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飞燕 《学子》2013,(9):78
语文老师无法回避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孙绍振教授在《解读语文》中说,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现实是:"文本阅读占据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课时,然而阅读的低效和无效,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进。"今天所提出的"三亲法"是让师生在三个环节中不缺席,引导师生"归本求真"以求解决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一、亲历阅读,不走捷径  相似文献   

2.
张丽莉 《考试周刊》2011,(33):46-47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存在着"三少三多"现象,即学生阅读感悟少,教师分析、讲解多;个人发表见解少,统一答案灌输多;学生积累巩固少,采用题海多。如此就造成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使其长期处于"低效徘徊"。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强化朗读训练,读出文本之"味";鼓励质疑问难,深入阅读思考;积极阅读评价,打造个性平台。  相似文献   

3.
崔峦老师说,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改变语文教学出现的"高耗低效"现象。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美丽的转身,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呢?本人从"三个转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具有的"三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刁勇 《语文天地》2012,(24):55-56
要想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把握好三个"度",即温度、厚度、深度。一、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温度"所谓语文阅读教学的"温度",一是指师生能够深入体会每一篇阅读材料的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指师生能营造出与阅读材料情感相一致的课堂氛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低年级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将学生原始状态的"自由阅读"转化成有目的、有兴趣的"自主阅读"。必须要给学生提供适合阅读的书目,这就是"米",结合适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这就是"法"。本学期,我通过:"小书柜"、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这"三部曲"引领低年级学生步入"书香长廊",真正"胸有点墨"。  相似文献   

7.
刘赵华 《考试周刊》2011,(25):55-55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阅读教学的拓展方式众多,其中有课外的也有课内的拓展。课外的拓展都是为课内的阅读教学服务的,是课内的延伸。我以语文大阅读教学为理论依据,在阅读的"拓展"上进  相似文献   

8.
词语学习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将词语学习集中放在阅读部分,强调在阅读中学习词语。这就意味着词语学习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的词语学习中,突出强调词语辨析训练,单一的就词教词,据词解义,只做纯粹的"文字游戏",缺乏思维含量,词语学习严重脱离词语的"生存环境"——文本。词语学习的高耗低效,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改进词语学习方法,走高效低耗之路,提炼词语成为势在必行之路。下面,笔者就以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学习的三个课例来进行分析。一、精巧提炼词语,词语学习贵在自然有意义课例片段:《好汉查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读读下列词语。善良热情调皮彬彬有礼说话算话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相对更重视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和引导实践创新,但其中存在目标意识淡薄、内容面面俱到、训练意识不强等严重问题,导致阅读教学出现耗时低效现象。因此,应探索更具实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及途径,实施阅读教学中的"高效"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从课改最初的浮光掠影到"回到文本"的教学理念,是语文教改的一个进步,但"解读文本"阅读观依然存在着阅读主体错位、阅读目的不明、阅读序列不清的问题。由哲学阐释学发展而来的"文学解释"阅读观可以明确阅读主体、阅读目的,并解决困扰语文教学中小、初、高的阅读序列问题,还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以真貌。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文阅读的锻炼,培养基本的文本欣赏、理解及写作能力。但由于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缺失、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开展不合理等原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的发展困境。实现语文阅读"教"与"学"的有效整合,是摆脱这一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将具体分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阅读"教"与"学"的有效整合对策展开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话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这一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内涵,极大地拓宽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视野。走向对话,是开放时代人类的选择。本文旨在阐释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倾听"这一要素的内涵及意义,进而探究"倾听"在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在课堂实践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袁圆 《学苑教育》2015,(1):37-37
语文素养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陌生阅读,掐准阅读的"中枢点";激情设趣,打通阅读的"开挖点";对话活动,深挖阅读的"推进点";留白余韵,扎好阅读的"收束点"。这"四点"阅读教学策略,促使师生之间与文本之间达到不加雕饰的默契,使学生达到凝神思索、自省自悟...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预言。诚如是,现代社会已进入了"读图"时代,"视觉化"的阅读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图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这都毋庸置疑。值得警惕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防止两种极端做法:一是以图像阅读替代文本阅读,一是以文本阅读来棒杀图像阅读。这两种极端化的思维模式和颠覆性的"革命"举措,在语文课堂里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内容,以广泛的语言文本为阅读背景的活动。长期以来,由于主客观的因素,阅读教学的状况难尽人意。师生经常寻找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但往往会忽视一点:现代视角下阅读语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课堂上师生交流少,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了教学附属品。“学为中心”的阅读课堂创建以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氛围,彰显学生个性化学习。本文就对如何有效开展“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陈小晶 《考试周刊》2012,(32):31-3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呈现了一些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纵观人教版教材,主要采用"主题单元,读写捆绑"的编排体例,习作基本与主题统一,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读学写。可惜,许多教师忽略了阅读教学中丰富的习作资源,把阅读与写作指导人为地分开,违背了从读学写的语文学习规律,耗时低效。  相似文献   

19.
张积桂 《现代语文》2009,(10):46-4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文言文阅读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之一就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纵观近年来江苏省13大市的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分值占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教学最主要的是阅读教学,而目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低效、高耗的问题。阅读教学质量不高仍是语文教学的顽症。同时,随着高考命题的改革,阅读能力的考查在试卷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阅读速度慢,看不懂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