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数学美     
"数学很美,数学很有趣,数学很有竞争性,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玩的游戏."曾有人对数学作出这样风趣的描述.你认为数学美吗?美在哪里?李大潜院士说:"数学的美感在于它的简单、和谐、丝丝入扣,就像古代描写美人:增一分则太肥,少一分则太瘦.数学就是这样的美人."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对数学有着极高的赞许,认为数学中充满着美的因素,闪现着美的光辉.数学中的美是壮丽多彩,引人入胜的,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它的欣赏.下面从一些大家常见的方面简单欣赏一下数学美.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常被人誉为“科学之王”其美是理性美,内容真与形式美相结合,其美感以知识为基础,主要靠抽象思维。将物理教学与美感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获得怡情益智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领悟数学思想 体验数学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本质规律的反映.数学中又存在着美的特征,如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正如英国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则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有至高无上的美,这是一种雕塑式的冷而严肃的美.”数学思想和数学美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庞加莱说过:“数学的优美感,不过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这句话深刻地说明数学的思想、方法给人的美感取决于数学思想、方法与人的心灵的适应性.因此,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具有着方法论意义,也具有审美意义.1 对称思想与对称美正多边形…  相似文献   

4.
秦运英 《中学理科》2006,(11):84-85
教育学研究证明,美感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能看到、理解和创造美好事物,就会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有趣,就会极大地激发人的学习和创造动力.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去感悟,不难发现化学中的美无处不在.对称美是一种和谐美,下面仅对化学中的对称美,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以达到寓趣于美,寓美于理、寓趣于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美感是教师以自身专业性为内源,将审美融入自己的专业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专业美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美感具有直接性、愉悦性和陶冶性等特征,其生成策略是:由感知美进入专业美感的大门,综合运用审美感官;通过欣赏美发现专业美感的奥妙,体悟专业美感中的深刻意蕴;进而创造美促进专业美感的发展,实现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实践自由与审美自由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范畴,实践自由是产生形成审美自由的前提和基础,审美自由是在实践自由上的延伸和放大。美感不同于生理快感是超越生理快感的精神升华。以制造工具为前提的劳动实践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物质基础,人由动物的心理心态结构转化为人的生理心态结构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而不断增长的物质化需求则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源源不竭的动力。美是显现契合人的理想或本质力量并给人以精神愉悦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数学美并不是一种让人看不见的东西,而是一种客观事实存在的事物。数学之中的美感与多种要素结合,相互联系,是一种空缺的补充,是数学美感的体现,更是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方面。具体来说,教师可对数学的简单美、对称美和奇异美等进行细致的阐述,以使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8.
形式美和意象美是演讲语言美感表现的两大层次。以修辞为手段,注重意象美,以实现演讲感染人、打动人、激励人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美的规律     
美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现实中的美好事物、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的特点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一般原则。美是客观存在的,美感却是主观的;异化劳动也能创造美,关键在于衡量关的尺度,把握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卢玲 《广西教育》2007,(10A):48-48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可以愉悦人的身心;美,能发展和提高孩子的智力;美,能创造生活。美以它生动、具体的美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因而,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以孩子们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去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家阿达玛说 :“数学家的美感犹如一个筛子 ,没有它的人永远成不了数学家 .”数学美感是数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 ,也是数学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数学美感是指人们在从事数学研究时最高层次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体验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数学美的内涵和标志 .概括地说 ,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有 :对称性、简单性、和谐性与奇异性 .罗增儒先生也强调 :经验题感的一个重要构成是美感 ,熟谙数学美 ,能以美启真 ,以美寻真 ,能够从题意中领悟到审美感受 ,从而随之…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美育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在美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通过化学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把美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化学的自然美同人类的社会美以及艺术美融为一体,熏陶和塑造新一代的高尚情操与心灵之美。   一、化学物质的自然美   从浩瀚宇宙到微观粒子,无不充溢着化学物质的自然之美。地球是无垠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星球,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通过复杂而奇妙的化学反应,造就了这个美丽星球的名山大川和美不胜收的天然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自然界最普通的物质碳酸钙雕塑出了溶洞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  相似文献   

13.
韩静 《考试周刊》2012,(52):42-42
语文教学应该是给人以美感与享受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感受美、诵读课文体验美、体会形象理解美、品味语言鉴赏美等方式,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而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  相似文献   

15.
韦肖珍 《广西教育》2010,(20):51-52
美感教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渗透美感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谈体育美与体育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美与体育创造是相辅相成的。体育美是体育创造的目的和积淀;而体育创造是体育美的表现形式、方法、动力、源泉:通过体育运动把体育美体现出来,创造更高层次的体育美,使人获得赏心悦目的美感。  相似文献   

17.
美育,顾名思义,又称美感教育,旨在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趣味,陶冶心灵,健全人格,从而提升人的境界。美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完成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因此,美育对人的意义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欣赏美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且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高尚品格。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美感体现,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是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数学美感的产生是数学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学美的本质出发,在教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要从学Ё生熟悉的情景入手,感知教学的形式美.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挖掘数学的内在美、创造美.重视学生美学情感的引导和体验;重视美感教学的回顾、总结.感悟数学美感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