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年男子CMJ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般青年男子摆臂与不摆臂两种情况下蹲跳运动生物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摆臂在下蹲跳中的作用机理、探索合理的摆臂技术特征,为运动员选材、科学训练以及增强普通人群纵跳能力提供依据。通过对64名青年男子下蹲跳运动学、动力学测试与分析,得出结论:1摆臂下蹲跳比不摆臂跳跃高度提高约8.5%。2下蹲缓冲阶段,摆臂下蹲跳与不摆臂总时长没有差异;但是相对于不摆臂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在加速下蹲阶段用时较短,在缓冲阶段用时较长。3缓冲阶段,摆臂下蹲跳出现了o点平台区。o点开始,手臂由垂直状态向后上方摆动,惯性力矩、重力矩、支反力矩与肌肉伸力矩的对抗延长了缓冲时间。4蹬伸阶段,摆臂下蹲跳比不摆臂用时较长,主要表现在蹬伸的中期和后期。5在最大缓冲时刻,所有关节角度达到了最小值,摆臂时髋、膝两关节被"压缩"程度均低于不摆臂的情况,支反力也小于不摆臂情况,这有利于蹬伸力矩克服阻力矩,进行快速的蹬伸加速。6蹬伸中期和后期,摆臂下蹲跳的冲量均比不摆臂大。蹬伸初期,由于加速向下摆臂的作用,使摆臂纵跳的冲量小于不摆臂。  相似文献   

2.
对普通人群几种不同形式纵跳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不同形式纵跳的测试,比较其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许多动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缓冲技术环节方面,普通人群摆臂技术明显不足,而对缓冲幅度要求与运动员差异无显著性;蹬伸技术环节方面,普通人群由于快肌成分相对不发达,爆发力差而蹬伸无力;在各种纵跳形式下,实际高度与按冲量计算的高度差异无显著性,而与按腾空时间计算的高度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跳高决赛的前11名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方式有"折叠式"与"屈腿式"两种;摆动腿着地瞬间的着地角、髋角与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与运动员起跳的腾起垂直初速度、跳高专项比赛成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着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重心腾起垂直速度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起跳腿踝关节的摆动速度与起跳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都存在着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张李文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张李文与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的跳高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张李文起跳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优于对方,但她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太低,另外,过竿技术存在着缺陷,这是导致与科斯塔迪诺娃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运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最后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的内倾角均偏大,而离地瞬间的内倾角度则比较小;在起跳开始瞬间两大腿夹角都小于摆动腿离地瞬间夹角。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瞬间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的距离与运动员着地瞬间速度的损失具有非常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图像采集与解析方法对王宇在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决赛中越过2.29m 一跳的腾空过杆技术进行了三维运动学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王宇在起跳结束瞬间,摆动腿的摆动比较积极主动;腾起角与身体重心过杆夹角比较合理;腾空过杆阶段身体重心的轨迹最高点不在横杆的正上方,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H2的高度;王宇的 H3值略接近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 H3值;髋轴与横杆的夹角较小,背弓充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维摄像方法和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提取有关当前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根据运动生物力学、训练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对中外跳高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和身体重心腾起高度上均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我国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身体姿态不合理,起跳的缓冲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动,起跳腿的离心收缩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8.
运用定点高速录像(250帧/ s)的方法,对我高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起跳过程中三时相(着地、缓冲、蹬伸)运动学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跨步跳起跳过程中,着地角、起跳幅度、着地时重心高度、离地时重心高度、离地时两大腿夹角对跨步跳离地时水平速度影响较大,是造成跨步跳阶段水平速度损失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起跳过程中,过分屈膝,蹬伸迟、不充分,摆动动作消极,不能有效地提高腾起初速度,提高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9.
VJ-I型光电纵跳仪的研制及不同纵跳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的光电技术研制了VJ-I型光电纵跳仪,该仪器主要由光电开关、控制电路、计时装置和高度计算4部分组成,可以方便、可靠地测出纵跳的高度,作为评价人体弹跳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该仪器对纵跳高度的实测也客观地反映出摆臂、缓冲对起跳的重要意义,以及动作不连贯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2007年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跳高项目前六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起跳技术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被试H2远低于世界优秀选手;根据起跳时运动员质心降低的方式,将本次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分为三类:低-高型、高-低型、低-平型;助跑平均水平速度和起跳垂直速度分量小;起跳阶段水平速度损失值与起跳离地瞬间重心垂直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性;起跳腿离地瞬间膝关节蹬伸较充分。  相似文献   

11.
抚仙湖垂向水质状况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抚仙湖设置3个监测点,从表层开始沿垂直方向每隔5m采取一个水样,对垂向水质进行监测,共获取监测数据2 688个.结果表明抚仙湖0~30m的水层段水质为Ⅲ类,主要污染因子是TN和非离子氨;30~80m为Ⅱ类,污染因子是TN、TP、非离子氨和溶解氧;30~130m为Ⅲ类,污染因子是溶解氧;130m以下为Ⅳ类,污染因子是溶解氧.垂向的溶解氧、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总量与水温呈极好的正相关性.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50m以下的容解氧含量明显降低;表层的浮游植物数量增加了5倍,种类由15种减少到11种;除在0~30m水层的氨氮含量增加较多外,其他各种形态的氮、磷含量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氮是抚仙湖水质污染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2.
根据乌蒙山区基础地理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乌蒙山区人口和耕地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乌蒙山区人口与耕地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耕地面积较多中高海拔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增大,中高海拔地区人口耕地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并逐渐向低海拔地区扩展;影响山区人口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耕地,海拔高程通过影响耕地面积来影响人口分布,随着海拔升高,人均耕地减少程度呈递减状态。  相似文献   

13.
使用遥控飞机搭载的光学粒子计数器与其他探空传感器,进行了近30天的连续观测,获得敦煌地面到约1000m高度气溶胶的分粒径级的数混合比,以及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的垂直分布数据.数据表明,近地层气溶胶在夜间的对流混合是影响其日间垂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细粒子(0.3μm1.0μm)则是夏季比春季低.粒径在2.0μm相似文献   

14.
采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深度土壤,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对高低体积分数CH4的氧化和相关菌群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氧化CH4的能力随深度变化明显;5 - 1 5cm土层具有最大CH4氧化活性,在 40 0 μL/LCH4体积分数下,此土层干重土壤CH4最大氧化速率可达3.3nmol·h- 1·g- 1 ;25cm以下土层基本没有CH4氧化活性;因 0 - 5cm土层土壤含有高质量浓度NH+4,抑制了CH4氧化菌的活性,所以此层土壤对CH4吸收能力下降。对微生物数量统计结果显示,5 - 1 0cm土层CH4氧化菌数量最大,CH4氧化菌对林土CH4氧化贡献大,硝化菌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被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现状,找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借此探讨如何构建立体式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静蹲训练与静蹲施加振动干预训练两种训练方式,分别在30 s、45 s和60 s训练时间后即刻测试CMJ纵跳水平,并与未进行该实验前初始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在静蹲训练中施加振动干预后即刻下肢CMJ纵跳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为南通港集装箱公司的桥吊进行电控系统的全面改造中,采用法国施耐德公司的产品RTV-84全数字直流驱动器代替原有日本三菱公司的老式F-D调速系统.不仅消除了原有系统老化引起的各种复杂电气故障,而且提高了调速性能,控制线路大大简化,维护保养十分方便.系统中采用RTV-84 M17Q作为主起升和大车的驱动器,RTV-84 C40Q作为小车和前大梁的驱动器.本文着重以M17Q为例说明其工作特点和有关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设计了3个可以使足呈5°、10°和15°背屈角度的蹲跳练习,探讨足不同背屈对纵跳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足不同背屈都能提高跳起高度,5°时最高,平均增加了15.8cm,10°和15°时有所减少,分别增加12.2cm和10cm,充分显示出肌肉预拉长对发挥肌肉力量的作用,同时也表明肌肉的不同工作状态对肌肉收缩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2年7月19日至8月20日,北京325m气象塔臭氧、氮氧化物浓度梯度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研究了臭氧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垂直变化规律,并从光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近地层气象条件如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探讨了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开展光化学污染的潜势预报提供物理依据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20.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获取了短跑和跳远运动员手臂负重与不负重情况下单纯摆臂动作和原地纵跳动作的力学指标,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摆动臂上适宜负重可增强人体的最大摆臂能力,并能激发出人体的潜能,从而对原地纵跳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短跑、跳远二级运动员来说最佳的负重重量为1500-2000克左右,附加的最佳重量与这两个项目无关;负重摆臂影响原地纵跳成绩的原因不仅仅是摆臂造成的,这是各种因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并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给出了预测每个人最佳负重重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