要按时把客人租借的报纸送到他们的住处。小学徒没上过什么学,但业余时间读了很多自然科学的书。一天,里波先生送给小学徒四张皇家学院的听课券。他高兴极了,因为当时正好有著名化学家戴维的讲座。小学徒认真地听了讲座,并作了详细的笔记。戴维的讲座加起来有4个多小时,小学徒的笔记整理了380多页,连讲座上略过的内容也作了补充。之后,他又给笔记配了插图,编制成《讲演  相似文献   

4.
正1805年,在伦敦书商里波先生的铺子里,一个小学徒正在忙碌着,他要按时把客人租借的报纸送到他们的住处。小学徒没上过什么学,但业余时间读了很多自然科学的书。一天,里波先生送给小学徒4张皇家学院的听课券。他高兴极了,因为当时正好有著名化学家戴维的讲座。小学徒认真地去听了讲座.并做了详细的笔记。戴维的讲座加起来有4个多小  相似文献   

5.
著名诗人周梦蝶还在台湾的武昌街摆书摊维持生计的时候,生活相当窘迫。尽管如此,听说南怀瑾将来讲学,他便托朋友搞到一张门票,作好一切准备,只待当日能够去听南怀瑾讲学。讲座举行那天,周梦蝶生怕错过了机会,饭也没有吃,提前两小时就到达了会场,静候着大师的到来。讲座开始前半小时,南怀瑾终于来了,身材不高,手里拿着一本书,举止仪态一看就气度不凡。  相似文献   

6.
适当搞些语文课外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外讲座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我们一直十分重视课外讲座,文化革命前就举行过多次,一九六六年后曾中断达十一年之久,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得以恢复。下边粗略地讲讲我们举办讲座的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课外讲座的重要性起先,我们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讲座的重要性,认为课外讲座是“额外负担”,何况在十年动  相似文献   

7.
唐小涛 《大学生》2013,(18):47-47
正2012年7月,蒋强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高中和大学,他都是典型的理科生。与国学结缘,他说,机会偶然。2011年3月,儒学专家安德义到华中农业大学作国学讲座。一场讲座下来,蒋强意犹未尽。4月,他便拜到安德义门下,参加第一届"公益国学特训营"。为期3个月的暑期特训结束后,蒋强觉得不过瘾,请求安德义给自己开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上午很荣幸地观赏了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习作课,聆听了他的讲座,真是思潮起伏,陶醉其间,不亦乐乎。他那一手漂亮的板书、他那极具感染力的朗读、他教学中的幽默风趣、他教学中的智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老师寻常的言行,便能熏人情感、动人灵魂。一位七旬老人,一个和他的年龄不近相仿的灵动富有活力的课堂,让我佩服至极!我时常抱怨自己不再年轻,抱怨自己力不从心,可是和他老人家相比真的自惭形秽,我明白了如果一颗干好教育的红心不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校园中的人,都会熟悉讲座这个词儿。这几乎是科研工作者们独有的交流方式。出国留学以来,我不知参加过多少次讲座,真是开了眼界、饱了耳福。可以说,在我的学习工作里,它是我不可缺少,给我很多帮助的看不见的导师。我的国外导师就是个思想活跃、钟情讲座的人物,我觉得他好像一分钟能产生一千个想法似的。我一到他那儿,他就给了我三篇他的论文让我啃,听我读完后,也不管我当时说的英语结结巴巴有一堆错误,马上就让我开个讲座讲我对文章的体会。打那儿起,我就陷进了讲座里,隔三岔五肯定参加那么一个。研究中心有谁完成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叫舒的女生,在临近高中毕业的时候找到我说:"老师,虽说我只听过您代的三节课和您搞的几个讲座,但我特别特别喜欢您——这个,送给您,留个纪念吧。"我向她道了谢,收下了她带来的一个精美的本子。一年后的一天,有个同事领着他的孩子来我的办公室玩,我要送一件东西给那个乖巧的女孩,便从书架上抽出了舒送给我的本子。我打开扉页,打算写几句鼓励的话语——但是,等等,那本子的第一页上有字!第二页也有字!再往后翻,上帝,原来整个本子都写满了字!  相似文献   

11.
飘文 《师道》2003,(2):46-47
刚分到省城某重点中学教书的时候,我出了一本诗集。那年我25岁,正是爱情纷飞的季节,但由于我正在考研,加上沉迷于文学,所以一直单身着。为了兜售诗集,我经常去这个城市的大中专院校搞文学讲座。忙碌了两个月也没卖出去多少,倒是送了几百本。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交大的一位教授近日呼吁 ,理科大学生必须加强人文修养 ,而文科大学生必须学点自然科学知识 ,加强文理交融 ,防止出现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这位教授举了两个例子。一次 ,他曾在一所名牌大学作关于“武王伐纣”的讲座 ,当场有一个女生站起来问他研究这个有什么用 ;还有一次一名学生在他谈到大学生要学点人文知识的时候 ,反问他 :“现在我要考GRE ,要考托福 ,要打工 ,要做课题 ,要谈女朋友 ,哪里有时间去搞什么文理兼通啊 ?”现实中 ,人们常常以为 ,有知识就是有文化 ,有知识的人都是文化人。然而 ,在我们的周围 ,一些有知识…  相似文献   

13.
基层学校情况不一样,存在问题千差万别,当然对教师培训机构也各有要求,因此,搞单间集中培训就存在一些弊病。基层学校反映这样的培训针对性较差,和教学实践联系不紧,教师参训积极性不高.辅导教师费力不讨好。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搞挂牌服务的新培训模式。就是将授课人、授课内容、授课课时、参训对象考核要求辑印成目录表,发至各基层学校,由学校点题选人,我们上门进行讲座辅导。这样做效果很好,我们认为有三个优点:①基层学校有7主动权各学校情况不一样,根据各校实际情况选题选人搞讲座针对性强。授课的时间、地点、…  相似文献   

14.
一前两天听家人说件事,有个搞房地产的同志,发了财,修了一个大庙,金光灿灿的,搞了一个落成典礼,架了个大台子,请小沈阳演二人转,四村八乡的同志们都去看。他特别慷慨,把乡亲们往庙里让,一人发一把香,"来来来"。  相似文献   

15.
漏掉的阳光     
在匆促的人生脚步中,常常,我们忽略了一些东西,疏漏了一些东西,待到回头看时,才发现,它们曾是那么的美好,值得珍视。那么我们是否该提醒自己停下脚步,找寻被漏掉的阳光……A一个叫舒的女生,在临近高中毕业的时候找到我说:“老师,虽说我只听过您搞的几个讲座,但我特别特别喜欢您  相似文献   

16.
两个美国青年 ,一个出身于农民 ,一个出身于知识分子 ,一个搞农业 ,一个搞原子物理加速器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走到一起 ,拥抱中国大地呢 ?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也参加过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不管是全国的,还是地方的,培训的形式不外乎请专家讲座,上一些示范课,然后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在课后“定定调”,搞专家一言堂。讲座精彩还好,若讲座深奥、苦涩的话,就难怪听众会昏昏欲睡,或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了。  相似文献   

18.
现象学方法对海德格尔原创性思想的生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他而言,现象学首先而且主要是一种方法。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主要形成于其早期弗赖堡和马堡讲座以及《存在与时间》三个阶段,他依次提出了形式显示的现象学、事实生活的解释学现象学以及现象学的还原、解构和建构等重要思想,这对现象学运动和当代解释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人生草稿     
有个叫伊凡的青年,读了契诃夫“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段人生,只是个草稿,能有一次誊写,该有多好”这段话,十分神会,打了份报告递给上帝,请求在他的身上搞个试点。上帝沉默了一会儿,看在契诃夫的名望和伊凡的执著上,决定在他的身上搞个试点,于是让伊凡在寻找伴侣一事上试一试。  相似文献   

20.
<正> 赵紫林自1961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山东艺专美术系后,三十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执教于中学美术讲坛,他的作品也从未向社会展示。直到1990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滨州画院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八人画展”,他首次将自己的作品向社会展示,一下引起了著名画家孙瑛、裘缉木等对赵紫林作品的激赏,认为他“画路宽、功力深,底子厚、构图、造型、笔墨、设色讲究,建议他再搞一次个人画展。”同年10月,赵紫林个人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