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甲硝唑(又名灭滴灵)是一种高效的抗滴虫药。早在1959年,有人提出用甲硝唑治疗阴道滴虫病。以后发现可用于治疗贾弟氏鞭毛虫病,及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病。在近三十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甲硝唑在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中效果良好,而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978年WHO已将甲硝唑列为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基本药物。美国已在1980年正式批准甲硝唑及其制剂可用于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本文就甲  相似文献   

2.
替硝唑(Tinidazole;TN)是一种新的硝基咪唑类国家级二类新药,与甲硝唑相比具有疗效好、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等特点。临床上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毛滴虫病及敏感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六十年代后期由美国辉瑞公司研究开发,1982年在瑞士和西德上市,1993年由湖北  相似文献   

3.
甲硝唑(metronidazole)原名灭滴灵(flagyl)为咪唑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如下: 甲硝唑原为抗滴虫药,近几年发现尚有抗厌氧菌作用。对其敏感的细菌有: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包括各种类杆菌、革兰阳性厌氧芽胞杆菌以及所有厌氧球菌。本品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2~3小时达到有效血浓度,一次给药可维持12小时,血浆t1/2为  相似文献   

4.
替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类抗微生物药,化学名为1-[2-(乙基磺酰基)乙基]-2-甲基-5-硝基咪唑,是继甲硝唑后临床较为广泛应用的抗厌氧菌类药物,本品对原生动物和专性厌氧菌具有活性,作用于厌氧菌的生长期,可透入细菌的细胞内,破坏DNA链或抑制DNA的合成,据报道,本品800mg静脉滴注后,血药浓度峰值为14-21μ/ml,本品分布广泛,半衰期12-24小时,主要以口服剂量的25%原形随尿排出,12%为代谢物,少量随粪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新剂型甲硝唑棒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以甲硝唑棒为试验组与甲硝唑口服组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二组间综合疗效评估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显效率甲硝唑棒组高于对照组 ,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大于试验组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1993-1995年3月对34例菌痢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静脉点滴,疗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组实验对照法对甲硝唑与氧氟沙星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进行试验比较,期待能找出有效的牙周炎治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单纯氧氟沙星治疗组、甲硝唑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疗效都令人满意,尤以联合用药组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8.
甲硝唑配合乳杆菌活菌胶囊外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硝唑配合乳杆菌活菌胶囊外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效果.方法:将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甲硝唑(200mg,Tid)配合乳杆菌活菌胶囊(0.25g,Qd)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硝唑(500mg,Tid)药物治疗,观察2组疗效、副作用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73.3%;治疗组复发率6.7%,对照组30%;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13.3%,对照组4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配合乳杆菌活菌胶囊外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可减少甲硝唑的用量及副作用,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使用生物氮素替代林可霉素发酵培养基中黄豆饼粉。摇瓶结果显示,不同的替代比例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大不相同。合适的替代比例可以改善发酵中后期的菌丝形态,大幅提高发酵水平。在50L发酵罐,使用生物氮素替代40%的黄豆饼粉,可以提高发酵效价9.79%。生物氮素质量稳定,且有一定的相对价格优势,在林可霉素发酵生产上有着不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盐酸林可霉素对Luminol-KIO4体系化学发光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结合反向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9~7.0×10-5mol.L-1,检出限为3.4×10-9mol.L-1,对对于浓度为1.0×10-7mol.L-1的盐酸林可霉素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以片剂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检验方法的回收率,测得结果在99.6%~101.0%之间.  相似文献   

11.
邹小满 《考试周刊》2015,(19):124-125
目的 分析和探究石辛含片和甲硝唑棒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常规冲洗后,局部采用甲硝唑棒上药,1次/d;石辛含片4次/d,1片/次。对照组患者局部采用甲硝唑棒上药,1次/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均未见显著的不良反应,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45%和96.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智齿冠周炎中,石辛含片和甲硝唑棒联合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快速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的胃溃疡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的胃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结果:观察组胃溃疡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00)%和幽门螺杆菌完全根除率(92.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胃溃疡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愈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用乳糖酸红霉素(2.94g/kg)、头孢氨苄(6.19g/kg)、盐酸林可霉素(2.02g/kg)、氨苄西林钠(5.5g/kg),3次/天,连续10天灌服小鼠,分别于灌服后第2d、4d、6d、8d、10d、12d、14d、16d对直肠和盲肠粪便中杆菌和球菌的菌落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灌服抗生素后杆菌菌落数量减少,球菌菌落数量增加,取代杆菌成为直肠和盲肠中的优势菌群;停药后第6d,除盐酸林可霉素组外,其它灌服组杆菌和球菌数量均可逐渐恢复。结论:乳糖酸红霉素、头孢氨苄、盐酸林可霉素及氨苄西林钠均能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其中盐酸林可霉素对肠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诱导效果较稳定和持久。  相似文献   

14.
我院肿瘤外科自 1996年以来 ,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 2 2例 ,并行一期切除吻合 ,现将我科治疗方法与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17例 ;年龄 4 3~ 81岁 ,平均 6 2岁。急性肠梗阻发病时间 2~ 6d ,肿瘤部位 :脾曲癌 6例 ,降结肠癌 5例 ,乙状结肠癌 11例。病理报告均为腺癌。病人入院后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用抗厌氧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抗生素 ,如甲硝唑、丁胺卡那霉素等。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术前禁用肠道灌洗。1.2 手术方法 术中肠腔减压及灌洗 ,将病变部位肠管稍游离 ,在梗阻上端上肠钳后切开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我院1986—1991年应用甲硝唑预防和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并选择1981~1985年间未用甲硝唑34例(用青霉索,庆大霉素或氯霉素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组)做对照。临床资料34例甲硝唑组,男21人,女13人:对照组,男19人,女15人。甲硝唑年龄组5~14岁5人,20~49岁17人,50~70岁以上12人,对照组年龄5~14岁6人,20~49岁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PCR-RFLP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厌氧菌进行分型.为建立更为合理的分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提取其龈下菌斑.厌氧条件下分离培养,获得厌氧菌菌株,在血平板培养基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通过染色观察菌株形态学特征,提取各菌株DNA,利用细菌16s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以限制性内切酶MSP I对分离的22株厌氧菌的PCR扩增产物进行RFLP分型分析.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厌氧菌分为二大类.结论:采用PCR-RFLP用于厌氧菌的分型研究较为可靠,对于确定有争议菌种的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作为补救疗法的四联疗法能否作为常用疗法;洛赛克与胶体果胶铋再加二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4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用洛赛克、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甲硝唑四联疗法,B组用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C组用洛赛克、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疗程均为7d,比较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四联疗法根除率、溃疡治愈率均较B、C组的三联疗法好.且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三联疗法.结论:四联疗法在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方面较三联疗法优,可用作常用疗法.  相似文献   

18.
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甲硝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冰醋酸还原体系,将甲硝唑还原后,在激发波长354 nm,发射波长426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甲硝唑的荧光分析法。实验表明,甲硝唑浓度在1.0×10-6mol/L~5.0×10-4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5%,检出限为1.75×10-7mol/L。本法已用于甲硝唑片剂和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甲硝唑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探索其对提高甲硝唑水溶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其包合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包合温度49℃,包合时间1.85 h,β-环糊精-甲硝唑摩尔比1.4:1,包合物的包合率为72.54%.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得的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稳定,能够明显提高甲硝唑的水溶性,选用的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0.
作者收治44例严重颌颈部坏死性感染的脓汁标本全部作细菌培养。41例标本全部分离出细菌阳性率为93.1%,有38例标本分离出厌氧菌,厌氧菌阳性率为72%。此结果分析,对临床治疗严重颌颈部坏死性感染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说明严重颌颈部坏死性感染的细菌检查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