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改革转型的步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之间矛盾突出,教学改革要求迫切。笔者通过对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提出了在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科学设定实践能力进阶目标,搭建多层次对位教学平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当前一些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相关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者要结合时代的步伐,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从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播音和主持人才,满足新传媒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新传媒时代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结合当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不足,提出促进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高飞 《大观周刊》2012,(45):70-70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有很多播音主持院校的观念和行动都不及媒体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现如今,基于媒体的融合,发展多媒体平台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为了当务之急。我国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媒体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广大对播音主持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影响,提出了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定位依据,并对其进行了探究。对播音和主持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批“名嘴”的非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背景与大量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的非专业就业现状,给依然处于艺术招生热潮中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提出了严峻的问题:高等教育应如何应对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从当前传媒现状与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困境出发,提出专业主持人的培养应该是本专业的理性发展道路,也是本专业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主持人节目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这为本科院校培养播音主持专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在培训期间需对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通过对"重播音、轻主持"局面的改革,将主持课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出来,并且重视学生主持能力的培养,与节目主持人创作特点相结合,不断完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培训方式,从而确保在不断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之上,提升其社会责任感等。为此,本文主要针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展开深入剖析,旨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从而不断带动我国社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华 《出版广角》2021,(9):86-88
随着世界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格局的变革,中国特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互融合发展中,高校势必要转变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建立起更适应媒体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文章从融媒时代主持人竞争力的新要求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播音与主持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总结融媒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毛阳南 《今传媒》2016,(12):143-145
播音与主持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整合者,在媒体与受众之间起到关键性的纽带作用.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分析了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性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推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媒体产业在近15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进而使得国内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进入播音主持专业进行学习,将未来的职业发展定向为播音主持。而随着播音主持行业的兴起和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播音主持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播音主持专业需要对培养的人才进行更加高素质水平的培养,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内容进行革新,从而使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播音主持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质、播音主持专业当前的教育现状、播音主持专业当前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作为新时期我国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关于教育事业的重大指导意见,对于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为例,探索产教融合办学理念下地方普通应用型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路径。案例介绍了“产教融合”方针政策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产教融合学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基本概况,通过探索分析“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知识——技能——创新”三融合的新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产教融合办学理念下普通应用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雷 《新闻传播》2016,(4):46-47
伴随我国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热度的高涨以及扩招政策的推出,供需两方在人才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失衡问题初露端倪,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分众化特征凸显。在各大播音媒介由泾渭分明逐步发展成为交相融合的今天,如何科学、高质量地培养创新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从而适应市场需求,成为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2.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地高校的一拥而上,我国开办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数量已超出了社会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需求,发展前景堪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与教改的实践,对目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建议控制办学规模、强化能力培养、实施项目教学、开发办学模式,以促进播音主持艺术人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望——洞察前沿动态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鱼水相依。广播电视事业是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导向和原动力,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实际需要和前沿动态,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科研方向和培养模式,才能使学生成为适应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全球媒体竞争需要的优秀播音主持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也正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作为我国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播音主持艺术进行优化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的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员要传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播音主持艺术的完善,使播音主持艺术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将围绕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来展开分析,详细地了解播音主持艺术传承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有利于实现播音主持艺术传承和创新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昕瑜 《新闻界》2012,(4):66-69,76
本文通过对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高校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媒体期望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媒体需求不对接、资金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管理不够完善成为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面临的多重困境,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播音与主持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构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新媒体技术水平正在持续提升,短视频等快消文化的热度也在不断增强,这意味着社会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表演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而现如今高校针对播音主持以及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没有达到实际的就业要求。本文从新媒体传播方面出发,对表演、播音主持专业这两门学科的教学融合展开了深度剖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学科当中的热门学科,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它的培养模式却不尽人意,培养计划的千篇一律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于播音与支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张树楠  姚争  刘力军 《传媒》2021,(12):88-90
我国于2019年推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评比.对播音专业而言,中国传媒大学被评为"国家一流"建设点,多所地方传媒院校被评为"省级一流"建设点.本文通过对5所传媒高校的情况进行对比,梳理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内在关系,总结了各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具体做法,旨在集成、融合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形成学理,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新发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迎来了机遇,遇到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了解播音主持艺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下的发展现状,据此探究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方法,推动播音主持艺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石绍军 《今传媒》2011,(12):135-136
通过对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教育现状介绍,从执行教育部门的产学结合的教育方针;高校的竞争压力;社会新增专业的走俏;高职院校的灵活机动以及主持与播音专业的特点等六个方面,阐述开创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多元化培养的条件。从这六个层面进行论证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多元化培养,同时具体的阐述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多元化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