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最近在阅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的《于永正与五重教学》这本书,书中于老师在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时提到了"幽默"对于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性。幽默是小学语文教师所不可缺少的一项素质。纵览我国小学语文界的名师,他们都不乏幽默。放眼世界,幽默的教育名师更是比比皆是。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呆板、不懂幽默的人在人群中很难脱颖而出。同样一个不懂幽默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很难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日本的大平正芳就这样说过:"幽默: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2.
宋代军 《山东教育》2009,(12):31-31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从未有过与当今小学语文名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更从未梦想过有一天能走进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前些时候,于永正老师应邀来滨州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我终于可以一睹名师风采了。可是,在于老师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3.
今年暑期,我又幸运地读到了于永正老师主编的《名师课堂经典细节:品读名师课堂119个经典魅力(小学语文卷)》.这本书汇集了全国多位著名特级教师119个课堂经典细节,采撷了名师课堂上的最亮点,定格成一个个特写的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这些经典细节所展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人格魅力,融入更多老师的心中,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 一、课前交流,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 于永正老师被称为是“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天使”.  相似文献   

4.
笔者参加过两次在绿城南宁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新理念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听过于永正、窦桂梅、戴建荣等老师的课。名师们的精品课个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于永正,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几乎人人皆知,因为大家经常听他的课,读他的文章。可以这样说,于永正是当代最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最近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于永正教育文集》(6卷,近200万字),让我读出了一个智者、一个仁者、一个教育家于永正。下面仅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为例,看看于永正为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有着哪些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箴言。  相似文献   

6.
<正>一于永正先生是我的老师。1994年秋天,在大马路小学,21岁的我拜师。我送老师文房四宝,老师送我一句"路在自己脚下"。老师第一次听我的课,没有多说什么,只在黑板上又写了一遍课题,说:"好好练字!做语文老师,先把字写好。"要上公开课了,我惴惴不安地打电话给老师,老师说:"来吧,我在教研室等你。"那是个星期天,阳光暖暖的下午,老师抓着已经花白的头发,慈祥而又温厚。  相似文献   

7.
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于永正都执教过《荷花》这一经典篇目,解析两位名师的课例,剖析两堂课所呈现的教学策略与追求,赏析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深邃的教学思想与精湛的教学艺术,对于小学语文从教者具有积极意义。一、精彩教学片断李吉林、于永正老师在导入、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环节的精彩教学片断,值得我们思考。1.导入[片断1]李: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始建于1939年,地处徐州市老城区的核心地带,千年黄河迤逦环抱,津浦、陇海交汇相望。百年传承,重德育人,学校始终坚持"尊重生命、尊重儿童"的教育立场和"厚积、至善"的教育准则。于永正老师曾在大马路小学任教18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于老师抓住"儿童"与"语文"这两个核心要素,将儿童主体性需要与语文学科本体性特征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兼具思想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第五个年头。这一年,语文课程改革是怎样的状况,崔峦在2006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上对此作出清晰判断:总体向好,坚冰已经打破,而问题依然存在,但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笔者认为,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已显露出这样的端倪:理性回归,蓄势待发。一、四大名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受到推崇为了“抢救”老一辈小学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研究中心”新近推出了“四大名师教学艺术研究专辑”,让我们走近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这些小学语文教坛上的名师。邓小平同志曾动情地说:“一个小学教师,把全…  相似文献   

10.
读名师的课堂是一种享受。然而名师的课堂到底魅力何在?不妨一起来品读一下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这堂作文课,在领略名师教育理念、课堂风采和教学智慧的同时,再读读于老师的课后说课及其专家点评,您可能会有更多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4日,于永正老师要到我们学校来讲课,他可是我国小学语文界数一数二的人物,习作教学的泰斗,到时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中充满无限向往,名师、泰斗,好期待噢!在我的"秋水"快要望穿的时候,于老师终于来了。我坐在课堂上,望着眼前这位中等身材、花白头发、其貌不扬的老人,心中多多少少有些失望,这就是"泰斗"吗?怎么和我对门的爷爷一样啊?"同学们,我是于永正,你们看见我是不是很失望啊……"  相似文献   

12.
正亲爱的老师同学们,由《快乐作文》编辑部主办的"心连心"名师义讲活动先后在河北省东光县新世纪学校、海兴县育红小学、青县树人学校举行。这次活动邀请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分别为三所学校的学生上了"写对话"、"关注细节"的作文观摩课,课后还为一千多位小学语文教师作了"目标意识过关意识"的作文教学报告。于老师的作文课堂,活泼、本真、轻松。站在和学生平等的角度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在不知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7,(4)
著名小学语文专家张田若先生曾这样评价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写挤进去。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挤了进去,而且挤得很巧。语文教学一定要解决写得少的问题,让写占有一席之地。""挤了进去"说明于老师重视了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确实让"写"占有一席之地;"挤得很巧"则说明于老师能够选准读与写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新鲜的习作素材,指导具有艺术性。实施新课程以来,笔者听了许多名师的阅读观摩课,这些课十分重视学生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讲究"写"的艺术,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现撷取他们读写结合的几组精彩镜头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4.
文本细读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个新名词。一些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如沈大安、于永正、王崧舟等老师都专门对此发表了独特见解和经验传授,目前,它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和关注。本人在拜读这些名师名著的过程中也有些许感悟,并借此次市语文优质课评比中,临海小学金小红老  相似文献   

15.
在淮北市第十一届小学语文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我有幸观摩了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课上,于老师的三次范读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直接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也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模仿实例。可见,老师的范读仍不过时,依然必要。  相似文献   

16.
李晓蓉 《湖南教育》2008,(11):19-20
新课程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给迷茫网惑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喜人势头。特别是支玉恒、于永正、贾志敏、靳家彦、王崧舟等名师将语文教学带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他们挥洒自如、出神入化的教学让我们钦佩,他们旁征博引、  相似文献   

17.
校本研训活动正成为我们教师成长和学习的平台,研训活动让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有效?是否真实?观摩过不少小学语文教学界名师的公开课,其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和思考:于老师的课堂是如此的朴实、简单、快乐。虽然没有华丽精美的课件,只是书本和粉笔,却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陶醉其中。反复咀嚼中,我发现这种简单并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改变了面面俱到的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了课文语言环境,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中推出的首位名师。现任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文教局教研室主任。于永正老师是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人。他常说:“人老了,但是观念不能老,思想不能老。”他竭尽全力从事语文教育的研究,善于把新的理论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变为教  相似文献   

19.
<正>三年前,那个美好的金秋时节,于永正老师来到我校。两天的指导、交流,让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在领略大师教育教学、做人处事风范的同时,重又燃起了对语文教学的热情。于是,借着于永正老师来我校指导语文教学工作的东风,"于永正工作室"成立了!三年来,于永正老师曾多次到我校指导工作,亲自上示范课、做报告,指导各个年级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育思想深深印在每位语文老师的头脑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教学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会和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语文名师精品课展示与学术报告会”于去年10月底在西安交通大学思源活动中心举行。会上作精品课展示和学术报告的语文教育专家有小学名师于永正、窦桂梅和中学名师商友敬、洪镇涛等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