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行为转变理论的体育锻炼阶段量表和健康信念模型的锻炼益处及障碍量表(EBBS)对320名城镇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的锻炼益处及障碍认知,以及与不同锻炼阶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居民在不同阶段的分布较为合理,锻炼行为阶段理论能够较为精确地对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解释;居民个体对于体育锻炼的多数益处项目表示"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说明居民虽然还没有完全形成有规律体育锻炼的习惯,但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居民对于锻炼的障碍项目同意程度稍低,对于个体不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来说,运动障碍的作用比运动益处的作用更强烈;"锻炼环境"等外部因素只能够在短期改变个体的行为,并不能在行为的长期维持上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个体的内部因素或者锻炼动机是其锻炼行为改变和维持的主要因素,这为早期的运动干预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与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探讨身体锻炼在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应对效能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提出应重视身体锻炼对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应对效能交互作用的研究,关注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及应对效能对个体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加强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频率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期丰富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为制定科学可行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讨全民健身情境中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的凝聚力特点。以9个案例共49份访谈文本的编码分析,提出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又对56个自发性锻炼群体共497名锻炼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理论框架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自发性锻炼群体的凝聚力包括领队吸引力、积极交往、任务协作、价值认同与资源共享5个维度,它们从个体、团体和组织3个水平上构成了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内容;锻炼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动力爱好、群体锻炼氛围、团队建设、活动组织、经费收支、组织发展保障等,它们从个体、团体、组织与社会4个层面上构成了自发性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学认知理论及社会体育学角度,分析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提出如何发挥积极因素,激发人们的锻炼热情和树立坚定的锻炼信心,以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重要社会因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不同群体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梳理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作用路径,发现:(1)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身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青少年、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2)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社区环境(体育活动设施、社区学校条件)、家庭因素(家庭物质环境、家庭成员身体活动行为)、久坐行为、超重或肥胖、锻炼动机(锻炼意图、自我效能)等因素对个体身体活动产生影响。(3)当前关于社会经济地位与身体活动关系的研究存在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测量混乱、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身体活动的理论构建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的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身体锻炼行为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释身体活动行为或者为了说明影响身体锻炼行为的因素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社会认知行为理论是其中重要的理论之一。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操控个体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个体的行为归因来影响行为本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确定锻炼倾向、自我认知、锻炼结果认知、外部强化、行动因子,锻炼条件为影响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群众体育参与水平是衡量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既有研究多从个体视角探讨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较少关注社区环境的影响。研究从社区环境出发,采用全国性调查数据检验社区环境对中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环境对体育锻炼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社区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1)邻里关系、锻炼氛围、社区体育组织参与度显著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参与,有无运动/健身场所对其无显著影响;2)邻里关系、锻炼氛围、有无运动/健身场所、社区体育组织参与度显著正向影响锻炼频率;3)锻炼氛围、有无运动/健身场所显著正向影响锻炼时间,其他因素无显著影响;4)锻炼氛围显著正向影响锻炼强度,社区体育组织参与度显著负向影响锻炼的强度,其他因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青年群体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重点考察80后、90后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抑制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已出现显著的代际差异,80后青年群体体育锻炼参与率和参与频率相对较低,竞争性因素的挤压及其代际差异是解释青年群体与中老年群体锻炼行为代际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传统的社会人口因素和健康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本质上,锻炼行为的代际差异是个体生命历程的阶段差异和时间管理体系对事件赋权转变双重作用的结果。基于锻炼行为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进程中,要针对青年群体和中老年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更有指向性地实施相关的锻炼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运动承诺理论和相关文献对影响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体育锻炼具有阶段性和反复性,退出锻炼存在两个高峰;2)运动承诺理论的6个要素是坚持锻炼的重要影响因素,;3)除运动承诺理论的要素外,影响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还有:社会支持、锻炼条件、锻炼动机、自我效能、锻炼效果、个性特征、运动风险、运动能力、锻炼氛围和制度约束,在运动承诺理论中整合这些要素,有利于更系统地理解大学生的锻炼坚持行为.  相似文献   

11.
公体教学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是体育教学手段的更新,也是对教学观念的重要转变,身体功能训练在体育课程中的占比足以显现出高校对党教育方针的严格贯彻与落实。该文以基于身体功能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为主题,从公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现有大学公体体育课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升公体课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信量表"测查327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身体自信。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和身体自信均有积极的影响效应;在体育锻炼对身体自信的影响作用中,运动频率的影响作用较大;体质健康对身体自信的影响作用中,耐力项目和立定跳远的影响作用较大;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影响作用中,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的影响作用较大。体育锻炼可以直接预测体质健康和身体自信,也可以通过体质健康预测身体自信。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与体育健身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改善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5项科学健身策略: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参加体育健身为荣;加强健康教育,让体育健身生活化和科学化;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开展体质追踪测试;选择适合健身项目,采用复合式健身方式;在健身锻炼时,坚持"2个3"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身心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 ,往往对男、女生存在着两性的差异注重的不够。文章着重对男、女两性在生理、智力、性格上存在着差异进行了探讨 ,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男、女生身心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根据体育锻炼的特点和锻炼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探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让大学生了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改善体质等身体方面的影响,同时还能够提高自信、交际能力、自身意志力等心理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自测健康和体质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自测健康水平和体质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老年人男性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自测健康总分显著高于女性.(2)60-69岁的老年人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体质得分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及健康总分和体质状况明显优于不锻炼者.(4)参加集体形式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自测健康各因素和体质得分均高于以个人形式进行锻炼的老年人.(5)文化程度不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水平和体质状况也不同.文化程度越高,老年人的健康和体质状况就越好.(6)文化程度的高低是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高校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对高校公体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教育进行渗透性阐述,以正确审视高校体育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8.
作为体育第一课堂的补充,体育第二课堂有其自身特点和作用,深受学生青睐,为学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当前我国体育第二课堂开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普遍化问题。本文即立足体育第二课堂特点,探讨体育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性,并对当前我国体育第二课堂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体育第二课堂教学的相关建议,以充分发挥体育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进入老年期后,个体的骨骼、肌肉、力量、平衡以及认知能力会出现衰退,体育运动是延缓老年人身心机能衰退,降低老年人运动风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老年人的运动干预需要紧密联系老年人身心机能特点与变化规律,在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频率等要素上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发挥体育运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校体育爱好者协会活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小强 《体育科技》2004,25(2):75-76
在高校体育教改活动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鼓舞下 ,我校一些院系的学生自发组织起一些项目的体育爱好者协会。体育爱好者协会开展活动两年来 ,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对我校的体育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