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北京奥运会经济低谷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举办可以促进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导致奥运会后经济低谷效应.研究表明,北京的经济发展主要源于内生性增长,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奥运会的举办没有改变原有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投资、消费以及奥运相关产业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发现,内生性增长是北京经济增长基本模式,北京奥运会后将不会发生经济低谷效应,经济运行的轨迹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是指由于奥运会前期过量投资以及过高的社会心理预期而导致的后奥运时期基础设施浪费、场馆闲置、奥运主办城市房地产价格下滑、股市下跌、局部或总体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局部或总体经济出现负增长的特定现象.该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对此问题的研究又呈现出了进一步的升温趋势.本文从分析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概念入手,对奥运史上出现的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了该现象的成因,并对2008年奥运会后可能出现的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1984年以来的6届奥运会,除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没有出现明显的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以外,其余4届奥运会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影响.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奥运会前期投资总量、主办城市原有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主办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主办国经济成熟度、主办城市、主办地区甚至主办国的经济总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董进霞 《体育科学》2006,26(7):3-12
对过去半个世纪举办过奥运会的不同洲际的8个城市在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差异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每个举办城市所留下的遗产各有特色。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遗产将体现在现代的城市、一流的体育设施、增长的经济、具有中国特色的开/闭幕式、公私合作的奥运运作模式、奥运价值的认同、自愿服务意识建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奥运经济的概念、特点与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奥运经济是指国际奥委会、奥运会主办国组委会和主办国及主办城市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入。奥运经济具有多元性、阶段性、拉动性、非均衡性、后续性,具有“前低后高”型、“前低后低”型、“前高后低”型和“前高后高”型等四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
奥运经济是概念经济还是泡沫经济,是目前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为保证我国奥运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澄清这些认识。本文分析和讨论了以下内容: 1奥运经济的诠释"奥运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奥运经济",是指为申办和举办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奥组委和举办城市带来的货币收入。广义的"奥运经济"除申办和举办奥运会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其它经济效果,以及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奥运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一段时期内的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筹备奥运会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探讨我国筹备2008奥运会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应尽快将“北京奥运会经济战略”重新定位于“国家整体奥运战略”,要警惕奥运后场馆大量闲置,坚持节俭办奥运,要防止夸大奥运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出现不计后果的盲目投资,要关注举办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要重视安保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丽 《体育学刊》2004,11(6):14-16
如何举办好一届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奥运会,如何正确理解奥运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认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增强奥运“正经济”减少奥运“负经济”,冷静预期和评估奥运会的经济收益,统筹规划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国或地区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旅游形象是一个区域或城市旅游吸引力强弱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海外知名旅游博客网站travel Blog作为资料来源,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北京奥运会对主办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奥运会的举办提高了海外游客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关注和认知,且这种关注和认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及奥运遗产如鸟巢、水立方等丰富了北京旅游景点的内容,极大丰富了怀旧式体育旅游资源,"奥运"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名片的一个重要标签。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发挥了正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后奥运效应及其对我国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虽然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行还有5年时间,但是,奥运会的影响已经开始在各方面显现出来。对2008奥运会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各种积极影响各方面已经有很多论述,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希望有关方面对举办奥运会可能和已经开始显示出来的一些消极影响有足够的认识,未雨筹缪,防患于未然。 一、后奥运效应与经济发展 奥运会对举办国的后续影响,即所谓“后奥运效应”,各国比较关注的是体育运动水平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前一个方面表现为许多举办国的体育运动水平在奥运会后一定时期的下降趋势,后一个方面表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8,(2):56-62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过程中,中国承诺将奥运遗产放在同冬奥会举办同样重要的位置。奥运遗产不仅包括有形遗产,也包括无形遗产。北京作为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同时又将迎来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需要重新审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留下的奥运遗产,并具有前瞻性地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奥运遗产,使之产生更为持久的文化影响力。本文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为例,从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纪录理念的创新、组织运营模式的探索、国际传播渠道的开拓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对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整理和继承这些文化遗产,将会使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工作更具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经济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对青岛市,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世界部分城市的奥运经济效益,以及2008年青岛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青岛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因投资巨大,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甚至亏损,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对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张盛  路珏 《体育科研》2024,(1):17-22
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是一部展现全球城市变迁的历史。本文聚焦奥运会为城市赋能的多元价值,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筹办为个案,为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等产生的综合效应提供分析框架。巴黎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推动体育赛事融入生产、生活和生态,促进城市生产与更新,活跃市民生活与社群发展,助力赛事融入生态与人文遗产保护,展现了奥运会以赛营城、以赛聚人、以赛传承的发展新动向,为奥运助力可沟通城市建设,推动举办城市与奥运共生共荣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另类奥运     
两年前,在悉尼举办的第27届奥运会,让澳大利亚人漂漂亮亮地露了一回脸,人称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这届奥运会在诸多方面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悉尼模式在众口交誉声中流传天下。参加过这届奥运会组织工作的衮衮诸公也纷纷出动,到各筹办城市传经送宝。然而,数月后,即2002年11月2-9日的这一个星期,这个因举办奥运而名噪一时的奥运之城又将以举办运动会而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不过,悉尼此次隆重推出的却是“同性恋者运动会”(Gay Games,以下简称“同运会”)。  相似文献   

14.
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对提升举办城市北京乃至我国的体育、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的多方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进行了研究,北京通过主办2008年奥运会,在借鉴各国举办奥运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奥运会自身特点,借势发展"奥运经济"的同时,在实施"科技奥运"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5.
奥运后主办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缓解奥运后低谷效应,继续发挥奥运正面经济效应.与其他主办城市相同,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经济、税收增长在奥运后也必然呈现下降趋势,客观上的确存在经济低谷效应.而且,从2002-2008年北京市经济与税收发展状况看,一方面,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的奥运投资结构中,相对于建筑业、运输交通业等,体育、文化等关系到奥运后经济长期发展产业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北京市的产业关联分析表明,目前北京市的旅游产业并未能迎来预期的高速发展态势.因此,目前北京的低谷效应的压力已经不容忽视.针对北京市奥运前期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投资不足和产业带动作用有限的突出问题,目前急需进一步调整和制定出能够有效刺激北京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解决这些行业中存在的税负较重和税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为奥运后期首都税收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而言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如果运作得好,推广得好,会为整个国家带来长期积极的益处。虽然奥运会只进行2至3周,但此前的准备需要10年。从历届举办城市的经验看,如果计划周全,经营正确的话,会在相当长的时间产生经济增长。其中之一是旅游产业的繁荣,而且旅游能够长期受益。本文将对举办奥运会对旅游业影响进行研究,并讨论雅典为获得对旅游业最大化的积极影响应采取哪些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吴华清  梁樑  杨锋 《体育科学》2008,28(2):24-28
奥运会的巨额投资必将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如何合理评价这种经济影响?又将如何促进奥运经济对于举办地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试图从区域经济评估角度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比分析国外相关评价方法及其结论中的不足,指出运用DEA方法展开研究的可行性.然后,运用DEA评价技术,选择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收集近几届奥运会区域影响的样本数据,进行经济影响大小的DEA比较评价与排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部分区域影响单元无效的原因以及影响奥运经济区域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据此对北京奥运会的筹办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及其遗产:悉尼奥运会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奥林匹克的有关论述中,遗产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话题。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申办和筹办期间的遗产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将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文化、环境和体育结构产生长期的可持续的影响。文章从10个方面详细阐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产观及其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奥运会,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短期经济影响的相对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1984-2008年的7届奥运会的样本数据,通过DEA模型进行了短期奥运经济影响的评价和排序,得出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DEA有效的结果.研究认为,政府的投资计划决定了奥运会的短期经济效应;在对奥运会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中,因某种投资过大导致总体投资失去平衡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新建场(馆)的数量影响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短期经济影响的相对效率;吸引游客人数、就业人数、奥组委盈亏和人均GDP增长率上的贡献率,影响着奥运会短期经济影响的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20.
奥运经济组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洛杉矶,美国人尤伯罗斯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使洛杉矶奥运会成为"每一次赚钱的奥运会"。由此引发了每届奥运会的申办过程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火药味,甚至不惜大笔投资去争办奥运。但是,就近6届举办奥运的城市,虽然总收入呈递增的上升趋势,但盈利的现状则各有差异。为此,本文通过奥运会商业化发展过程的简略回顾以及对组成奥运会场济各项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