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国化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探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时代意义及其矛盾所在,进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完善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研究发现,当前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兼容体育及其它文化活动”,因而造成了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上的冲突。改进之道,在于融入中华文化之精神,遂行中国化的“奥林匹克主义”改以“全民体育为主轴,竞技体育为辅助”,如此,奥林匹克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全体中国人应共同研究,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中“人文奥运”的呼吁,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全球性运动。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新世纪赋予了奥林匹克主义新的内容:弘扬奥林匹克主义,就是要弘扬绿色体育精神,构建绿色体育文明,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和强化体育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1991年出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首次正式使用“奥林匹克主义”这一名词,并作了明确的界定。奥林匹克主义是世界体育发展的精神结晶,是时代的要求,不但是主宰体育的最高纲领,而且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生活哲学。大力弘扬奥林匹克主义,对坚持体育运动的正确方向,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部省为宣传长野冬奥会出版了一本题为《和平、友好、自然。感动──冬季奥林匹克》的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国际体育在一定意义上是开垦异民族、异文化的体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约法三章是必要的……所谓国际体育是构建在这种相互理解、努力之上的横断异文化层面上的复合交叉文化。”国际体育集人类史上初始的体育经验,通过奥林匹克付诸于实现。因现代体育的介人,使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的交流在今天成为可能。奥林匹克为国际主义。世界和平奠定的基础或许是她奉献给人类的最美好礼物。现代奥林匹克的百年,如果的确能…  相似文献   

5.
论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为数甚多的奥林匹克术语中,“奥林匹克主义”①对我国广大热心奥林匹克运动的读者而言,还是较为陌生的。由于该术语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极为重要,因而有必要作些介绍和分析。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的指导思想,它规定着它们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在有关奥林匹克问题的种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文化与教育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以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它开宗明义地指出,奥林匹克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运动”。它提倡的是通过体育和文化及教育相结合,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建立公平的、互相尊重的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和平的世界。所以,概括地说,“奥林匹克…  相似文献   

7.
论武术走向奥运会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嬗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是客观的,又是历史性的,同时又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基础。武术走向奥林匹克的社会实践,就是人们根据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对武术体育文化价值观嬗变的一个历史过程,它也是武术继承和创新发展的社会需要。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也是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展条件下形成的新的价值观。武术与奥林匹克共有的教育价值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基础。通过对武术走向奥林匹克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嬗变的研究,来进一步认识其中价值观嬗变的历史现象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四讲 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并指出“由国际奥委会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来源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 所谓奥林匹克主义既是一种学术主张,又是一种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宪章》对奥林匹克主义是这  相似文献   

9.
人权与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岁末,为纪念“全球人权宣言”50周年,《奥林匹克评论》充分展示了人权这一主题。1948年12月,“全球人权宣言”正式通过。几个月之前,刚好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十四届奥林匹亚运动会。这一次,《奥林匹克评论》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强调“奥林匹克宪章”...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教育进行梳理分析:作为组织实施过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国家,我国当前的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继承原有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特征。“寓教于体”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突出;奥林匹克主义、社会责任、技能发展、情感表达、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主题要素注重促进人的能力和完善人的发展,是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凝练,使学校体育的“康体”、“塑魂”、“明德”功能有了立体的呈现,为深化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一、奥林匹克文化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萨马兰奇主席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手段,把...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和“举国体制”,促成了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战绩,但它不是化解体育竞技异化现象并促进其长足发展的法宝。在奥林匹克精神和古代中国体育精神的观照下,我们应该超越体育领域的民族主义,逐步实现人文体育的回归,让体育成为生活方式,关注竞技过程的拼搏奋进和友爱互动,体验身心和谐的精神愉悦。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围绕现代奥林匹克与体育、奥林匹克与教育、奥林匹克与文化的内涵,才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因此,如果说“体育、教育、文化”是构成20世纪奥林匹克运动稳步发展的核心,那么,“绿色、科技、人文”理念将成为21世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为了深入发掘体育文化内涵,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体育文化导刊》编辑部主办,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承办,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为主题的奥林匹克高级论坛于2007年9月21日至24日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举办。论文报告会分三个主题:1.“东方与西方”———东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研究;2.“现代与西方”———奥林匹克研究;3.“传统与东方”———中国体育文化的研究。本次论坛邀请了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教授卡若、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印度大学博士鲍瑞…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林匹克主义(美)康拉德·杜兰特兹奥林匹克主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第二条基本原则,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试论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进行讨论。研究认为,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一直是奥林匹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那时将使全世界人民的目光焦点对准北京。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与现代人所要求的社会性格和现代体育,特别是现代竞技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人文奥运”凸现了赛场人文环境的“奥林匹克”意义,又将推动北京奥运赛场人文环境的营造和观众赛场人文环境的参与实践。奥林匹克赛场就是这样吸引着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贫富的人纷纷涌向它。  相似文献   

17.
百余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历经创始、发展、困惑到今天的繁荣,是国际奥委会始料不及的,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是空前的。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可能会更有利润可图,但是,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哲学与思想将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也是本世纪奥林匹克运动所努力的方向。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它意味着更深刻的含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的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促进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方式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以维利·塔穆为代表的一部分国际奥委会委员一直致力于倡导…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归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以直观的身体运动,散发着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人的健全发展是它不懈的追求,其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北京申奥的成功,激发了国人对奥运空前的热情。在国家大力倡导奥运精神、宣扬“人文奥运”理念的今天,高校体育应当看到奥林匹克运动对于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体育和奥林匹克是在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有着密切关系的条件下,由我们人类创造,使其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今天,我想例举德国的古茨穆斯、扬、施皮斯,法国的顾拜旦,奥地利的施特莱歇尔等体育家,就体育、奥林匹克、人、社会之关系发表一些看法。一、由古茨穆斯创立的市民体育理论的形成享有“最后的博爱教育学者”,著名的古茨穆斯(J、C、F、Gutsmuthe 1759~1839)对后来德国、丹麦、瑞士、法国等国家的国民体育的建立给了强烈的影响,而且在体育史上被称为“近代体育的创建者”受到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20.
四、奥林匹克主义的发展世界上任何一种学术都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更新,否则它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如此,奥林匹克主义也不例外。顾拜旦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处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混乱年代,社会情况比较复杂。他在提倡教育改革和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阻力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问题他不得不违心地改变主张,有些则不得不适应潮流,但他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理念和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没有改变,而在一些做法上有所发展。有些在他生前已发生变化,有的则是在他身后由他的继承者迫于形势不得不有所改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是有利于奥林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