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峨眉山月歌》(苏教版第七册),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诗文所描绘的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5分钟左右)师:在交流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想告诉大家什么,请暂时不要说出来,要把它读出来。(第一个学生读,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师: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到了什么?生2:我仿佛听到了诗人站立在船头自言自语地说:今晚我就要离开清溪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可是老朋友却没有看到,实在是太可惜…  相似文献   

2.
一、欣赏傣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师:同学们,听到这优美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片树林。生:听了音乐,我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生:我好像看见森林里有很多的动物。生:我知道这是一首西双版纳的歌曲,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生:这是一首傣族歌曲。(教师根据学生以上的回答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说得非常正确。这的确是一首描写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们生活的一首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西双版纳--一块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评:用学生不太熟悉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纪实作课教师 :于海莹 (沙河口区民权小学艺术课教师 )播放《春姑娘来了》音乐 :学生进教室师 :小朋友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 ,有哪四个季节 ?生 :春、夏、秋、冬。师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 ,你喜欢哪个季节 ?生 :喜欢春天 !师 :老师和同学到公园去找了春天 ,你看到春天是什么样 ?生 :桃花开了 ,迎春花开了 ,小草绿了……。师 :听 ,谁在说话 ?(音乐《小雨沙沙》)生 :种子在说话。师 :种子在说什么 ?生 :我要出土 ,我要长大。师 :如果你是小雨 ,怎样表现小雨真甜 ?如果你是小苗 ,怎样表现小苗发芽 ?生 :(学生表演 )师 :听、唱歌曲《小雨沙沙…  相似文献   

4.
一赏读名句,入境体验 师:上节课咱们初读了第9课《少年王勃》,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滕王阁序》中最精彩的是哪句话. 生: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师:"忍不住"就是—— 生:控制不住. 生:情不自禁. 师:"拍案叫绝"怎么理解? 生:拍桌子叫好. 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底好在哪里?这两句话到底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呢?课文里有一段描述,读一读,找一找.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如何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主动开发者,如何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链接相关内容,使阅读教学为学生打开学习的另一扇窗,让学生看到人类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的文化之星。本文试从两次链接的对比,探讨这一问题。案例一教学《赠汪伦》师:已经是第四节课了,大家一定很累了,想不想轻松一下?生:想。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注意听,看你能听出什么?(教师放录音《送别》)师:你听出什么了?有什么感受?生:我听出了高兴。生:我听出了愉快。生:我听后有兴奋的感觉。师:你们没有听出有依依惜别之情,恋恋不舍之感吗?生:没有。师:…  相似文献   

6.
一、想象画面,走近童年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中间的小圆点叫"间隔号"。请闭眼想一想,透过这三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好像看到了冬天暖暖的太阳,远处慢慢走来一支骆驼队,我们小伙伴们赶紧围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我们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老师写课题的时候你可以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8.
[活动过程]活动一:找春天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仔细看一看,认真听一听。(多媒体播放录像:冬天的景象。)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下雪了,听到了很大的风声。生: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没  相似文献   

9.
“啾啾,啾啾”,当你走在山路的时候,会不会听到动听的鸟叫声呢? 翻开《广东第二课堂》,阅读《空山鸟语》这篇文章,我仿佛真的听见有许多可爱的小鸟在我耳边轻轻地叫着。多么欢快!作者在文章中说:“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是啊.我最喜欢听鸟的叫声了。  相似文献   

10.
文科教学片断评析(1-3)1.《十里长街送总理》片断实录师:看到周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人们心情十分悲痛。抚今追昔,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周总理那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如果当时你也在人群中,你仿佛看到周总理在于什么呢?生:我仿佛看到...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常规调研中,我连续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其中有一处相同的设计,但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之差,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片断一师:你最想变成什么?生:我想变成透明的小雨滴。师:是吗?我也想变成透明的小雨滴。小雨滴多可爱呀!(多媒体显示雨滴图)你能说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让大家听一段声音,大家想不想听?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2.播放音频,出示问题: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相似文献   

13.
片段一:板书课题,变"慈母情深"为"用心读写慈母情" 师:(板书"慈母情")把这三个字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生读)当暴风雨来临时,母亲冒着大雨来学校接你回家,这叫—— 生:慈母情. 师:当你生病时,母亲一直在你身边陪伴,还讲故事给你听,这叫—— 生:慈母情. 师:著名作家梁晓声小的时候一直想买一本书,这本书是—— 生:《青年近卫军》. 师:对,他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母亲要了多少钱? 生:一元五角. 师:看到母亲工作的情景,他跑到水果店买了一听水果罐头.然而,被母亲—— 生:数落了. 师:最后,母亲又给他凑足了一元五角,他才去买了第一本—— 生:《青年近卫军》. 师:同学们,那时他母亲的工资每个月才二十七元,还要养活他们五兄妹. 生:那时作者家里很穷,全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养家. 师:对,你看,"慈母情"三个字中,"慈"与"情"两个汉字的偏旁都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瞑的足智多谋,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教学过程师:今天这节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先来听一段动听的音乐,看谁最聪明,能听出音乐表达的内容。(放录音。)生:我听到了马蹄声。师:听到音乐你仿佛看到厂什么景象?生:我好像看到了赛马。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田忌赛马》。(板书)这将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师: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田忌为什么赛马?生。:田忌和谁赛马?生c:他们一共赛了几…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珍珠鸟》文末第二自然段: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课堂实录:师: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学习,品读人的爱心,感受鸟对人的信赖。请默看这幅课文插图仿佛看到了什么?这又是怎样的一幅画?)生:我仿佛看到了人类捕捉鸟类的场面。师:请把这一场面描述得具体一些。生:我仿佛看到了鸟在网中拼命挣扎的场景,它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惊慌。生:鸟在网中拼命拍打着双翅,瞪大似乎湿润的双眼,仿佛在乞求着什么。生:也许已…  相似文献   

16.
学生: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五年级时间:2004年10月25日师:我课前了解到,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说一说“二泉映月”是什么?生:“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曲。生:更确切地说,“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的二胡曲。师:“经典”这个词用在这里非常准确。生《:二泉映月》是阿炳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师板书:一首曲子)师:你真不简单,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阿炳是艺名,他的真名叫作华彦钧。听过他创作的这首《二泉映月》吗?(大部分同学摇头)我们一起来先听一听这首曲子。(播放曲子,教师旁白: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无锡惠山阿炳墓前阿炳的塑像,听到的就是这首…  相似文献   

17.
【片段1】(教学第2自然段)师:刚才我们说小女孩摘了几片花瓣送给她的妈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是写小女孩摘花瓣的?请你找出来,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师: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俯在花前,在小心地摘花瓣。  相似文献   

18.
片段一:自主探究,感知"面在体上"1.找一找。每个小组发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多媒体出示:师:同学们,这4个图形藏在桌上的物体里,请你把它们找出来,并说给大家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小组合作,生汇报交流,师边小结边用课件演示  相似文献   

19.
【课前预热】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江苏民歌《茉莉花》,我们先一起来唱唱,注意你的音色要甜美一些。生一起轻轻地清唱《茉莉花》。(老师以简单的手势指挥,学生唱得很有味道)一、在音符中欢笑师:大家唱得非常婉转、动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江苏扬州,去欣赏一首好听的江苏民歌。(多媒体出示课题)生齐说:《杨柳青》。师:我们先来听一下,听完了请你告诉我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录音范唱)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我看到有两只灰雀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特别好看!生:通过刚才看碟片,我知道了灰雀像其它可爱的小鸟一样,可以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张《惹人喜爱。师:[出示小黑板]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小黑板上的练习要求:读句子,说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