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更多地使用发泄应对,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多地使用逃避应对;成年运动员比青年运动员更多地使用认知重构应对和情绪应对;运动等级较高的运动员在认知重构策略水平上高于运动等级相对较低的运动员;年龄和运动等级共同影响运动员认知重构因子。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业余体校训练如何通过启发运动员的积极思维,发展运动员的智能,培养运动员积极自觉地进行训练,进而使业余体校运动员较快地掌握所学的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的知识评价体系的创建对于提升我国竞技运动员整体的的文化知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对运动员文化水平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知识能力。运动员知识评价体系的创建的科学性、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运动员的知识评价体系的创建展开研究,利用比较合理、客观的评价体系对运动员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价,更好地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4.
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组成进行分析,提出了评价不同类型及评价目的的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具体方法,建立了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计算模型,为客观、科学地衡量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准确、合理地制订职业运动员的薪酬、福利、转会价格等方面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的培养是一项牵涉到广泛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统筹兼顾,充分协调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实现运动成绩的提高。传统的运动员培养方式,往往偏重对运动员的管理和训练,而疏于对运动员进行正确思想意识的培养。但事实上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科学的管理和训练之外,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训练过程本身。本文就运动员思想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做了一些探讨,以求促进运动员正确思想意识的树立和积极态度的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比赛是运动员的智慧、意志、情感、身体训练和技术水平极限程度的较量,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应激能力,最大限度地动员体力和脑力,战胜对手.大赛期间,运动员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压力和身体机能压力,会出现兴奋或精神涣散状况.运动员往往较难保持惯常的饮食模式,有的运动员吃得过多,有的运动员则出现厌食.因此,合理安排比赛期间的饮食,能保持运动员良好的体能状况和最佳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只有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训练任务;而充分地理解运动员,科学的切实有效的管理,对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8.
何碧妍 《游泳》2012,(2):54-55
花样游泳运动员对池面的利用就如同演员对舞台的运用一样,运动员应该充分地利用比赛场地来展示自己的技术、体能和艺术能力。一套流畅的自选动作,运动员应该有这样的表现:在完成水中各种花样动作转换的同时,也能通过肢体的推进动作保持身体的持续水平运动。因此运动员在比赛池面的移动路线和范围,能反映运动员是否充分地利用了水域,也体现了运动员驾驭水中舞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的调查发现如下几点问题.(1)在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时常对专项能力的练习较少,一味地追求最大力量和最大负荷,导致身体肌肉传导出来的力量太死板,缺乏身体素质中各方面能力的伴随.专项能力素质在运动员训练和竞赛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它必须根据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特点有针对性有目标性地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制定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田静,传统防守型打法,目前世界排名第5.1990年初到德国时,她曾担任过德国少年运动员的教练.作为中国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毫无疑问在她身上能看到中国成功地培养少年运动员的缩影,而且,中国的少年运动员正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部分身体形态,素质、血液等指标,结合营养膳食的调查,对儿童体操运动员集训期间进行为期10周的跟踪和实验监控,为科学地监护运动员生长发育过程,并为教练员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测试方法,对少儿体操运动员专项训练中的生理负荷和能量消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少儿体操运动员运动时的生理负荷和能量消耗,与训练水平、动作难度、机能状态等因素相关;认为,训练中应控制训练次数、间隙时间,同时应采用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运动员机体的热量供给。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32名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研究,筛选出对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成绩有显著影响的力量素质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力量素质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理想标准值,为科学调控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最优控制力量训练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女子体操运动员和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体操运动员及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是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操作好这一看似容易的问题,作为教练员及运动员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本文从能量消耗与摄取、饮食结构及运动强反等方面结合项目特点对体重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七运会艺术体操团体冠军贵州省(成都体院)艺术体操代表队的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进行了测试研究,为教练员科学地掌握本专项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建立优秀艺体运动员的选材模式、运动训练的控制及运动竞赛的成功,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徐凤萍 《体育科研》2010,31(5):76-78
运用艺术体操圈器械对不同训练程度者及不同级别的运动员进行测试,发现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之间的抛接控制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对于抛接控制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训练水平越高,准确性越高;本体感觉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性,其既受后天运动训练的影响作用,也受到个人先天因素的作用制约;艺术体操运动员上肢本体感觉能力的强弱,可以作为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选材与能力评定的参考指标。为今后选拔和训练艺术体操运动员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特征的体能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一线队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形态与机能测试研究,旨在探索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与体能训练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体能训练的身体形态优势,身体机能水平在训练中较稳定,提示运动员有进行大运动量体能训练的潜力和空间,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套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艺术体操技术发展对体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血循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CF-Ⅱ型心血管功能智能检诊议,对我国136名优秀体操运动员,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从心脏功能、血管功能、末梢和内脏循环功能比较了优秀体操运动员和对照组之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别。为高级体操运动员选材、训练水平的综合评定等提供了血循环动力学指标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山东省部分高校从事艺术体操训练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提高运动员达标成绩的心理训练进行了实验性研究,旨在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