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人身伤害赔偿属于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学校学生人身伤害是侵权行为造成的,侵权伤害赔偿承担的是侵权责任。学校与学生之间既非监护关系,也非委托代理关系,属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依民法规定校园学生人身伤害的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2.
金宏伟 《考试周刊》2008,(8):197-198
本文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意外伤害类型及成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合理设置运动项目、检修改善体育器物、加强心理预防教育和医务监督、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建立完善安全保障制度等,并探讨了高校体育意外伤害的处理与责任的认定,认为在学校无过错的情况下,不应该承担责任,其风险应由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来承担.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逻辑分析法,通过对高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从伤害事故产生的缘由可分因校方责任造成事故、因学生责任造成事故、因混合责任造成事故、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意外伤害事故.阐述了建立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制度可提高体育安全意识、促使行政部门权责明确、增强运动伤害的应对能力;明确了高校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建立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实习时,与企业是准劳动关系,与高校是民事法律关系.实习生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企业和高校都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于高校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的救济,可以通过构建“两位一体”的高校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救济机制来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学校侵权行为与学生人身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确认学校所应承担学生人身伤害的民事法律责任和赔偿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它与条件和结果的联系有所区别,并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与结果的不同联系。只有准确把握这些不同性质和方式的联系,才能解决认识因果关系和解决法律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特殊民事法律关系.未成年学生在校人身伤害主要有上课期间的人身伤害、学校设施与建筑物等引发的人身伤害及意外事件引起的人身伤害等三种类型.在对未成年人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确定侵权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必须遵循过错责任原则、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等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7.
各立法例对于侵权行为法律效果的规制模式的不同选择,与其各自对债务与责任之关系的理解密切相关。民事责任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这种保障功能有历时性的、两个层次的表现形式。债的模式侵权法在逻辑上和价值上都较之于责任模式具有优益性。我国应当坚持传统的债的模式侵权法,与绝对权、请求权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民事权利保护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8.
学校发生事故后,加害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应向受害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学校事故侵害的是受害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按照法律规定,责任主体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相似文献   

9.
学校发生事故后,加害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应向受害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学校事故侵害的是受害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按照法律规定,责任主体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因事发生原因复杂,加之我国在处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中法律规定不是很明确,这就给责任认定带来难度,给责任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带来很大的伤害.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法律适用及防范伤害事故的发生予以研究,以期对我国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立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梁凯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81-182,196
随着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运动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竞技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它所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有其特殊性,它不能像一般的体育伤害事故一样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司法实践中按照公平责任原则的处理,既不能使学生和家长满意,而且对校方来说也很不公平,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我国应当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中明确确立过错责任原则,引入风险自负理论,使过错及责任主体的认定进一步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确定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法上学说与实践的一个难题。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此问题上的理念与规则上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异曲同工。鉴于侵权法律关系现实复杂性与因果关系高度抽象性的天然矛盾,应当超越制度层面的纠葛,从宏观理念层面作全局思考,同时运用妥当的价值论证方法与案件类型化方法,整合侵权行为法上诸因果关系判断规则,使其与违法性、过错等责任构成要件相互配合,以更好地实现侵权责任认定的公正性与效益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件日益增多,尽管从法律上和制度上都有相关的处理办法,但仍存在诸多缺陷。法律的任务是对学校的责任作出适当的界定,以达到监督学校与鼓励学生的独立性之间的平衡。而彻底解决校园伤害事故赔偿问题,必须在坚持由学校承担过错侵权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建立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共同分担填补损害的任务。同时还要加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校园伤害。本文从国内外对校园伤害事故引发的民事法律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处理办法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减少和妥善处理校园伤害民事赔偿问题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增强校园伤害处理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公害”是当代社会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具有公众受害性和损害严重性等特点。然而纵观当今各国立法,既没有对网络“公害”的概念加以明确界定,也没有完善的民事法律制度予以规制。本文认为网络“公害”是利用网络技术人为干扰正常的网络环境,使不特定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受损害的法律事实。网络“公害”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可以适用侵权法加以规制。在民事责任承担上,应当针对不同的行为主体采取不同的归责原则,并结合网络“公害”的特殊性认定责任构成的要件。在完善我国网络“公害”的民事责任制度方面,还应当遵循预防补救相结合和系统防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法理角度剖析了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基础、原则等问题,并结合具体的体育伤害事故案例来认定责任,从而使大学体育伤害事件能有法可依,从根本上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法律意识,并依法执教,在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以期为相关问题的逐步解决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尚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实习立法,毕业生在企业实习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无法可依”,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伤害救济。针对这一社会问题,应建立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救济制度:毕业生实习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时,实习企业应该承担安全保障责任,高校应该承担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两者可以通过各自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购买包含两种不同责任的“高校毕业生实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最后该费用由政府承担,来化解赔偿责任的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位一体”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理不仅关系到高校和学生家庭的利益,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效应,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平安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从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概念界定出发,以民事法律的"侵权———救济"原则为指导,厘清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中的法律关系,进而明确责任主体,尝试建立、完善赔偿委员会制度和法律代理人制度,普及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设立学生伤害责任保险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理性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案件逐渐增多,而且愈演愈烈,对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由主观、客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形成的.应该通过建立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诉讼的仲裁机构、注册会计师的个人民事责任制度以及制定注册会计师的法定责任保险制度等3项措施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的《侵权责任法》重视了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进行了特殊侵权责任制度设计,但在价值判断和制度机理上依然秉持私权保护理念。这使得当前的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存在着诸多内生缺陷和实施困境,其症结可以归结为环境侵权所致损害超越了传统民事侵权的损害结果。环境侵权中"对环境的损害"以及生态利益的损害已经不能在传统侵权结果责任框架下寻求救济,必须引入环境侵权行为责任理念,并相应地进行制度设计。该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行为责任性质界定下环境侵权的认定依据,环境标准制度可以发挥环境侵权认定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20.
阐释了学校体育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提出了预防学校体育侵权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