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软实力和南京青奥会精神的解读,认为承办南京青奥会,弘扬奥运精神,对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让南京城市广大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健身意识,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2)青奥会的举办可以更好地把中国传统体育精神传达给外国朋友,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魅力,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弘扬;(3)南京青奥会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带动南京公共体育精神的巨大飞跃;(4)青奥会所特有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将为南京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文化氛围、体育人文氛围,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借青奥会之东风,提升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策略选择:(1)利用青奥会契机,重视南京城市营销,提升南京城市体育文化辐射力;(2利用青奥会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保护整理文化遗产为核心,提升文化传承力;(3)以青奥会为契机,以"文化名牌"打造为重任,提高文化创新力。  相似文献   

2.
就南京承办青奥将对南京市旅游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认为其正效应集中体现在:(1)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就业,促进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2)环境方面,促进南京城市基础建设;(3)社会文化方面,提高南京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而承办青奥会也将会对南京产生相应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1)经济方面: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土地房价上涨;南京青奥会可能会使南京市的商品物价和生活费用上涨。(2)环境方面:承办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举办青奥会期间的交通拥堵严重;承办青奥会期间,有可能造成各种垃圾增加,破坏生活环境。(3)社会文化方面:承办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民不安定感增加;承办青奥会可能打扰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南京2014年青奥会作为江苏省迄今为止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赛事,也是"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对于南京城市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作为本届青奥会唯一新建的比赛场馆群———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其选址综合考虑了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格局以及加快推进"跨江发展"的战略要求。旨在深入分析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建设对浦口新城发展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为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做出明确功能定位的同时,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为浦口新城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共生共赢:南京与青奥会共成长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青奥会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南京举办,于南京于青奥会而言都是一个共生共赢的历史契机。南京与青奥会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着诸多共性:青少年教育、世界性的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诉求等等。共同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二者的共生共赢:南京对青奥会发展带来"沃土"——南京将进一步丰富青奥会的精神和内涵、南京将进一步完善青奥会的形式、南京的硬件条件将促进青奥会的世界传播;青奥会为南京发展注入"活力"——青奥会将带动南京城市硬实力的发展、促进南京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南京的国际知名度。要实现二者的互利共生就要优化共生环境、创新共生模式、化解共生阻力、拓展共生界面。  相似文献   

5.
南京青奥会城市文化营销与软实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南京城市,造就了它富有个性的古都文化、秦淮文化、钟山文化、博爱文化等多元文化。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舞台上,南京应通过扎根本土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导向未来文化向世界营销自己的城市文化;同时应以民族凝聚力、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力、社会合力等策略来提升南京城市文化的软实力,提高南京城市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014青奥会与南京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探讨。在解读南京城市形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南京城市形象的优劣势。认为南京应借助承办青奥会的历史机遇,推动城市形象塑造工程,利用特色符号在南京城市塑造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南京文化优势资源,塑造南京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2014年青奥会与南京城市未来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京成功获得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主办权,这是继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中国将承办的又一盛大综合性体育赛事。本文阐释了青奥会的诞生和理念,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催化和推动作用,并从体育文化、体育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结构和形态、房地产建设与城市开发、城市旅游、城市形象、城市环保等方面探索了2014年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互利双赢:南京承办青奥会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南京市承办青奥会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与选择南京举办青奥会将有力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承办青奥会是对于南京市发展与奥林匹克发展的互利双赢价值选择。主要体现在:青奥会的承办对南京市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1)能拉动南京市经济的增长;(2)促进南京市就业形势的改善;(3)促进南京市体育设施以及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4)促进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5)给南京市全民健身带来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挈机;(6)能促进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南京承办青奥会将有力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1)南京市坚实的经济基础保证青奥会的顺利筹备与举办;(2)较完备的赛会设施可以承担青奥会的全部体育赛事;(3)南京有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4)南京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保障青奥会的顺利举办;(5)青奥会期间对青奥会的推广活动将有力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青奥会"的起源、宗旨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办赛理念,论证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认为有效把握这种互动关系对于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推动江苏学校体育改革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非凡的实际意义。因此,以学校体育为切入点,探讨南京青奥会和江苏学校体育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又是如何互动(彼此积极作用)的,如何选择互动方略以有效利用南京青奥会这一全球性青少年顶级体育赛事和文化教育盛典的契机解决江苏学校体育及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通过江苏学校体育来进一步推动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促进奥林匹克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以实现互动双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加坡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及其特色进行了阐述和探讨,认为新加坡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以快乐价值为设计取向,具有多样性、参与性、趣味性等特征。分析指出新加坡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自觉方面略显不足,未能充分挖掘青奥会的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南京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应具有“文化自觉”,首先青奥会是民族文化事件营销传播的颇佳平台,文化自觉是青奥会文化多元化的需要,“文化自觉”是实现南京青奥特色的有效途径。南京践行文化自觉应该借助青奥之机打造文化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11.
青奥会志愿者队伍是青奥会的主要人力资源,尽快启动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青奥会志愿者队伍对2014年南京青奥会举办成功意义重大。运用社会学、体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资源成分、能力架构进行分析,阐述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培训方略,构勒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范式,旨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志愿者队伍提供建设性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京将成为第二届青奥会的举办城市,南京以其特有的优势战胜了其他强劲的竞争对手,获得了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权,这不是偶然,而是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了成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本文通过对南京承办青奥会的成功之路进行分析,并与青奥理念结合,发现南京的优势与青奥会理念有许多融合之处:人文之都与青奥文化相交融、经济之冠与青奥方针相统一、科教之窗与青奥目标相一致、体育之苑与赛事管理相配合。南京所具有的优势为青奥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我们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将已有优势转化为巨大能量,为青奥会的举办推波助澜,为青奥理念的传播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南京青奥会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互动进行了研究。认为青奥会的"绿色青奥、人文青奥、活力青奥"理念能够实现对学校体育理念的渗透、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青奥会的举办能够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个鲜活的教育样板;学校体育发展能够促进青奥会理念的传播和赛事的推广,能够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能够培养大批的青奥志愿者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互动的策略:深度研究青奥会的文化教育意义,在学校中开展各类青奥主题活动,发挥院校优势服务青奥。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实践观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青奥会的发轫动机、原则等进行了深度探讨。认为改变运动不足引发的青少年身心健康危机是青奥会创办的现实动机,复归奥林匹克的文化教育精神本质是青奥会的理论动机。青奥会呈现出了创新性、育人性、节俭性、淡化奖牌等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青奥会要充分发掘古都文化底蕴,拓展青奥文教活动形式;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提升城市形象;防范潜在环境风险以促进青奥会的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教育属性、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对象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青年奥运会在对青年的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奥会是世界青少年运动员的盛会,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盛会,比赛项目更多地融入了青少年的特点。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力军,青奥会在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价值导向、心理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教化作用,其创新之处在于看淡竞技而注重运动的教育和文化功能。而学校体育在促进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推动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将与江苏省学校体育发生交融与互动,那么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能将青奥会的优势转化为动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新加坡青奥会的回顾与总结,结合南京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及与青奥会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