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黎文普  刘晟 《体育科技》2012,(4):121-123,129
人文精神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分析当今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出发,呼唤高校重视体育教育,从而建立起科学的人文体育观;对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与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和谐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科学的工具价值,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才造成人文精神在教育上的失落,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也不例外,过去一味的追求以技术为主导的旧的格局,而忽视了体育内在的人文精神和教育价值,高校体育没有充分发挥其奠基功能。要搞好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撇弃过去狭隘的专业教育的观点,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理念,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也和当今世界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作为体育教学项目,瑜伽在高校非常普及,是传播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培育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和传播人文精神,是高校瑜伽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瑜伽课教学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阐明人文精神与高校瑜伽教学理论思想、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的相互关系,结合瑜伽教学对人文精神的融入路径进行分析、探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一条发扬人文精神、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立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121-122
从人文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了剖析,指出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文精神的内化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从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人文精神内化的具体策略,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内化于高校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邵文兴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9):103+119-103,119
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使人文精神充分渗透进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是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高等院校人文体育教学的现状着手,提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以期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及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体育世界》2010,(4):59-61
体育,是否是强音的游戏,这是现代竞技体育留给我们的体育感受。在追求竞技体育的金牌效应时,往往我们只注重金牌背后的社会价值,对竞技体育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价值却有所忽略。受到竞技体育功利价值观的影响.高校体育的重点也放在竞技体育训练和竞技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上,对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甚少关注,也没有建立体育人文精神县体的教育内容体系一要使高校体育走向和谐发展,越须重新认识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以及建立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7.
董小强 《体育科技》2003,24(1):49-51
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阐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掌握锻炼身体方法的同时 ,又得到全面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从其发展至今一直缺少一种人文精神,政治因素过多地渗入到了它的发展前期,而近几十年“强国强种”的激狂心理又使学校体育过多地贴上了竞技运动的标签,纯粹的体质教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对教育人性化和理性化的要求,在对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体育人文精神的回望中,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呼吁尽快构建人文精神理念,使学生的身心教育得到应有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精神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无"人"的现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趋势格格不入.在21世纪,我们不能钻进传统体育教学的小胡同越走越窄,高等体育教学应贴近社会,融入更多的社会因素,呼唤人文精神回归,以人为本,使体育成为维护人类健康的最有益方式,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朝着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论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阐述了体育教育和自我意识的内容,指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个性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应及时抓住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改善教学气氛,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培养顽强意志品质等端正学生体育教育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个性。揭示出体育教育对高校学生意识的影响与作用,充分挖掘了体育教育在现代化人才培养上所发挥的作用,明确了体育教育应该承担的人才培养责任。  相似文献   

11.
白海军 《精武》2013,(17):71-71,73
当今社会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最后站一站,高校体育教育担负着重大的使命。本文作者对高校开展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积极的投身到终身体育运动中来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主要目标是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增进体育健康效益,大面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依此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健康教育,使之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韩大勇 《冰雪运动》2011,33(6):66-69
冬季冰上课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冰上课教学未能摆脱纯粹生物体育的教育模式,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滑冰技能的培养,教学中人文精神与快乐体育的理念比较淡薄。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的方法对高校冰上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大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较低、学生对冰上滑行能力的满意度不高、学生学习态度被动,缺乏长期参与冬季体育锻炼的主动意识;通过冰上课分层次教学实验使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变,学习的积极性、冰上滑行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提高,使大学生在增强体质、增长冰雪文化知识和坚强意志品质的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美学观点探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与运动兴趣;并在美学理论指导下,探讨结合体育教学对象、教材内容、年龄特点及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美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体育运动中的美感体验,以达到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操教学中,通过美学的角度塑造人体的审美及体育价值,能够提高学生对体操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中加深学生对体操运动的理解,将美学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然而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体操美学的教育环节却被大部分教师所忽略,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无论是体操还是美学,都不是学生考试的重点项目,因此导致学生在体操的学习上兴趣逐渐降低,影响了体操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长远发展,针对当下传统教育,如何展开高校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的教育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将审美教育和体操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於世海 《中华武术》2023,(3):77-78+71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体育亦是如此,体育文化反映的是国家对待体育的态度。在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体育文化融入到公共体育教学中是高校和体育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将体育文化和高校公共体育有效融合在一起可以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提供正确的指导,让高校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中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实现途径进行分析,认为当前中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实现可以通过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体育价值观,构建充分尊重和体现人文精神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加强大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有利于人文教育功能实现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引导等有效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重视体育能力培养陈棣自《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在高校实施以来,使高校体育教育得到促进和发展.但同时,许多体育工作者也发现,在体育理论课教学及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方面,是高校体育教育的薄弱环节.1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课在学校体育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高校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对高校公体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教育进行渗透性阐述,以正确审视高校体育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20.
吕梅林 《体育博览》2011,(7X):56-56
本文通过剖析当今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严重性,以及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非常艰巨,论述了大学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根据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而提出了通过改善艺术院校大学体育教学的几个方面,来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