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课堂教学质量对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关注评“教”,忽略了对“学”的监管,违背了OBE教学模式“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探讨以“评学”为基础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应用实例详细介绍“评学”体系的构建以及实施过程,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对比的方法验证评学体系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毅 《教书育人》2007,(9):90-91
课堂教学评价是引导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真正得以落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面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应该评什么,怎样评?是强调教师对课程改革“新理念”的形式追求还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实质的落实?这些都是目前很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拟对当下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实际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做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段志贵 《教育探索》2008,(10):61-62
新课程改革为数学教学确立了全新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也势在必行。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既评教又评学为着眼点,以关注师生课堂状态为着力点,以改进课堂教学为归宿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深深感觉到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重要“瓶颈”之一.从而也越来越重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笔者结合近几年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对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现就有关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话"与"独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评价的理论走向是从“客观判断”到“理解式对话”。要实现真正的对话式评价就要给受评者的反思性独白留下空间。新课程标准评价的研究过程体现了由“客观”判断转向理解式对话的过程,并在有关方面实现了由简单引进向本土生成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则是自陈与对话的交融,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自评与他评、内评与外评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燕 《科学教育》2007,13(2):59-60
建立符合新课程需要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是加快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重要措施,以"学"评"教"促进学生发展,以"教"促"学"促进教师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重要理念,本文从"评学"评教"两方面阐述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7.
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促进学生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金课”内涵出发,构建了包含评学习资源、评教、评学三个维度共10个评价指标的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学着眼于学生的学以及学习成效,是评价体系的重心,评学习资源和评教则是评学的基础,三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文章对每个评价指标的内容和主体进行了阐述,并对评价规则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单纯地采取一种方法,而应该同时运用自下而上的归纳实证法和自上而下的演绎的理论方法。只有在关注评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关注评价内容的变化,才能使评价标准既符合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特点,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考查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6个评价项目和14个评价要点。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引导着新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指挥棒”,所以说,新课程教学评价,对于课程改革的实施至关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从“有效课堂”、“幸福课堂”、“生本课堂”、“生命课堂”的高度来确定评价的各项指标,在评教与评学方面应突出评学;在教学与助学方面应侧重助学;在考核与诊断方面应倾向诊断;同时,“一方定论”应让位“多方商讨”;校本化评价应有一席之地:校本教学文化积淀和外来教学文化菁华应有机交融。  相似文献   

11.
"学习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为适应新一轮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而产生的课堂评价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课堂评价实践。"学习性评价"的五大核心理念体现了国际基础教育评价理念经历的重大变化。"学习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我国需要从评价制度(如督导)和政策层面上确立"学习性评价"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积极发挥"学习性评价"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易进 《学科教育》2013,(5):61-67
课堂教学需要凭借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来判断教学的实际效果,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施.目前教师进行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教师没有将学习评价看作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已有的课堂学习评价在评价方式和结果运用等方面尚需提高有效性.针对课堂学习评价的现实问题,结合教学实例,从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首先,要将符合教育评价基本规律的学习评价整合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一个环节.其次,在开展学习评价的情况下,对于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运用要突出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追问与澄清.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多元的评价方式,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提倡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并不断反思.笔者尝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学习性评价",旨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有效改进科学教学,促进科学课程有效实施的保证。通过分析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结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的调查,提出了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一是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有利于科学课程的发展。最后,给出了制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评价标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元素,始终保持着其不可替代的支配力和导向性。本文通过对一个区域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解读.指出:课堂评价标准要以学生的学情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学为聚焦点、以情感为关注点、以生命状态为终极点,从而落实课堂评价标准的人本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cesses of regul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I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co-regulation and presents a model of co-regulation developed in a situated perspective on classroom learning. This model conceptualises co-regulated learning as resulting from the joint influence of student self-regulation and of sources of regulation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namely,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learning situation, the teacher’s interventions and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 tools used for instruction and for assessment. Examples of research showing how co-regulation functions are discussed, in particular students’ use of tools for self-assessment and peer assessment, and the role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that encourage activ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formativ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的发展,教师课堂评价行为逐渐从"以分论道"为主要目的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构建和谐学习氛围的功能转变。现阶段,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在课堂评价活动的反馈方式、评价工具的选择、评价步骤的遴选上都呈现多样化发展。本研究拟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以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评价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建桥评价方案(Bridging Assessment)是一个适合3-8岁儿童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它是以活动为基本分析单位,通过任务、儿童、教师三个维度之间构架起的框架结构而展开的儿童学习评价,是一套基于幼儿行为表现与课程理念思想相结合的儿童学习评估工具。文章从美国建桥评价方案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特色的介绍入手,分析出其对我国幼儿发展与学习评价的若干启示,即以活动为评价单位,观察和描述幼儿的动态发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中介作用;以评价在课程和教学之间建起桥梁等,这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评估的目的是监控学生的学习,利用评估信息指导学生的学习。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及评价方式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表现行为、学习过程进行评估,教师可以深入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便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