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探究其行之有效的实现方式。一方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应坚持多层次、多角度推进;另一方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稳中求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丰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道路,是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发展目标的发展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远大的理想 ,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是党的基本路线 ,也是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论是民主党派人士 ,还是无党派人士 ,更不必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共产党员 ,都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 ,解决政治方向问题 ,做到拥护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作为个人 ,有这…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发展目标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又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和谐的文化环境等三个层面论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道路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对怎样建设和社会主义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是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道路。其特色表现在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整体目标;在政治上表现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形成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在文化上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坚持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是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复杂矛盾的重要法宝。只有不断的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党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在实践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是几代中共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果。在当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具有世界意义,它破解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难题”,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模式,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预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光明的未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坚持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改革开放作为坚持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坚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制度性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善于望远登高,他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是前无古人的。其现实依据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理论依据是唯物史观。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是“无阶级社会”“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实行社会计划调节,无商品、无货币社会”,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将按低级、高级两个阶段发展”。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注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不可能丢掉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在国体上仍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政体上仍将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与共产主义同义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新的明确概括。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形成发展的立足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的外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色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的和谐社会,广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总体上的社会和谐。现阶段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对小康社会的替代,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现状为基础,并为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新文化。它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和锐意改革的创新性等特点。新时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国际战略新思维的必然抉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我解放的必然归宿,是妥善应对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与困境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别定位在"先行探索"和"开辟开创"上面。从毛泽东的探索到邓小平的开辟是两个并不直接连续的过程,邓小平在开辟这条新道路时的实践根据和时代背景不同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内容上有十二个方面的主要创新,江泽民、胡锦涛对这条新道路进一步作了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对这条新道路的开辟同毛泽东的先行探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和邓小平理论创立的主客观条件,是阐述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基础的必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其客观条件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优良传统;“文化大革命”暴露了“左”倾错误的危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时代主题的变化提出了挑战和提供了机遇;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经验;中国具有打破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独特条件。而在百废待举和历史转折年代,因为邓小平具有鲜明人格的主观条件:思想敏锐,尊重实践的思维方式;尊重群众,热爱人民的价值立场;独立自主,充满自信的领导风范;目光远大,胸襟开阔的个性特征等等,使历史选择了他成为新道路开创者和新理论创立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江泽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的重要思想,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是我们的旗帜,民主社会主义也不是我们的旗帜,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引导我们走向伟大胜利的旗帜。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是扎根于中华大地,引导全党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现理论突破,指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本世纪的拓展和深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更科学的认识指导下向前推进,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所以。全球化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影响必将是整体性和全方位的。全球化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化。从全球化所呈现的总趋势来看。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而是社会主义的振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新世纪开始之际。关注当代社会主义的命运。研究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等影响。尤其是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与命运。是增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