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强调了“读”的作用。语文课本需要阅读,同样,数学课本也需要阅读,那么如何去阅读数学课本呢?首先,阅读要有目的。阅读数学课本要带着问题去读,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阅读时,才能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认真地去读,去思考,达到阅读的目的。其次,阅读数学课本要读、思、问相结合。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时,不可能完全读透、领会课本知识。读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在读中思、思中问、问中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要阐述的小学数学应用题“三步教学法”就是依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征,重视思维过程,缩小思维跨度,进行多步教学,使学生找到一套理解、分析和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具体思维模式,从而加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具体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在教学中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下面对“三步教学法”做具体说明。第一步,把普通语言转化为分析语言一道数学应用题首先呈现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中的第 3节“应用题” ,主要内容有 :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等。总复习时 ,要充分发挥课本中例题的典范和智能作用 ,抓住复习重点 ,教给学生思考探解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多问引导把握“三量”关系复习简单应用题。  例 1 某工厂有男工 3 64人 ,女工 91人。这个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  复习时 ,教师可先出示例中两个条件 ,然后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编成简单应用题 ,并列出算式求解。然…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要从课本开始,因为课本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起始阶段。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会读书、乐读书,并把读书当作获取知识的自觉行为。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会读物理课本,这是培养物理自学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成绩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 ,读懂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有些学生对读题不太重视 ,以为读题很麻烦 ,甚至觉得读题是一种负担。他们将“读题”和“念题”混为一谈 ,认为读题就是简单地将题目念一遍 ;或者盲目信奉“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的古训 ,机械地重复念题。这种只停留在对应用题初步感知的“走过场式”的读题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题。我认为老师必须在课堂上加强读题训练 ,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边画 ,联系有关知识 ,在头脑中作一系列智力活动。以下结合教学实际 ,谈几点做法。一、“读”应用题例如 :“胜利小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中的“读”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读”,指在教学中读概念、法则、题目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以领读、范读为主。中年级可以让学生集体读,指名个别读。高年级学生可以自由读、默读。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加以点拨、分析,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读”不仅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还应体现在课外的每个环节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读”为契机,做到“以读导学,以读促思。”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读”的训练。一、课前自学教材,重在“会读”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张惠红 《辅导员》2011,(22):60-60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它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与形成的全过程,又很强调可读性。在教学中,我逐步更新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科书不仅是"教本",更应是"学本",应该从低年级起就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读课本的方法.帮助他们从不会看书,变成会看书,从不自觉看书,逐步培养读课本的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自写教案的尝试——兼谈自读课文教学●山东省无棣一中张永军有人说过:平庸的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优秀的老师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可见,“方法教学”至关重要,它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用的自读课文包括“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大纲非常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出教师“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根据多年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学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应用题不仅可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笔者结合《数学能力培养》第一、第二册中的应用题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弄清应用题中的事理 教学应用题,就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只机械地教给学生解题方法,造成学生见到应用题就急于判断是加是减、是乘是除的“猜闷儿”现象。 《数学能力培养》教材加强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较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低年级学生不仅要认真地"教",而且要用心地"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知识。一、善用教材,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数学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坚持课前读一读,课内仔细读,课后反复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阅读就是在课堂上学习课本,教师一定要有要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应使他们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学习思考的方法,体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办法:一、精心钻研教材,挖掘推理过程小学数学的许多性质都是采用归纳推理得出的,  相似文献   

13.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和基本联系,达到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现行教材是经过千锤百炼近乎“完美无缺”的、具有确切的概念、最少的公理和严谨的论证方法的数学体系,而其中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产生、形成、发展直至完善所走过的曲折道路的痕迹都看不见了,这种完善的形式不易反映出数学的发现过程,掩盖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应用的思维活动。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照搬课本知识内容,停留在现成的知  相似文献   

14.
一、要重视培养读题能力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读题没有目的,缺乏正确的读题方法;不会边读边思,不知道“恩”些什么;对一些数学术语、简略语句以及特殊句型,只知认字读句,不究其意。我们认为,读题是解题的基础,是审题的关键。解题时,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过程往往在反复读题中完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在读题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读题的方法,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读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喜平 《甘肃教育》2008,(15):50-50
《课程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获得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双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所需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笔者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学生如能较好地掌握“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中的读讲练崔玉丽要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改进教学方法.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采用了“读、练、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好的效果。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__自良。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直接学习了所学内容,而且能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围绕“初中应用题的教学”这一问题着重谈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其中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用数学思维进行观察生活、注重教学铺垫、注重多层次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等方法对于教师在教学初中应用题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 ,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才能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受益。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仅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给学生 ,使学生既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 ,又会学教师没有交给的知识。因此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化学的主人 ,才能实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提到“教学” ,往往片面的理解为“授课” ,出现重“教”轻“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应用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有不少的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如果教师一味的从字面去分析题意,用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虽然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难以理解掌握,事倍功半。即使是学生理解了,也只是局限于会做某个题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复杂关系的应用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了思维的发展,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青淑 《湖南教育》2005,(20):24-2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它指明了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思维,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呢?一、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众多的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观念,他们认为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有较强的应试能力。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学任务已由“教会学生”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