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案例:在全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学生的运动热情,可谓高涨极了。积极地拼抢,快速地移动,默契地配合、准确地出手投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比赛的有序进行,场地上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教师利用暂停或换人,告诉学生"不要防守对方"、"让对方投篮",一系列的安排,使学生在比赛场地上像木偶似的,任人摆布。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简明就是要有明确的主体,直观的方法,可操作的标准。主要特征:三维目标要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案例1:教学内容是行进间投篮。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先复习投篮再进行教学比赛加以巩固;技能目标:使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分析:案例1中,三个目标间没有突出技能目标,另外,各个目标中,"学生"作为主  相似文献   

3.
一、统筹安排,合理组合案例:在花样跳绳"双人车轮跳"教学中,教师安排两名学生为一组进行合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少部分"技优生"配对的小组,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该技术;而"学困生"配对的小组,技能掌握情况则大相径庭。于是教师迅速做出调整,由2名"技优生"和2名"学困生"组成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一、什么是让身体"动起来"题目中的"动",实际上是指"能够灵活运动"的身体。在案例讨论中,孙喜和提出本期讨论的实际问题是:NBA选手投篮动作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实际提出的是在运动项目中如何根据具体运动场域的情况选择并完成不同的动作。在NBA选手中投篮动作较多,如,最基本的罚球投篮动作、急停跳投、抛投、拉杆等;个人也有自己的投篮风格,如,库里的3分投篮。这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在教授行进间投篮技术时常会遇到如下问题:学生无法控制持球后跑的步数、学生难以掌握"一步大二步小三高跳"的节奏,易出现起跳后身体前冲的现象。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反思,发现影响行进间投篮技术的最大障碍是基本步法的掌握,如果能解决步法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融音乐节拍于行进间投篮中,明确运动步幅和节奏每个技术动作都会有其动作节奏和  相似文献   

6.
在篮球教学中,学生都爱投篮,但中篮的并非其技术动作都正确,有时不正确的投篮动作也能命中。学生在初学投篮时,直接获得的动作效果对于动作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比如初学者用不正确的动作投篮,投篮成功往往会给投篮者带来一种满足感。因此,很可能会模仿这一错误动作。久而久之,其错误动作就会定型。所以,学生未掌握基本方法和未形成基本概念之前,不应过早投篮。那么,学生什么时候开始投篮最好呢?笔者认为,在教师清楚地讲解和正确地示范投篮技术动作后,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再进行正式投篮为好:①原地徒手模仿投篮练习,教师逐个  相似文献   

7.
简述队员在3分投篮区投篮时,两名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①追踪裁判要负责观察所有的试图三分投篮,特别要仔细观察投篮队员的脚,以便确定是否在3分区投篮。如确定试图3分投篮,追踪裁判应将一只手臂举在空中,三指(食指、中指和拇指)伸出向上。如投中,追踪裁判应举...  相似文献   

8.
<正>一、如何理解"组合练习"对于篮球投篮教学来说,合理有效练习的目标就是能够在篮球比赛中投篮得分,这是教学训练中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技能目标之一。案例中提到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组合练习,那就要明白什么是组合练习。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它可以分为准备姿势、投篮动作、结束姿势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属于投篮动作的结构。单就投篮动作来说,分为上肢的动作与下肢的动作,下肢的动作包括腿的蹬伸,上肢动作有手臂的顶肘、伸臂、拨指、压腕等。对于"单手肩上投  相似文献   

9.
<正>一、用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案例一:学生队伍集合总不能做到快、静、齐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狼和兔子"的游戏:"狼来了"(集合信号发出),"兔子"(学生)马上逃回家。当发出声音或没有及时到达指定位置时,"兔子"即为被"狼"抓住。在游戏中,学生们都不愿被抓住,自然而然就做到安静、快速地集合了。  相似文献   

10.
<正>一、合理布置场地器材案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过杆着地"的辅助练习时,辅助器材放在跳高垫两侧。练习前,教师让学生将器材调整到垫子正前方,并将跳高垫打开成单层,学生从正面开始练习。调整器材位置共用时90s,学生练习时间为110s,每组共10名学生,2名学生同时练习,平均每人练习时间为22s,练习次数为5次。练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器材搬运回原处,耗时60s。  相似文献   

11.
<正>"以优带差"中的"优"和"差"是泛指,优和后进也是相对而言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全方位考虑,明确具体的"优"和"差",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以优带差"的策略。一、技能"优带差"案例:篮球课上,进行行进间高手投篮的教学时,A学生由于在小学就参加篮球训练,所以这个技术对他来说非常简单,而B学生平时参加的是足球训练,只在课堂上学习过篮球相关的技能,因此,此技术的学习对他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足球课上,进行脚背内侧传球教  相似文献   

12.
<正>现象1:"老师,我不行!"案例:教师在比赛前讲解道:"同学们,我们进行50m跑比赛。请大家自愿组合,每6名学生为1组,每名学生站1条跑道。"能力较强的学生踊跃抢占跑道,能力较差的学生则畏手畏脚,挪步闪躲。当教师指定其参与到某一组时,能力弱的学生通常会说:"老师,我不行!"分析:由于生理、体质及运动能力的差异,学生的水平会有所不同。如,个别  相似文献   

13.
<正>一、"流水线"形式的组合篮球运球投篮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教学内容。在组合练习思想的指导下,笔者把运球投篮这个练习分为开始(原地)、技术练习、结束返回(移动)、等待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见图1)。在图1中,运球投篮练习就像一套紧凑的"流水线",而四个环节如流水线上的四个"生产单位"。在练习中,教师可在"生产单位"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技术、身体素质动作,比如原地运球(A)、原地到技术练习(A-B)的单脚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0,(8):71-72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需要将知识点的教学置于复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健康实践中的问题[1]。也就是说,学生能在篮球比赛中灵活运用行进间投篮,该学生则具有了行进间投篮的能力;相反,另一名学生也会行进间投篮,但在比赛中却未使用或者运用得不好,那么他就没有具备行进间投篮的能力。因此,在真实的情境下,设计练习内容时,让学生学会技能、运用技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描述:"万事开头难"。许多任教一年级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给一年级新生上体育课,最"头疼"的就是列队,往往是上节课安排好的队形位置,下节课有学生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甚至课的开始好不容易调整好队形,课中再集合时好多学生就找不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体育课堂教学用语基本要求1.教学用语必须准确准确的教学用语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本文所认为的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教师准确表述概念、规律、原理等内容,清晰地传达思想情感。教师在表述过程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互相矛盾,更不能出现错误讲解。让学生通过听获得的信息和看的示范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建立正确且清晰的运动表象。案例:在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教学中(以右手为例),教师的准确表达是"跨右脚的同时双手接球,第一步和第二步为跨步,第三步跳起投篮";如果教师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由于教育法律法规中三令五申要求教师不得体罚学生,导致很多教师出现了"谈罚色变"的心态,特别是公开课上,几乎是一味地表扬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是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惩戒"和"体罚"的含义。一、"惩戒"与"体罚"的定位案例1:在一节体育课上,教师在整队时发现学生A不停地与其他学生讲悄悄话,经提醒后,学生A虽有所收敛,但不一会儿又开始与其他学生聊天。想到学生A  相似文献   

18.
<正>一、案例描述下午第二节课是初三(12)班的体育课。在上课前2分钟,笔者走向操场,学生已经排好了队。问好、宣布学习内容、分组练习(篮球行进间投篮)……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当笔者正在指导个别不爱好运动的女生时,一个学生急匆匆跑过来说道:"老师,他们打架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一、巡回指导重视"点"忽视"面",建议"点""面"结合案例:学生在练习蹲踞式起跑动作时,教师巡回指导,看见学生A在做撑地动作时,虎口没有对准起跑线,给予了个别提醒与纠正;又看见学生B在练习时,臀部抬起太高,又给予了个别指导……这位教师跑东跑西,看这个,纠那个,忙得不可开交。而在评课环节,当专家问他:"蹲踞  相似文献   

20.
杜文银 《灌篮》2021,(3):18-18
篮球比赛的胜负直接由投进球的多少决定,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或偶有接触篮球运动的女大学生来说,掌握持球方法、投篮时用力顺序,投篮教学中重点强调学生投篮动作要舒展,学会在不同位置上投篮学会看瞄准点,极易提高学生投篮兴趣,提高投篮命中率。为后期的篮球教学和学生能参加篮球比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