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课不应是教学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在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的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正>一、注重备课细节,别因计算机的存在而流于形式一堂精彩的课是细细地"磨"出来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依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个性安排、教学方法的“套装”展示,而是一种创新型的备课方式,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上,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一个老话题,略有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出个大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通过实践发现,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课不应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新课程条件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随着教师角色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的要求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其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总体目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防止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师的备课,在新课程的指导下,一场“备课的革命”势在必行。 一、“集体备课”——教师深入研究和集体智慧的创造天地 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学科教研组与教师的集体研究也显得尤其重要。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基础上,查找大量可借鉴的案例和相关资料,深入思考钻研,  相似文献   

13.
<正>一、走进课改,借助导学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落实到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达成,情绪生活与情感态度的体验,道德生活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充分体现学科教学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要在课堂上践行这一理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备课,传统的备课就是写教案。它主要是教师从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走进学校,走向课堂,它用特有的教学理念指导每一位教师,影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新课标和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新的改变、新的重点:改变备课方式,改变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是“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而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备课不仅要重视“三备”,还应关注自身准备即“备己”。备课“备己”是教师学习、反思、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清醒认识、深刻理解,并积极主动地加以实践,提升自己并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发展。一、教师备课“备己”的意义阐释1.备课“备己”有利于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要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新观念,转变角色,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其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再也不能将知识灌输作…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备课的性质、功能、方法已发生了变革,它要求教师从课改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遵从学生发展天性上、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提升学习原动力上和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而关系到这些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语文阅读教学备课中的研读文本是最为关键的奠基工作,尤其是亟待强化“角色”和“学点”这两种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备课的性质、功能、方法已发生了变革,它要求教师从课改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遵从学生发展天性上、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提升学习原动力上和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而关系到这些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语文阅读教学备课中的研读文本是最为关键的奠基工作,尤其是亟待强化"角色"和"学点"这两种意识。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体育传统的教学中注重体育技能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的热情。新课程改革了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就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学情。应试教育和学生的主体发展并存的大环境下,如何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教学尝试,教师要在应试教育和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武新华 《陕西教育》2010,(5):60-60,57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面对这一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工夫。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起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一、依托备课有创新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备课水平对教学的水平有直接。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得到落实。我们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增加了备课的质量、数量和有效的形式。并把备课能力的提高与坚持集体备课和开展教案展评相结合。在平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全面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积极参与每周一次,每单元一次,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要求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发表大家一起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