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世界并不太平,这是个文化问题,是错误的文化认知造成的,必须重新对文化认知进行哲学思考。认知文化的社会性、实践性内涵,认知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强调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英动物隐喻的文化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关于动物的比喻语言,尤其是以动物喻人的语言,我们认为这是存在于人类思维中的概念隐喻,即:“人是动物”。但两种语言关于动物的隐喻表达和意义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分析,文化差异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同文化对源域特点的民俗看法不同;二是源域在不同文化中的突显程度不同:三是不同文化民族的认知视角不同。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化心态的一种,文化宽容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心态的认知出发,阐释文化心态中的文化宽容及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文化宽容的几种认识途径,试图对文化宽容给出一个恰当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方面,即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上看,"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态与教育发展”论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备受青睐的领域之一。“文化”源于拉丁文“cultura”,“cultura”又由“cultus”演化而来,两个词都与耕作、培养、教育、敬神等活动有关。也就是说,从文化一词的词源学意义上讲,含有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两方面的内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与“自然”相对,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三,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构成。本文拟从教育生态学的立场出发,借助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6.
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方面,即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上看,“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英汉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间的概念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通过汉英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文化认知和建构时间的途径和方式。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文化源于人类对严酷生存环境的挑战的回应,文化是人类面临生存威胁和压迫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文化生成和演进的过程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哲学问题,即如何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协调,反对天人关系割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最根本的观念,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战略文化。“和谐”一词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两种以上不同要素的协调、结合、融合与发展。文化的价值则体现在社会理想、政治结构和经济体制中,通过人们和谐的合作和制度的作用而发挥功能。和谐文化的提出表明文化问题工具化的新趋势,它预示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新变化。和谐文化的价值,即经济、社会、政治、道德和精神利益的共享及合理的分配的方式;换言之,追求共同幸福的目的,是人类解放的主要条件。没有一次同进步有关的人类活动会脱离和谐文化而实现。那么,应该采用新的广义的定义,即文化是按人的意图对自然或自然物进行转化的人类全部活动的总和。这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界说。说到底,“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文化。  相似文献   

10.
对人类精神活动的审美与认知进行文化研究,这是使美学研究走出困境的整体性研究。根据这一研究模式,美学可能出现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大庆精神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文化力量,在民族忧患之际表现出坚持实践、身体力行,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反映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现代追求,体现了人的创造精神及真善美高度统一的文化心态,对于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乃至人的精神境界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让大庆精神成为高校的文化教育资源,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是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向卓越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同时亦应通过教育促使学生的平常心理的养成。秉持平常心理,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的目标,才能理性地调适心理难堪,才能更大限度地实现人际和谐,并真正体味人生的意义;非平常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格缺陷,也由于过早被意识到与被夸张的生存压力、不良文化因素的刺激,以及学校教育在精神引导方面的偏颇所致;要重视平常心理的教育,必须强化整体教育中的智慧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引导青年学生的文化心理走向,并尽量调整现行教育管理中容易形成负面影响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总是基于特定的精神文化空间。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精神文化空间因素从宏观到微观主要有地域文化因素、学校文化因素和教研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生计方式与文化模式的和谐之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产生与侗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的存在,更是侗族社会结构、生计方式、婚姻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因而,分析研究侗族大歌中的生计方式与文化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中华民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命一体化、以精神生命的涵养来调节情欲生命的思维。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艺术的思维。研究中国文化艺术思维,则是为了对这一内涵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审视和反思,从而为建构有着高度民主科学内核及其理性特质又不乏感性智慧的新的思维模式提供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文化内涵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武夷学院图书馆环境文化是图书馆总体资源中,以“人本”思想贯穿始终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互为交融的文化。本文从武夷学院图书馆环境文化的物质性和图书馆环境文化的精神性两方面对图书馆环境文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河洛文化与当代河洛文学研究有着立足地域又超越地域的学术价值.河洛文学既是河洛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它沉潜着河洛地域的文化心理、价值规范和精神特质.以河洛文化为视阈研究当代河洛文学,能阐释和把握其精神图象和风格特色,绘制补充当代中国地域文学的完整地图.河洛王都历史、伊洛理学、道教文化是揭示当代河洛文学文化身份的重要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与人的心理有着同质异构的关系。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既能老有所为,也能调动积极的创造精神,进行包括完善情感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心理整合,以实现心理结构的完善;进行包括情感的启示、人生体验的领悟、哲理的自觉渗透的行为调节,以实现价值观念的更新。随着所参与文化活动的不断深入,老年人在心理整合和行为调节这二者的有机统一和展开之中,逐步消除和弥补心理上的某种缺憾或失落,获得心理素质的养护与提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沿淮的花鼓灯服饰通过具象的外化形式反映出淮河两岸灯舞的风格特点,体现了沿淮民众的造型观念、色彩心理等审美思想。花鼓灯服饰的发展衍变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语境的改变沉淀了深厚的精神思想内涵,透视出了淮河流域花鼓灯灯舞服饰审美风格的变化,这对进一步研究淮河流域服饰造型的演变、现状及其传承发展趋势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精神文化对促进民族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促进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巩固,推动民族自身的持续发展。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促进民族认同,民族精神构筑民族的灵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