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旗帜.在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力量源泉,是促成和发展抗日统一战线的强大凝聚力,是鞭挞、制止投降妥协的锐利武器.在今天,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鼓舞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大发展,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通过“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统一,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我们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采,爱国主义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走向全球化的伟大时代,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有效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崭新课题,国家独立、富强、民主、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面对当时特殊的世情和国情,反帝反封建斗争和向西方学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意识。是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论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刘凤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几千年来,它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于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民族统一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唤起了中华民族空前未有的觉醒,它以其极大的凝聚...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作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支柱,在新时代条件下具有科学严谨的内在逻辑:一是历史逻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内生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精神源泉。二是理论逻辑: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力点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三是实践逻辑: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需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先导、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以涵育先进文化为根基。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赖以生存、强盛的伟大内聚力量,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就其本质意义,它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的思想和行为,是人生价值的重要道德规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或阶段,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掀起过为国家民族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而努力奋斗,这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本刊特约评论员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最伟大的旗帜,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我们中华民族正在努力...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伟大的“民族之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高校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伟大的中国历史孕育了伟大…  相似文献   

12.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江西省中小学全力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从这一思想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任重道远。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夯实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共同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商宗伟 《中国德育》2005,(9):24-24,29
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精神由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构成.爱国主义具有价值理性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理性.改革创新具有工具理性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工具理性.在大学中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高校中弘扬中国精神,促进中国梦实现要在理论学习中宣传中国精神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宣传中国精神的实用性,在教育改革中提高弘扬中国精神的实效性,在联系中增强弘扬中国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6.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及自强不息四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当他们建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使他们维护和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汲取和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根植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之中,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永恒主题和重要内容。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包含深刻的时代内涵,其中,中华民族拥有的丰富爱国实践构成了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的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解放理论和国际主义理论构成了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8.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积攒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荣历史,继往开来,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使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战略家的视野,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爱国主义作出一系列新论述。习近平重要论述开辟了爱国主义理论新天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之,借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