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有准备的话常听有的校长说"我也没准备什么,随便说两句吧……"老师讲课要备课,校长讲话也应该"备课",一定"准备好"了再说。庄子说"水之积不厚,则负大舟无力"。校长认真备课的过程,是个积累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水位",对  相似文献   

2.
吕赟  殷晓峰 《河北教育》2007,(10):31-31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好校长,自然要学会"照镜子",因为通过"照镜子",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学校的真实情况,如学校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教师有哪些真实的内心感受,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等等,也只有在了解这些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校长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自己所管理的学校成为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校长实施管理的最主要载体.校长应该怎样讲话才能更受师生欢迎?学会用故事说话! 校长要积极营造"故事场",让故事的元素(情感、形象、趣味、创意、细 节)弥散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师生们在故事中体验快乐、体验幸福、体验成长、体验创造.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一位老师与校长争吵了起来—— 校长说:"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决定,你必服从安排." 老师说:"为什么随意调整我的工作岗位?明显是歧视我,我就不服从这样的安排!" …… 原来,有一个年级少了一位语文老师,校长决调整教师的岗位,抽调一位老师去这个年级任课.因为事先没有和这位老师通气,工作安排属于"命令式"的调整,所以这位老师感到委屈,不同意校长的调整,跟校长争吵起来.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类似的事情跟老师争吵起来.争吵不但伤感情,也伤管理进程,让管理走进"狭路",甚至是"死路".老师为什么会跟校长争吵?因为校长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给老师设计好"退路".什么是"退路"呢,不妨先听听另一位校长的"退路"智慧.  相似文献   

5.
"校长第二"就是指年级组长.年级组既是学校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的小学校. 作为"校长第二",我们要先谋本组的文化管理,形成本组的风格.我们觉得年级组就是"家乐福":家--"温馨的港湾",乐--"乐在其中",福--"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管理中,有些校长一味追求有权有威、独尊己见的状态,青睐力排众议、魄力超群的伴价.他们很可能误将自己当成了"老板",误将"魄力"理解为"按我说的做"、"全知全能"、"我的决定才是对的".这种作风颇似工业管理的模式,学校被当成"工厂",而校长则是监督"流水线"的老板.然而,学校实践毕竟不能等同于工业生产,教与学的过程和流水线也大相径庭,学校管理与工业管理更是不尽一致,因此这一对"魄力"的误解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7.
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在湖南汩罗考察基础教育时说:"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好一所学校."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也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言行决定着学校管理工作的绩效.从自己10年的校长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校长对学校管理工作要有"婆婆"的眼睛"妈妈"的嘴.……  相似文献   

8.
某校新任校长到校后的第一学期,便实行新的教学改革,将原任校长实施近两年的"导学案"废除,取而代之的是集体备课制度.这位校长自认为"导学案"不切合学校实际,出现了一定的负面因素,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而自己在原学校推行的集体备课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不可估量,因而,取消"导学案",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是审时度势之举,体现了自己教学管理的智慧.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校长、新思路、新举措,在急于出成绩的状况下,新校长出台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也便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每一所学校都是迥然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不顾学校之间的个性差异,生搬硬套,实行"拿来主义",强硬植入原学校的管理措施,那么,注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窘境,也将动摇学校高效管理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儿子今年才入初中。开学之时,学校组织家长听素质教育讲座,校长主讲,内容非常精彩。其中讲到如何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时,校长提醒我们:一定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把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较,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校长还举出精彩一例:如果老师在课堂提问"一加一等于几",有学生答"一加一等于三",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能说"错了",而应该说:"你好有个性哟!"最后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0.
英国教育和技术部(DES)于1989年成立的"学校管理特别任务小组"的1990年度报告指出:校长的准备、选拔和发展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主要年度报告指出:校长的准备、选拔和发展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1995年,英国国家"教师培训部" 为新任校长设立了"校长领导和管理项目",英国学校校长的国家标准主要目标是: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即使经过深入调查和民主程序,校长做出的决策,在执行中也可能会遇到教职工"唱反调".教职工"唱反调",不能笼统说就是跟校长过不去,就会阻碍学校的发展.校长既要鼓励教职工讲真话,允许教职工"唱反调",也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12.
学校办学是多方合力形成的过程,也是校长自身管理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校长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和一种工作状态.有的校长整天忙开会,忙接待,忙应酬,忙协调,在学校里能见到他的机会比较少;有的校长久坐办公室,不进课堂,不转校园,不到师生中去,老师、学生与其见面的机会也很少.一时间,有些学校管理成了"电话遥控管理"、"好听的民主管理".时间一长,学校发展、师生发展都将受影响.因此,要提升学校管理品质,校长作为一位"在场者",既要静心在学校,更要"走出办公室",到师生中去.  相似文献   

13.
从比较的角度看"校本管理" 与"校长负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等各种各样的"校本"活动进入我们的视野,并逐渐为教育界人士接受的同时,本文试对西方国家推行的"校本管理"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作一比较,并试图阐明:"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都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目前要做的并不是大力提倡"校本管理",而是要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借鉴校本管理的某些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4.
杨丽梅 《教育导刊》2003,(8):118-119
A.接到任务 5月28日我校要进行科研成果汇报活动.我将要承担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很兴奋,能参加这样的汇报课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虽然口语交际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但我还是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和潘校长及同级老师最后商定口语交际课课题--《水果》.可是口语交际课到底怎么上呢?我请教同级老师,他们都认为和说话课差不多.接下来,我按照这一思想认真备课,准备试教.  相似文献   

15.
所谓"写备",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不顾及学生学情实际,一味抄袭现成的备课笔记以图完成任务的现象.这种怪事,本不应该存在于教师的教学准备活动中,然而,笔者在全县的教学常规检查中,通过对近千名农村小学教师备课情况进行全面详实的了解后,非常惊讶地发现:"写备"现象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有相当大的市场,占据着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6.
文化管理:学校高品质管理的重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的校长喜欢用制度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来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则用人文关怀去管理学校,也有不少校长认为,最好的管理是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在学校逐渐呈现的"生活晶质教育"品牌特色中,感觉学校教育应追求"高品质生活和高生活品质",作为学校管理也要追求高品质管理生活.  相似文献   

17.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句话意味着,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对学校各项工作影响极大.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要评价它的校长."特别是在今天,如果校长还是紧护着"官帽",做一个穷于应付各种事务的"官僚",那么,他就很难把学校引向正确的方向,很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很难实实在在地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备课,对每个老师来说都是件最熟悉不过的事情.通常说的备课分战略性备课和战术性备课两种.本文想就战术性备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战术性备课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为课堂教学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阅读教学参考书;了解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要求、程序、方法;准备教具、编写教案等一系列的过程.用目前常用的教学理论术语来说,即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管理中人们常说校长要学会"抓大放小",即抓住学校中的大事、要事来实施管理,或者说抓住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某阶段中突出的工作及重点的活动进行管理。而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学校管理不仅需要校长会"抓大放小",更需要校长能够做到"抓大管小",既要抓住学校的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我做校长的实践看,要想当好一名校长,我认为应该着力去念通"'求'、'勤'、'修'、'悟'、'干'、'听'、'说'、'学'、'写'、'算'"十字经. "求",说的是办学思想有所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